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所公立启智学校吧(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5:03 华商网-华商报 | |||||||||||
由黄海英调色,16岁的高卓独立完成了这幅画,并起名为《快乐的鱼》 本报记者王侠摄西安市共有智力残疾人6.3万人,其中有6000人-8000人都是正处于学龄的孩子,这是一个庞大的特殊教育需求群体,而西安市并没有专业的公立学校履行这一
母亲含泪等孩子喊“妈妈” 1990年,37岁的黄海英女士喜得贵子,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上天对她的眷顾带着苛刻的附加条件———儿子高卓患有“唐氏综合症”(智力残疾的一种)。但黄海英决定不管多难,都不能放弃高卓,并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他健康成长。 尽管这样,开头两年毫无经验的尝试让黄海英焦头烂额。心碎之余的黄海英在那时最迫切的需要是有人能告诉她该怎么做,但在西安,她找不到合适的机构和求助对象。她只有本能地日以继夜地对儿子说着“妈妈、妈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卓2岁半的时候,终于看着黄海英的眼睛叫出了“妈妈”,黄海英热泪盈眶。 求学6年找不到合适的智残儿学校 为了有时间照顾并训练高卓,1998年黄海英办理了内退手续,从此,娘俩开始拼命地“教与学”。仅十以内的简单加减法,高卓学了四年,当别的孩子开始学a、o、e时,高卓连圈都画不圆,直到画了一尺厚的拼音本才能画好。母亲认为随班就读可能对高卓的负面作用更大,就结束了高卓的4年随班就读生活。 后经人介绍,高卓进了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启智班,在那里特教老师用近两年时间教会了高卓简单的乘法运算,而这一直是黄海英久攻不下的“碉堡”。但好景不长,由于高卓进入了青春期,性情怪异,学校便以不适应为由劝家长将其带回家“调整”,这一“调整”高卓便再也没能重返学校。据黄海英了解,和高卓一样被劝回调整的智残儿不在少数。 艰辛的育子经历,使黄海英由衷地发出呼吁———在西安建一所公立的启智学校吧! 西安的启智机构招生门槛高 据了解,西安市公办、民办及慈善类具有启智教育能力的机构共9所,总体上招生总数不超过400人,和庞大的需求人群相比无疑杯水车薪。这些启智机构普遍存在招生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即使孩子能顺利入学,也随时面临被劝回家调整的可能。另外与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不同的是,启智机构均实行收费制,低的每月300元左右,高的则上千。 黄海英和其他智残儿的家长通过亲友和实地考察了解到,上海、北京、大连几乎每个区都有一所启智学校。贵阳每个区也有启智学校,上海的特殊学校已实行免费教育。另外,天津、太原、成都、昆明还有东北三省的许多城市都有启智学校。黄海英希望西安建成一所有示范作用的启智学校,对智力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通过学校,智残儿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可求得生存自力,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减少了国家与家庭的经济负担。本报记者王侠 小资料:智力残疾者指智商测试在69以下的人,包括自闭症、唐式综合症患者及智力发育迟缓者。他们大多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对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弱,行为异常,但一般在早期接受矫正后能达到生活自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