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让“西藏江南”更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1:20 中国西藏新闻网

  “以前想都没想过能住上现在这样宽敞、漂亮的楼房,看到建在公路两旁如此漂亮、热闹的小城镇……”工布江达县70多岁的康珠老人对记者说。

  “西藏的林芝,是世界的‘东方瑞士’,这里的绿色小城镇、环保新村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一位名叫国栋梁的美籍华裔游客告诉记者。

  在林芝地区的农牧民群众中,住上宽敞、漂亮楼房的远不止康珠老人一个;在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游客中,欣赏到林芝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的也远不止国栋梁先生一人。提起林芝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人们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林芝地委、行署借广东、

福建两省对口支援之力,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梯度推进农房改造,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按照“1231”发展新思路,提出了“在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规划农牧区小城镇”的要求,在全地区掀起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的热潮。截至目前,地区共投资3.5亿元,在318国道和林邛公路等交通干线上建成了米林县南伊工业小区、米林农场嘎玛商业街、朗县仲达镇、林芝县新区、百巴镇、鲁郎镇、布久镇、工布江达县松多镇、巴河镇、波密县松宗镇、察隅县下察隅镇等商贸型、区域中心型、旅游服务型小城镇28个。在农房改造上,林芝地区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大地区的发展要求,注入“林芝特色、人文背景、科学布局、生态环保”等理念,推广运用梯形彩钢环保铁皮,普及新式锅灶,改善饮水条件,积极推动农房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截至2004年底,地区7个县55个乡(镇)共投入资金6.75亿元用于农房改造,完成农房改造5445户,全地区25.3%的农户住上了环保、美观、宽敞、明亮的楼房。为把小城镇建成农牧民通往市场的桥梁和农畜产品集散的有效载体,林芝地委、行署借鉴内地和沿海的成功经验,立足本地实际,坚持用“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理念经营小城镇,用城市化的标准完善和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采取定期不定期举办物资交流会和定期轮流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等方法,为小城镇聚人气、聚商气、聚财气,搞活流通,切实增加群众现金收入。2004年,工布江达县在各小城镇开展集市贸易活动13次,参与人数5990多人次,参展商品总价值408.9万元,总成交额189.6万多元,群众从中获得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市场经济观念。位于318国道,紧靠巴松错风景区的巴河镇朗色村,全村22户人家,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办商店、开茶馆、搞旅社,出售农畜土特产品,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去年,全村农牧民经济总收入124.4万元,人均收入高达1.6万多元。周边群众看到朗色村利用小城镇的作用和功能,从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大家都以朗色村为榜样,纷纷走出深山和田园,进入小城镇做起了生意,生活越过越红火了,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据统计,在林芝地区的28个小城镇中,现有人口35190多人,小城镇每年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2.82亿元。

  成就来之不易,未来弥足珍贵。目前,林芝地区“

十一五”城镇、小城镇和农房改造规划修编工作已初步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地区还将完成农房改造9600户,到2010年,力争使全地区改造农房的总数达到15045户,使部分农牧民群众过上全面小康生活。我们坚信,随着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芝地区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麦正伟

  (来源:西藏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