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南首富后裔在贵州 周庄屯堡本一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9:04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周庄与屯堡,一个是名满天下的中国第一水乡;一个是刚有些知名度的滇黔古驿道上的旅游景点,一个在江南,一个在西南,本是八杆打不着的事。但近日,记者在江苏周庄获悉当地名人沈万三与云贵有渊源的线索,又作了深入采访后惊奇地得知:原来大红大紫的周庄,居然与贵州息息相关:贵州高原历史上与江南水乡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周庄最自豪的名人沈万三后裔在贵州。这意味着,贵州天龙屯堡人的祖先曾经富甲天下。

  在周庄,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除了欣赏当地“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江南景致外,恐怕都会知道周庄在明代,还走出一个被誉为江南首富的沈万三。当时的沈万三,到底富到什么程度?据史料记载:“巨资万万,田产遍天下”,“富可敌国”。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时,筑金陵城,沈万三赞助的资金占总额的三分之一。仅此一例,可见实力非同一般。为了打响名人品牌,今天的周庄推出了名人系列旅游产品:万三水码头、沈厅,并开发出“万三蹄”、“万三糕”、“万三酒”、“万三野鸭”、“万三焐熟藕”、“万三菜苋”等食品,还出版了书籍《周庄走出沈万三》、成立了“沈万三研究学会”等等,大做特做“沈氏”文章。

  不单周庄人把沈万三看成是大富大德商人的代名词,苏州人、南京人也把沈万三身上那种重商、开放、拼搏、超越和义利兼顾的精神,作为激励当代人的楷模来宣扬,是吴地商业文化的代表人物。固然,他们宣传名人的用意,在于通过名人效应的“卖点”,实现“巨富之乡,投资天堂”的目的。那么沈万三在江南既然如此有名,又怎么能扯到与云贵的关系?

  原来就在沈万三富到极点之时,却受到沉重打击,全家被发配至西南地区。由于缺乏史料,沈万三的后代在哪里,过去一直成为一桩悬案。这个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上甚至传说中都大大有名的超级富豪,他的“遗产”无疑成了另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周庄打沈氏牌,已经抢得先机,随之现在的

丽江,也紧跟其后,说沈万三的后裔在丽江。然而,记者在采访了与江南文化有历史渊源的天龙镇有关负责人后方知,原来早在今年上半年,在南京许多媒体报道中就确认:沈万三的后裔既不在周庄,也不丽江,而在贵州。江苏周庄与贵州屯堡血脉相连,本是一家。

  揭开沈万三后裔在贵州谜团的功臣,要数南京人扎西刘,他是《东方文化周刊》杂志的高级摄影师。他用5年时间,跑遍了江苏、云南,最后,在贵州天龙镇屯堡村民沈开勇家中找到了沈氏族谱。经江苏有关专家鉴定后认定,为沈氏正宗族谱。这本族谱记录的是沈家从第五代以来族人的姓名,最前页有《始祖沈公简介》、《仲荣戎滇纪略》以及有关“二世祖”介绍等章节,里面清清楚楚地记述了沈万三的次子(沈茂)是如何因避难而藏身贵州,并繁衍后代的:洪武六年,因“匹夫犒天子军”的罪名,沈秀(沈万三别名)差点被“乱民谊诛”,但在马氏(马娘娘)的力谏下,家业抄没,发配至滇(云贵一带):为了保全沈氏血脉,在朝廷有重权的西平侯沐春,秘密帮助沈秀次子沈茂潜入饭陇驿(今贵州平坝天龙)隐居。为了避免后代遭到杀身之祸,沈家后代有的还隐姓埋名。对此,《金陵晚报》作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在南京城引起轰动。

  贵州屯堡人是沈万三的后裔,这一事实的发现,在贵州的屯堡,反响更为强烈,极大地丰富了屯堡人与江南人的文化渊源和内涵。沈向东是天龙镇屯堡的沈氏族长,据他介绍,当村里的200多户沈氏后人得知自己的祖辈是沈万三后都兴奋不已:想不到我们的老祖宗还是富甲江南的第一人呀!平坝县委书记余显强表示,要充分利用好沈万三这块具有巨大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加大宣传投入和相关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天龙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让平坝旅游形象早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记者采访手记:熟悉旅游开发的都知道,什么叫名人效应。作为超级富豪沈万三,探求他的成功之道,非常贴近当代人的心理需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小镇巨贾”一文中评价,“沈万三的致富门经是值得经济史家们再仔细研究一阵的,不管怎么说,他算得上那个时代既精于田产管理、又善于开发商业资本的经贸实践者,是中国14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别人争“沈万三的后代”在其地域范围的名分,目的无非想狠抓旅游经济。周庄与屯堡,同样都在发展旅游。尽管这几年,屯堡做得也不错,但在利用名人宣传上,显然存在差距。周庄做足了名人文章,红红火火。而屯堡呢,目前仅存的沈宅大院遗址,只有老屋基,而无建筑。再一问沈万三何许人,省内知道的人也不多。我们明白这个理:借助名人效应,顺势而为,利用名人的号召力,通过江南人敬仰的名人纽带,就能建起苏黔旅游文化沟通、交流的金桥,吸引更多的游客,撕开更大市场口子。当然,我们也得提醒自己,今天拥有了这块牌子,打好了,是自己的事情,不会打,也是自己的事情。

  相关链接

  据清朝的《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家口随之至黔。”1381年,也就是大明王朝建立后的第14个年头,一支30万人的大军,奉朱元璋之命,征伐犯上作乱的西南元朝藩王梁王,在普定(今安顺)大败敌军,最后一举平乱。在这支队伍中,有4位南京籍的官兵情同手足,盟誓结为异姓兄弟,并按年龄顺序统一改名为张征定、陈征定、沈征定、郑征定。次年,皇帝下令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四姓兄弟便一齐择地聚居。这就是天龙屯堡的最早由来。这些代表着江南文化和军旅文化双重文化身份的屯军定居之后的六百余年中,其原来的文化不但没有流失,反而有机地溶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中,经过六百多年的磨合与融会,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汉民族地域文化。这文化,即是“大明遗风,江南余韵”的屯堡文化。

  作者:沈赤兵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