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三年来还是老面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9:08 北京日报 | |||||||||
博物馆里旅游商品差不离“真想带件和青铜器有关的纪念物回家,可惜这里没卖的。”昨天,在国家博物馆里,高三学生张贺参观完《商代江南——新干大洋洲考古发现精品展》后无奈地说。对于展线上精美古朴的青铜器,张贺颇感兴趣,很想买件仿制纪念品,但是在馆内三处旅游品销售柜台徘徊了十多分钟,满眼看到的只有手链、玉石雕刻的小动物、扑克牌等,最终他空手而归。
没有特色旅游商品的博物馆不止一家。趁着暑假,张贺已经逛了国博、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处。“各馆卖的纪念品差不多。”他告诉记者,三年前,到自然博物馆参观恐龙骨架时,纪念品销售柜台里摆着一款墨绿色塑料霸王龙。最近他参观了新恐龙展,看完了会“动”的恐龙,大呼过瘾后本想带个“恐龙”回家,但却失望地发现,柜台里的依然是三年前那个霸王龙,连摆放的姿势都没变。 “没的可买”VS“没钱开发” 观众希望买到特色旅游商品,而博物馆到底在卖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后走访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本市十余家博物馆,发现手链、绢人、明信片成了博物馆旅游商品柜台里的“常住户”。而商品“串错门”的现象比比皆是:古生物博物馆里卖“溜溜球”、天文馆里卖万花筒、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里卖泥娃娃……能代表各馆展览特色的纪念品着实难觅踪影。一边是参观者“没得买”的遗憾,一边却是博物馆开发部的尴尬。 “不是不想变,不是不想开发,实在是没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博物馆开发特色纪念品,前期投入很大,因为生产数量有限,生产模具成本很高,而最终的收益也是未知数,因此出现了“宁肯三年不变,也不贸然投入”的保守现象。 “目前,馆里每年并没有专门用于开发纪念品的预算。”据自然博物馆开发部工作人员说。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刘超英介绍,由于缺乏经营人才,自己经营风险大等原因,许多博物馆经营者为了眼前利益,纷纷选择了风险小、见效快的场地出租、转手承包、代销的方式,造成纪念品没有个性。老舍纪念馆“老舍”销得火就在各馆因开发资金发愁时,昨天,记者在老舍纪念馆却看到了另一番场景—— “门票居然是张明信片,可以直接寄到家里。”在东单一家药店工作的褚小姐,拿着印着老舍故居照片的门票爱不释手。记者在销售纪念品的小屋里发现,虽然还是年历、扑克牌居多,但是却突出了“老舍”特点,年历印上了老舍名著《茶馆》简介,54张牌则分别印上了老舍54部代表作。据介绍,目前,该馆纪念品销量已超过门票收入的30%,而市旅游局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本市绝大部分景区的旅游商品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 许多大型博物馆头痛的经费问题,在这里却迎刃而解,老舍纪念馆有什么高招儿?难道他们就没有遇到资金难题? 老舍纪念馆业务部主任王红英介绍,开发一套纪念品先期一般需投入20万元,这对中小型博物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到哪里找钱呢,王主任他们最终想出了捆绑开发方式,就是与现代文学馆、老舍基金会等5家业务相关联的单位一同开发,这样每家只需投入五分之一的资金,就可以开发出特色纪念品了。 限量发售是老舍纪念馆的另一个法宝。“限量不仅可以提高纪念品本身的价值,而且可以降低成本。”王主任举了个例子,比如制作一款年历,印制量不满1000张时,厂家要加收制版费。“所以我们基本上就要找准1000张这个点,不但省下了制版费,而且年历也更显得珍贵,还有收藏价值。” 本报记者刘冕RJ207 请读者参与选择登录京报网www.bjd.com.cn点击“网上调查”并欢迎出谋划策、提出高见 如果您去参观博物馆或旅游景点,购买旅游商品时会优先考虑哪些因素 ★能反映展览、景点特色★样式独特★做工精致★价格低廉★价格高昂★价格适中★有正规生产厂家 ★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