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受资助后携款消失 资助人将其告上法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2:13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
受资助的福建贫困生徐小丹去年来青“寻亲”,将从家乡带来的铁观音茶递到王女士的手中。本报资料照片 在某加油站工作的王女士每年平均拿出4万多元积蓄资助贫困学生,坚持了11年。在受到资助的7名学生中,有的已经踏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还在校园里读书,有的千里迢迢从福建来青寻找这位好心的阿姨,有的却“借”走近4万元钱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得不对簿公堂。昨天,当记者找到刚打完借贷官司的王女士时,她表示不想再提起那些不高兴的事情。 事件回放>>>
让受资助学生住进家 昨天下午,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先后资助了7名学生,刘晓(化名)是她资助的第三名学生,当时刘晓正在读大学二年级,和其他几名被资助的学生一样,王女士每月都拿出400到500元人民币作为刘晓的生活费,除此之外,刘晓穿的用的也都由王女士负担。时间很快过去,刘晓顺利毕业,而此时王女士仍然没有结束对刘晓的资助,刘晓没有工作,王女士帮着找,没有住处,王女士干脆把刘晓叫到家里,无偿吃住,还将家里的钥匙给了他。 4万元借给了干儿子 那段时间,刘晓的家人也和王女士走得非常近,为此刘晓还认王女士为干妈。王女士和刘晓的关系一直非常好,直到刘晓毕业半年后,找到了女朋友。王女士回忆,刘晓毕业后,王女士的丈夫先把刘晓介绍到了一家快递公司实习,可是在刘晓找了女友后,便离开了快递公司,接着搬出了王女士家,但还是时常向王女士“借”钱,其中最大的一笔是2004年3月。起初,刘晓找到王女士说,要和王女士合伙成立公司,并提出女友要参加广交会,购买展台需要钱。王女士只说了一句“你们能干好就行”,便把近4万元钱给了刘晓。 不见人影起诉干儿 拿到钱的刘晓很长时间也没有音信,王女士只好给他打电话,询问情况。2005年,刘晓给王女士写了一张欠条,可是之后再就又没有了消息,连电话也不再接听。为了联系上刘晓,王女士曾经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可是对方仍然没有出现,王女士一气之下干脆将刘晓起诉到了法院。 法院审理过程中,刘晓没有参加答辩,主审法官在确认了刘晓的身份和欠条的真实性后,依照法律缺席判决,刘晓偿还借款。(记者于顺) “心寒但不记恨”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王女士时,她一再要求记者千万不要把“被告”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她说,她仍然把这些曾经受到过她资助的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孩子错了应该受罚,但她不希望这件事情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王女士说,她只有一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丈夫和女儿都很支持她资助学生的事情。1995年,她从报纸上看到了一批贫困学生的名单,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资助了第一个贫困学生。之后的11年里,她曾先后资助了7名学生,每年的花销都在4到5万元,她甚至在这些贫困学生毕业时,帮助他们找工作,叫到自己家里住。 对起诉刘晓索要欠款的事情,王女士说,她当时实在是太生气了,这笔钱直到现在也没拿回来,因为刘晓根本就不接她的电话。她说,对刘晓的做法她心寒过,但不会记恨刘晓,她感觉刘晓会有“回头”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