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生要学“汉语研究报告写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2:21 新闻晚报

  晚报讯 “大多数”、“据不完全统计”、“可能”等用语被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滥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须学会用更严谨的表述方法来陈述自己的研究观点。记者昨日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悉,该校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大一新生中实施通识教育,汉语写作、基础统计学不合格的大学生将无法毕业。

  “大学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实施
通识教育是今后高校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各个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上外作为一所专业定位相当明确的文科类大学,计划打破文、史、哲、国、经、法等人文社科间的壁垒,培养大文科人才。

  据了解,上外的通识教育计划以提升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为目标,着重提升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校计划将在一年级阶段开设“汉语(研究报告)写作”和“统计学基础”两门必修课程,旨在教会大学生研究方法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少有学生可以规范地写研究报告,举出来的证明缺乏力度,不具备说服力,这和他们缺乏系统学习研究方法论有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基安教授告诉记者,美国几乎所有高校大学生都必须修读“英语写作”,这门课讲授的正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中国大学生由于缺乏这块内容学习,在科学论文的写作中很不严谨。“文科是一门软科学,很多学生‘看似知道,其实并不都知道’,这归咎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我们开设研究方法论的课程正是希望加强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加强大学生的研究能力,上外还计划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教学计划中,大学生必须修完一定数量的哲学、地理、历史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通识教育学分才能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目前,上外正在抓紧时间制定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者:□张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