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民进城碰壁谁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0:23 郑州晚报

  农民进城碰壁谁的尴尬

  在卖桃难事件解决之后,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政府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那种为了自己管理方便而拒绝瓜农入城的做法,是一种惰政。”而今,李年红再次遭遇的卖果难,再次给城市管理部门以警醒,如何能把各自的工作做细一点儿,使城市利益和果农利益实现共赢。

  李年红手中,并没有洛阳市今夏特别推出的果农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总理卖桃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曾有不少评论认为,让农民进城直销合法化迫在眉睫。可实际上,由于近年来国内多数城市都颁布了禁止农民直销的规定,这让即使手中有证的果农,进城后依然面临销售难堪。

  在洛阳市发放2000多张果农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市区内增设62个瓜果直销点之后,8月26日,洛阳当地一家媒体以“有了证,难解果农愁”为题进行了报道。在调查中,当地记者发现,或因不了解如何办理,或因部分乡镇根本没有布置此事,相当一部分果农没有这种许可证。即便是已经办理了许可证的部分果农,也反映了他们的烦恼:位置好一点的农贸市场没有摊位,市场管理者根本不让进。偶尔挤进市场了,也常遭到贩子的排挤。至于临时增设的瓜果直销点,或者因为位置偏僻生意不好,或者不知道在哪儿,果农们只好保持着旧有形式,仍是走街串巷地叫卖,但这样,势必再次面临被罚款的遭遇。

  今年3月15日,在历尽周折获得北京部分超市的免费场地后,兰考卖米教授何慧丽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农民进城直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决不仅是一个进城问题,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市民需要什么样的消费心态,政府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商家超市老板又需要什么样的魄力,这是一个全体城里人都要参与的题目。”

  农民进城直销引发的思考

  来自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至去年底,洛阳全市水果种植面积78.5万亩,产量41万吨,其中15%靠果农走街串巷自销。这个比例虽然低,但关系的却恰恰是没有销售渠道的农户,他们种植面积小,因此更希望进城卖个好价钱。

  当地媒体引述洛阳市农业局园艺站站长董铁方的话说,“有些时令鲜果成熟期也就两三天,不及时卖出就会烂掉,进城直销也是无奈之举,城市真应该多宽容一下果农。”

  “种1000棵枣树的可能已经有了固定销路,有人主动上门去买;种二三十棵枣树的怎么办,他不自己去卖能有什么办法?毕竟,自产自销仍然是相当一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形式,走街串巷比例的多少,可以从侧面说明农村的产业化水平的高低。”洛阳晚报一位记者认为,种植面积大、产业化水平较高的种植户,一般都有固定的大宗客户,已经相对脱离销售环节,因此进城不进城对其影响不大,进城的多是种植小户、散户,因此进城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收益的多少。

  实际上,即使是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农产品开发,近年来进城直销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2006年春节前后,沸沸扬扬的教授卖米事件中,试图以直销的方式进入北京市场的兰考农民就并非零星散户,其组成的合作社年产大米近千吨,但他们为什么也非要去城里直销呢?

  “农民在市场中没有定价权,容易受中间环节盘剥,既然直接出卖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为什么不去直销呢?”卖米“总指挥”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

  目前农民进城直销面临的争议点是,当今是城市文明特别是物流高度发达的社会,农民割断社会分工,自己负担运输、交通费用进城直销农产品,是反市场的行为。但何慧丽等人认为,对农民而言,合理合情地赚取更多的血汗钱,无可非议。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不仅支持农民进城直销,甚至还支持城里人进村直购。今年5月,包括三农专家温铁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等在内的一批知名学者,发起了城市消费合作社运动,倡导市民与农户直接对接,直接预定认购农产品。

  “城里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赢,但也有双输的时候。直销和直购这些方式,不可谓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有益尝试。”韩德强说。(郑州晚报记者 陈祖强 游晓鹏/文 洛阳晚报记者 武全旭/摄)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