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东方之子:袁雪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20:55 央视《东方时空》
东方之子:袁雪芬

越剧演员袁雪芬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东方之子:袁雪芬

越剧《祥林嫂》


  解说:2006年4月3日,在第1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上,最后一个奖项把首次设立的“白玉兰”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颁给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

  袁雪芬1922年出生于越剧之乡浙江嵊县,父亲是村里的私塾先生。1906年的春天,嵊州农村的六名说唱艺人将门板铺在稻桶上,搭成简易戏台,穿着向乡亲们借来的长袍马褂粉墨登场,从这时起一个新的剧种——越剧诞生了。袁雪芬11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戏班,
听说主角一个月可以挣30块钱,袁雪芬也想去学戏养家,但她的这个决定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袁雪芬:我的父亲要求我很严格的。从小在他那里上学读书,他的人格力量一生都在教育上面。他也反对我学戏,生怕我怎么怎么,但我觉得演戏不见得都是下流的,不见得都是没出息的。我演一个我台上演戏,让人家观众学我,我在底下做人,也叫人家学我,难道不可以吗?

  解说:袁雪芬偷偷跑到戏班跟着学了一个月,最后父亲在她的坚持下也只好同意。1936年袁雪芬随科班来到上海,不久便迅速走红,与筱丹桂、傅全香等人合称“越剧十姐妹”。当时上海的舞台被戏霸把持着,一些演员和艺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于他们,而袁雪芬却以吃素为借口,拒绝参加堂会。

  袁雪芬:特别到上海来的时候,上海这个城市,当时有人给我讲上海这个城市有杜月笙、黄金荣哪一个唱戏的不去拜他啊,先去打招呼啊,我说我就不拜,我要靠我的艺术,我反其道而行之。上海这个城市啊,捧我场的人也不少。请客什么,我说对不起,你们无缘无故请我客,送几个花篮,送十几个花篮

  把我门都挤满了,使我戏都没法儿演。终究为什么?我不需要这些东西,我需要真正的观众,看我戏的。

  解说:袁雪芬的搭档马樟花也是当时出名硬气的越剧小生,在20岁那年,因不堪忍受剧院老板的迫害抑郁而死。

  袁雪芬:很好的一个天才演员。说她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实际上她二十岁都不到。所以她死了我马上吐血,我觉得这个社会杀人不见血的事情到哪里去叫冤,到哪里去伸冤啊。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做梦总做到跟她在同台演戏,她给我印象实在太深了。

  解说: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袁雪芬,为了摆脱恶势力的控制,她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进行越剧改革。袁雪芬效仿话剧,为越剧第一次请来了编剧与导演,一场越剧改革的大幕在一个20岁女孩的手中拉开了。

  袁雪芬:那个老板不要改革,剧团的老板都不要改革。他说凭你袁雪芬三个字可以满座嘛?那我说,我们演的戏胡编乱造,我们不愿意,我要请编剧导演跟我一起来改革,可是老板不肯出钱。我说你不肯出钱的话,他们给我的工资很高,一两金子一天,那我说你们不请的话,以我的工资,我只要十分之一的工资就可以了,我十分之九的工资请一个编剧,请一个导演,请一个舞美设计跟我一起改革。

  解说:袁雪芬当时还立了很多规矩,老板不能干涉剧组,甚至也不能有人跑到后台,同时还开始大量上演新戏,一天,编剧拿着鲁迅的小说《祝福》找到了袁雪芬。

  袁雪芬:他说能不能编戏呢?改编成戏呢?完全可以啊。我说你编出来我来演啊。他说这个戏啊没有恋爱故事啊,没有漂亮的服装啊,你看会有人看吗?我说我们1942年改革到现在,哪个戏不满座的,我的观众喜欢吃鱼吃肉,我说你让他看看祥林嫂,就是青菜,我说肯定他们也会喜欢嘛,我说你写出来,我来排。

  解说:1946年,根据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受到田汉、许广平、欧阳山尊等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的称赞,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然而越剧改革却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找人在袁雪芬回家的路上向她身上泼粪,性格刚强的袁雪芬把粪洗掉后,继续登台演戏。

  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举行,袁雪芬和范瑞娟进京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准备将这部戏拍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

  袁雪芬:因为这个《梁祝》是我们剧种的一个看家戏,它是民间文学,它是很朴素的,但是应该是很健康的。可是到后来越改越坏,越改越坏。最终呢,到我学戏的时候,这个师傅教给我的都是糟粕。但我到后来呢,我觉得有好多糟粕我唱不出来,因为我读过几年书,我一定把它改掉,我们把好的民间传说保留着,把糟粕这些东西去掉。

  解说:1953年,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完毕,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纪录,1955年,周总理把这部电影带到日内瓦的一个国际会议上放映,立即引起了轰动,《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袁雪芬:但我自己等到这个电影拍好了,剪辑了以后,我再也没有勇气去看。因为我觉得丢掉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这个戏还应当更加饱满的,因为这个时间的限制这是一个。还有呢自己感情的不连贯,我在台上演出感情连贯。我看电影里面的这个感情不是那样,不是那样,我对自己不满意。

  解说:创下空前纪录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袁雪芬看来却是一个永久的遗憾,她说她更钟爱于舞台表演。多年来袁雪芬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只要上了妆,她就不再和任何人说话。

  袁雪芬:我在演戏的时候,我最怕有人打扰我。我一定要真哭真笑。我笑,一定要从心里笑出来,让观众乐。我哭,一定也是从心里哭出来,那我就感觉我真正的艺术送给观众了。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