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的矛盾为何此刻凸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4:53 杭州日报 | |||||||||
武林花园的流浪猫事件,在提出用“公共猫”的模式进行管理后,讨论越来越深入了。 其实,无论是猫是狗,杭州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都面临着一场如何与这些小动物相处的争论。从云南牟定的打狗风暴,到山东济宁的强制免疫或扑杀狗,猫事、狗事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还专门澄清,称专项执法不是简单化的“打狗”行动,依法没收犬只不会进行“虐待杀狗”行为。
这进一步引人反思。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朋友”的猫猫狗狗,为什么一下子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公敌?城市中动物和人的矛盾,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尖锐? 见习记者 杜悦 市民遗弃惹的祸 杭州市流浪猫救助平台的工作人员无能力量(网名)认为,遗弃,是造成流浪猫、流浪狗的最主要原因。 他说,每年冬天一过,救助平台就会面临一个“奶猫潮”。“母猫生小猫,一胎就是四五只,很多家庭根本养不了,有的直接扔掉,有的就通过我们网站找上门来”。 近几年,经济水平提高,养宠物的人多了,遗弃的动物也多了。据一些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估计,杭州现在大概有流浪猫狗30多万只。而如果任其发展,一对成年的狗,6年后将有6.7万只后代。一对成年猫,7年后将有42万只后代。 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 无能力量说,流浪猫狗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居民生活区、大学校园和花鸟市场附近,这和人类不负责任的行为直接相关。 人关注自身以外事物 本身是件好事 养宠物——遗弃——无人领养,一步步发展造成恶果。这样推算,养宠物本身是不是就是“恶之花”? 浙江树人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微亮出自己的观点,很鲜明,她说,人关注自身以外的事物,本身是件好事,只是现在还没有形成人和动物、人和自然的相处模式,所以矛盾凸显,但家养宠物本身是一种进步,不能否定。 为什么现在城市里养猫养狗的人那么多?很多人说这是精神空虚的表现,是现代人孤独的表现。但陈微认为,这只是很表面的一个原因。 从社会学上看,人对其他东西的关注和关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就像钱多了会考虑到去做善事一样,人会关注自身以外的一些东西。 人和动物刚建立起这样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好事,能帮助唤起人性,唤起某些人缺失的生命意识。这是人和环境相协调的组成手段之一,不能否定。 重要的是建立一种 人和动物的相处模式 尽管养宠物的初衷是好的,但太多投诉,让有关部门不得不引起重视。 相比起流浪猫,流浪狗的威胁更大,投诉更多。杭州市城管执法局透露,2004年,该局接到犬类投诉2103件,2005年增加到2828件,增长34.5%。今年以来,该大队已接到犬类投诉2300余件。这段时间,有关犬类投诉更是在每天20件左右,居高不下。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从2001年至今,杭州市共有21万人被咬,共发生7例狂犬病患者。 “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养狗为患的地步,但这样的情况对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是一个威胁。”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张敏杰认为。 猫猫狗狗要管,怎么管?几位社会学老师的观点都不谋而合,要在管理和疏导上同时下工夫,一味地堵不是办法,除了建立法律法规,还要在社会上培养一种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动物的相处模式。 这种模式应该是怎样的?举例来说,人养狗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保家护院。第二阶段,以狗为伴。狗对于人由物质性服务延伸到精神性服务。第三阶段,仁爱之心。用仁爱之心对待一切生命,地球是所有生命的居住之地,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 中国人养狗正处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的初期,养狗的主要目的是为主人服务,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观念肯定将改变。 他山之石 扑杀流浪猫流浪狗 反而会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孟佳:正在澳大利亚攻读动物福利和伦理方向的博士,昨天通过MSN(网上聊天工具)与本报记者进行了交流,整理如下: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需要面对处理流浪狗的问题。 如果流浪狗、流浪猫的问题代表世界上最大的由人造成的动物福利问题,而这问题开始于12000年前,从人类驯化狗开始并且延续到今天。人和狗之间的联系几乎跨越了所有的文化,他们曾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作为牧羊犬、看守犬、导盲犬给人类提供帮助。但现在,在一些地方,人类和狗之间的联系被严重损害,人们过度繁殖它们,遗弃它们,并且试图用集体毁灭的方式将他们完全清除。 其实,解决过度繁殖,用节育这种操作方案可以替代大规模的灭绝流浪狗。当然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 应该看到,密集城市环境中,人与动物的矛盾凸显,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特有的现象,不少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个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难题。而像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也是经过一系列摸索后,才找到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