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海藻产业化规模化 汕头向“海上森林”要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1:22 大华网-汕头日报

  本报讯近年来,我市的海藻养殖面积以每年增加100公顷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坛紫菜、江蓠为主的海藻养殖业、以食品、琼胶提取为主的海藻加工业。海藻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汕头海洋经济的一支主力军。潮汕地区自古有食用天然海藻的传统习惯,以前每逢端午节儿童服用海人草、鹧鸪菜等海藻以驱蛔虫,食用海萝(俗称赤菜)、石花菜等以凉肠退火,食用马尾藻(俗称虾蛄海藻)以清火和解喉毒。汕头近三百公里的海岸线和广阔浅海滩涂资源,为发展海洋藻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汕头亚热带天然海藻生物资源极
为丰富,仅大型海藻就有24科、57种。近年来,在近海海洋生物资源急剧衰退的严峻形势下,坛紫菜生产作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已初步形成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全方位综合开发的格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坛紫菜成为汕头浅海滩涂养殖业的主要大宗水产品之一。1999年6月,澄海区莱芜近150户紫菜养殖户自发组织起紫菜专业技术协会,其引进的多项紫菜生产技术使坛紫菜亩产最高可收获200多公斤紫菜干品,创值1.5万元以上,会员养殖坛紫菜面积也从1999年的400亩增至2004年的2400亩,协会统一注册的“海女”牌紫菜在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据统计,汕头年产紫菜干品1289吨,产值1亿元左右,从事海区养殖生产的人员超6000人。作为广东最大的水产品深加工基地,由于近年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和高负荷的海洋养殖,造成了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竭,海洋生物链的断裂或不匹配,严重影响了汕头海洋渔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市科技局、海洋局对此十分重视,于1999年着手引进龙须菜等海藻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发展海洋渔业,加快发展海产品深加工,构建海洋渔业生态链和海洋渔业产业经济链,市科技局于2004年立专项课题,组织对汕头海藻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平告诉记者,汕头是一个海洋大市、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市,丰富的海藻资源为汕头推进海藻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由于我市紫菜深加工缺乏适用的工艺装备,没法跟上坛紫菜养殖的发展速度,无法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目前,汕头以海藻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尚属空白,况且在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改进流通体制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瓶颈”,我市应把发展海藻产业作为加速发展汕头海洋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来抓,制定发展战略,把提高海藻产业化列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重点扶持项目给予扶持。本报记者杨文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