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公用电话亭呼唤古都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9:12 北京日报

  

公用电话亭呼唤古都特色

  

公用电话亭呼唤古都特色

  7月底,由颐和园古建专家专门设计的仿古建筑式电话亭,进入公园取代了有机玻璃电话亭,因其与古建风格相吻合得到了游客的好评。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需要改进电话亭
外观设计的,远不止这一地。6万多个公用电话亭,只有两种样式:4万多个是有机玻璃的、2万多个是橘黄色玻璃钢的。街头调查中,有9成受访者表示,作为“城市家具”的公用电话亭“万亭一面”,和北京丰富的地上文物古建相比,实在太单调了!

  “这里的墙壁都是古老的灰色,幽静而充满历史感。在这里竖起这么一座光鲜的电话亭,让历史感一下打了很多折扣。”来自德国的留学生汉普,指着什刹海水边一座有机玻璃电话亭向记者表达他的惋惜。目前,6万多个公用电话亭,分布在街边、胡同、皇家公园,甚至天坛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周边。记者近日在街头对56名市民和外地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他们中有44人表示,设置在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公用电话亭,应该经过特殊设计,并由市民投票决定。“北京的文物专家很多,科技、文化人才也很多,请他们共同参与古都电话亭的设计、评审,应该也很方便。”来自大连的游客孙女士提出建议说。

  记者在琉璃厂街、平安大街、景山东街、南池子大街,都发现了橘黄色或更“现代”的透明有机玻璃公用电话亭。汉普告诉记者,在德国,受保护的古建筑附近,建电话亭也是受严格限制的。“在方便游客和尊重历史之间,尊重历史显然更重要。”汉普说,“也许电话亭只是个很小的细节,但在我看来,这个细节会很刺眼。它对整体环境的历史感的破坏,并不亚于在古建上装空调。”

  电话亭这样的细节,同样受国内普通游客的关注。颐和园的仿古建筑电话亭投入使用当天,就吸引了三五成群的游客围观试用。有游客向记者表示,原有电话亭本身并不难看,不过“太现代了”,放在绿柳红墙之间,显得有点突兀,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颐和园文化环境的破坏。而这座仿古电话,绿色的琉璃瓦、顺势挑出的飞檐、红色的圆形支柱……让游客徜徉于我国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的同时,觉得更赏心悦目。“在这样的电话亭打电话,会感觉和站在长廊、乐寿堂没什么两样。”试用了这个电话的王晓芹女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整齐”美观的电话亭,随着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进步,现在已暴露出过于单调、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等问题。受访市民大多数认为,电话亭已经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希望各有关方面能重视这一问题,以切实举措尽快使电话亭与古都风貌相和谐。还有市民建议,可以借鉴选定出租汽车外观喷色的经验,由市民参与城市公用电话外观的选定。

  本报记者童曙泉RJ061本报记者方非摄RJ195

  上图为颐和园仿古电话亭。

  下图为“蓝帽子”电话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