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42岁学“艺”的农家大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08:33 大众网-大众日报
  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也充分证明,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围绕他们的创业实践、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写成一组报道,从今天起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42岁学“艺”的农家大嫂(图)
端木宪英,女,1959年3月生,中共党员,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77年高中毕业后,一直探索脱贫致富之路,曾自费成立“家庭劳务输出义务服务站”,为当地200余名农村妇女找到致富门路。2001年以来,又带头在本村十年九涝的“南大洼”进行硬池藕的种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亩产5000多公斤,亩收益万余元,同时积极进行硬池藕科学种植的探索,解决了许多硬池藕种植的难题,带动全街道发展起硬池藕600余亩。

  11月6日上午,暖洋洋的阳光下,穿着大红毛衣的端木宪英在田野里很扎眼。她在前面走着,遇到沟就一下子跳过去,再回头招呼我们小心点。到了村南头,地洼下去半米多,放眼望去全是已经干枯的荷叶。硬池藕,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在自家硬池藕旁边,挖出一条胖胖的、长长的藕,端木宪英动了感情:“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我从42岁开始学种硬池藕,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哭了多少次,终于搞出些动静来了。你看,这6亩硬池藕,每亩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

  敢第一个“吃螃蟹”

  2001年,聊城市东昌府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到东阿参观,西曹村的端木宪英见人家种硬池藕,涝洼地变成了“聚宝盆”,心眼活动了。在西曹村有100多亩涝洼地,一年只能收一季麦子,一亩地收四五百斤。“要是在西曹村也种上硬池藕多好。”端木宪英想。

  回到村里,端木宪英发动要好的姐妹一起种硬池藕。她跑了一家又一家,不知说了多少话,但听到的回答都是:“咱这里没种过,赔了去喝西北风?俺不敢试。”最后,只有3家愿意和端木宪英一起试一试。

  最让端木宪英苦恼的是丈夫的反对。建一个藕池需要5000多元,端木宪英一下子要建5个,丈夫坚决不同意,说:“40多岁的人了,瞎折腾啥?”端木宪英铁了心要种藕,她的想法很简单:咱是党员,又有文化,现在有了合适的项目,得给大伙做个示范。

  她联系来挖掘机挖池子,自己整天盯在地里。忙了一天,又累又饿,回到家,丈夫把门锁死了,不让她进家。看热闹的人一下子围上来,端木宪英强忍着没发作,扭头去了邻居家。邻居问她:“吃饭了吗?”端木宪英说:“吃了。”转过身,泪扑嗒扑嗒掉下来。

  丈夫因为生气,原先的淋巴结炎发展成了淋巴结核,从脖子到肚子上起了一串大疙瘩。为了凑钱给丈夫治病,端木宪英只好去集市上把家里养了好几年的驴卖了。丈夫先后去聊城、沈阳做手术,病才治好。治病把家底一下子给掏空了,端木宪英却说:“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半半拉拉的,不行!”

  买藕种、学技术,她一周往东阿跑了5趟;栽种时,她穿上靴子,和男劳力一起在泥里栽藕,天天累得像散了架。藕种上了,端木宪英几乎天天去看,小荷初露尖尖角,她兴奋得跳起来;挖出了胖乎乎的藕,她迫不及待地洗净,咬了一大口,脆生生的,甜丝丝的,她开心地笑了,笑着笑着泪又出来了。

  第一年收获,一亩地产藕5000多公斤。十里八乡都轰动了,前来学习的一拨接一拨。西曹村的100多亩涝洼地紧接着全部种上了硬池藕。

  摸爬滚打闯市场

  藕收下来了,端木宪英不知道如何去卖。有人来收购,1元钱1公斤,她也没有讨价还价便全卖了。后来一打听价格,市场上最低也要2.4元一公斤,吃大亏了。

  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年藕上市的时候,端木宪英骑着摩托车,跑遍了东昌府区的蔬菜市场,摸清了市场行情。她发现每天早晨藕的价格最高。那年从阴历十一月开始,端木宪英自己到市场上卖藕。每天早晨4点出发,拉着满满一三轮车藕,到20多公里外的聊城龙山市场去卖。到了市场后,冻得手脚发麻。她的藕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不少顾客就盯着买她的藕,几百斤藕一个多小时就能卖完。

  当前藕的价格每公斤3.2元,但端木宪英并不急挖藕、卖藕。她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现在价格虽然高,但藕还在长着,停停再挖,还能增加1/3的重量,即使价格下跌也能多卖钱。再说,根据这几年的行情,每年年底藕的价格会上升。这里种藕成规模了,品质也好,一到年关,就有大客户来村里拉藕,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今年,早就有客户与我联系,合同也签好了。当然,我再也不会吃价格上的亏了。”

  自学成专家

  端木宪英订了好几种科技报纸杂志,有空就翻;办事处只要办科技培训班,她就参加。随着村里硬池藕规模的扩大,端木宪英可忙坏了。有时候整天不着家,饭也顾不上吃,不论谁家遇到了技术问题,她总是随叫随到,耐心讲解。

  端木宪英有一股“钻劲”。有一年,荷叶生红斑点,逐渐干枯,面积越来越大。端木宪英到市里找专家请教,喷农药制止住了病情。端木宪英琢磨着怎样预防病情再发作。春天,她在自己的藕池里做实验,往刚出水的荷叶上喷了一遍“病毒灵”,6亩荷叶没有出现红斑点病。这一方法推广后,荷叶红斑点病在凤凰街道再也没有发作。

  头两年,挖完藕后,要重新平整藕池,重新栽种,费时费力。端木宪英琢磨着:“能不能让藕自己繁殖?”挖藕时,她尝试着挖1米后,隔上1尺再挖,挖3米后,再隔上1尺再挖。挖完后不再平整、栽种。有人劝她:“要是藕不长你就赔大了。”端木宪英说:“要是这个法子成了,大伙得省多少事呀。”第二年,端木宪英的藕又是大丰收。这样做,一个藕池能节省300多元,乡亲们都跟着学开了。

  现在,端木宪英正想方设法解决藕产量下降问题。硬池藕头两年的亩产量能达到5000公斤左右,随后就逐年下降,原因是重茬。端木宪英四处请教,有人说池里需要施加生石灰,她试了但效果不明显;有人建议换土,她算了算这样劳动量和投入都太大。“有啥办法,我就先试试,成功了再教给大伙。解决产量低的问题,我一定得找出法子来,大家都等着呢!”端木宪英很认真地对记者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