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箭”变“鸡毛”让人后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0:54 温州都市报 | |||||||||
◎曾亚波 话题提示——河北省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在对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而就在事发后的第二天,审计组其他成员和电力局领导竟然一同踏上去扬州游玩的旅程。(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铁面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说过:“如果你去审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明明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问题,但却在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我最担心的是,有事却发现不了。” 李审计长说这话是担心我们有的审计人员能力跟不上,“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从而不能较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然而,审计长不会想到,在他拼命舞动审计大旗,掀起一轮又一轮审计风暴的时候,却有人借着风暴的威力中饱私囊。他们不是“有事发现不了”,而是压根就不想去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会去查处,这种事比审计长比喻的“犯罪”更让他后怕。 对这件事的处理尚未结束,笔者不想过多评论谁是谁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笼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不会重视,主管领导也不会相信,广大群众更不会认可。审计后的整改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整个审计过程,除了浪费纳税人的钱财,就是让被审计单位“逃过一劫”,而审计组成员则会或多或少地分得“一杯羹”。 就全国而言,这种应付式、“公私混合”的审计到底有多少,我不敢说,但是我敢肯定,审计风暴只能在中央一级掀起,地方审计普遍难以显示出真正的威力,这并不全是审计系统未能实现垂直管理、审计执法权没有“真正独立”的错,审计本身缺少监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某些地方审计机关,特别在少数人的眼里,审计似乎有着无边的权力,有人甚至扬言:“我想审计谁就审计谁,想查出问题就能查出问题。”在这种非常“权力观”的背后,是“公权”的博弈,是利益的平衡,“审计一个项目,结交一群朋友,捞取一片好处”在一些地方正大行其道,其危害不容小觑。 国家审计署早就发出八支“令箭”,提出审计“八不准”,其中明确规定,审计人员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联欢等活动。然而至今也没有几起这样“表象”的违纪事实被查处,更何谈隐性的违纪违法行为了。 审计不是李金华一个人的战役,审计风暴也不应只是审计署本身的风暴。“打铁须先自身硬”,在审计系统内部掀起一场新的廉政风暴,很有必要,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监督,有效地管住审计人员,这样有助于重塑审计的雄风,才能使审计风暴早日刮遍神州大地。像沧州的事件,除了要对事件本身进行调查,还要对审计结果进行论证,看是否有人为“放跑”的痕迹,看是否有审计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线索。除此,还要尽快建立审计评价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这样才不至于使八支“令箭”变成“鸡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