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上机床数控高手激情中夺冠(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1:58 重庆晚报

  

爱上机床数控高手激情中夺冠(图文)

  郑颂波

  

爱上机床数控高手激情中夺冠(图文)

  廖明

  

爱上机床数控高手激情中夺冠(图文)

  参赛选手正在操作数控机床

  故事导读

  2006年重庆市“庆铃——华中杯”数控技能明星大赛结束了。庞大的数控机床,在数控高手的控制下却异常乖巧,他们技艺精湛,加工出了拇指大的盖碗、手机模型、电视塔……

  长期与机床打交道,这些数控高手们的生活是否枯燥无味呢?其实,在他们的数控世界里,同样是精彩纷呈。

  今天,让我们走进此次数控技能明星大赛的三位冠军,看看他们的数控生活。

  穷孩子郑颂波

  数控让我兴奋

  人物档案:郑颂波,19岁,重庆工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2006年重庆数控技能明星大赛学生组冠军。

  获奖感言:十八九岁正是做梦的年龄,人千万不要没有了梦想。没有了梦想,就没有勇气。不论条件怎么样,一定要相信自己,别人能做自己也行。比别人付出更多,一定会梦想成真。

  郑颂波老家在铜梁维新镇,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点从地里刨出来的。

  2003年,郑颂波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学什么呢?左思右想,他决定学一门实用技术。辗转几所技工学校后,郑颂波进了重庆工业校。2003年底,学校成立了一个数控实验班,选拔专业比较好的学生进班,学好后再带其他同学。“全班选了两名同学。很遗憾,当时没有我。”郑颂波说。

  两名同学回来教大家上实践课,郑颂波感觉数控太神奇了。“利用所学的知识编程后,庞大的机床就乖乖听自己的话,看到一个个零件被加工出来,感觉比大热天吃了凉西瓜还舒服。”

  数控机床让郑颂波很兴奋,他也更卖力学了。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在实作场,随处都能看到他努力学习的身影。

  老师们还发现郑颂波爱思考,渐渐都喜欢上了他。到后来,一些任课老师下课后就会有意走到郑颂波面前,问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分技术七分刀”,数控专业实作非常重要。由于要上数控机床的同学太多,郑颂波经常感觉“吃不饱”,只要有空,他就赶到学校实习车间拣别人不上的机床练习。

  今年6月郑颂波毕业了,但他选择继续留校学习。“总觉得自己实作的时间少了些,出去到工厂后跟多年的老师傅肯定差距很大,趁暑假人少,可好好再练练。”郑颂波说。在加工书本上的零件后,郑颂波想给自己来点挑战,手机不是很普遍吗?用铝合金加工一个手机模型。“加工零件都有些基本的原理,而加工手机却无章可循。”

  郑颂波先在电脑上画图,然后再进行编程。“最难的是手机的按健和屏幕部分不好加工。”郑颂波顶着酷暑,前后折腾了一个星期,终于在一天中午前加工完成了手机模型。

  “拿着模型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当天中午请另一个同学到学校外面破例吃了顿小炒,花了10多元钱。而平时中午在学校伙食团一般只吃两三元钱。”郑颂波说。

  虽然拿了冠军大奖,也有用人单位抛来了绣球,但郑颂波还不想立刻去上班。

  “我决定在学校再呆一段时间。通过比赛让我看到了职工组的选手们确实厉害,与他们相比还有差距,多学点后再出去工作。”郑颂波说。

  性格内向的廖明

  数控给我激情

  人物档案:廖明,34岁,重庆铁马集团机械加工中心技师,获得2006年重庆市数控技能明星大赛职工组加工中心冠军。

  获奖感言:我觉得最愉快的是克服了困难,把一个复杂的产品生产出来。这时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正是因为常保持这样的感觉和兴奋,我觉得数控机床很有意思。有了感情就自然能生产出好东西来!

  原本在办公楼采访最终却在车间进行。昨下午,记者赶到铁马集团时,廖明还在机床上忙乎。

  “这次参加比赛耽误了,得抓紧时间多做些。”身穿工作服的廖明一脸憨笑。“干脆就在这里说吧,是有点闹,但还听得清楚。”

  高个子,瘦脸庞,一双大手沾了些油——廖明质朴,说话也很实在。

  廖明老家在合川一场镇上,1989年初中毕业面临两种选择,考中师当教师或是读技校当技术工人。“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不是当教师的料。当个技术工人,靠技术吃饭好。”

  廖明进了铁马集团技工学校,学普通车工。他刻苦,对车工着迷了,当看到老师在旧机床上,把不规则的钢材车出规则的锥体、柱体或是方体,廖明决心自己也要做到。

  1992年,技校毕业的廖明进入铁马集团,做了一名车床工人。1999年,铁马集团买来一批数控机床,廖明与几位同事参加了数控机床的培训。“当时最困难的就是编程,以前手动机床不对头多动下眼睛就解决了,而数控机床必须要程序,需要一些计算机知识”廖明一边学一边请教厂里的技术人员,他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一有空,他就扎在数控世界里。“光数控方面的书就买了1000元的!晚上经常看书到凌晨一两点钟。”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过后,廖明就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了。而车间也开始让他做一些高难度的零件。

  现在,廖明觉得最对不住的是妻子和4岁的儿子。加班是经常的事,有时星期六和星期天都休息不成,平时也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家务妻子几乎全包了。回到家时儿子多半都睡了。只能看看孩子!”廖明说;“由于与孩子呆的时间太少,孩子跟自己不很亲近,有时还不让我抱。”

  双重身份的高承明

  数控带来惊奇

  人物档案:高承明,31岁,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教师,2006年重庆数控技能明星大赛职工组数控车冠军。

  获奖感言:技术活不仅要干,而且要善于总结,只有在不断总结中才能提高自己。幸运的是我是一名教师,教学相长让我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

  1992年,高承明进入位于永川的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学了三年普通车床。由于表现不错,1995年,留校做车床实践指导教师。跟普通机床打了8年交道,高承明才接触到数控机床——那是2000年,学校买回一批数控机床供学生实践。

  但是,当时学校没一个学数控的老师,只好从外面引进一名数控教师。由于有50多名学生学数控,一名老师忙不过来,学校就让教普通车床的高承明来教数控机床。“我一边跟这位老师学习,一边又当起老师。”常常一节40来分钟的课,他要备上四五个小时。

  2003年,高承明带学生参加全市的数控大赛。当时参赛的作品不仅有传统的零件,还有很多有观赏价值的加工件,如茶杯、酒杯、烟斗等。他当时感到很意外,很惊奇,“有的复杂件用手动机床很难完成,用数控机床就能加工出这些好耍的玩意。”高承明感到最难的是高脚杯的加工,这种杯子壁很薄,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变形。

  说到这次全市数控技能明星大赛,高承明用得最多的是“意外”。“理论考下来后,感觉不是很理想,心想能进前三都不错了。而在实作考试时,感觉自己没有发挥到最好。当时心想可能只能进到前十。”高承明说。

  11月11日中午,组委会宣布结果,当念到他的名字时,高承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同事向他祝贺,他才回过神来。

  记者李伟/文陆纲杨帆/图网络编辑:孔祥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