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马家营创建平安“城中村”的典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9:38 云南日报

  

马家营创建平安“城中村”的典范

  巡防队全力保平安

  

马家营创建平安“城中村”的典范

  电子眼监控重点地段

  走进盘龙区马家营村,让人觉得特别舒坦:街道不宽但清爽整洁,两旁垃圾桶、果皮箱一应俱全,配上各类精致的盆景和见缝插针建起的小绿地,让整个村子充溢着生机和温暖。

  外地来昆做生意的王梅,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不仅卫生搞得好,治安工作也很出色,白天晚上都有巡逻的,我们能安心做生意。”难怪这里的铺面和房屋全部被租完。

  而在一年多前,这里和其它“城中村”没什么两样,环境卫生“脏、乱、差”,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频发,造成村民晚上不敢外出,行人绕道而行,房子难以出租,直接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经济和生活。

  巨大的变化从何而来?

  以房管人管住流动人口

  马家营村位于昆明北市区,区域面积83亩。1993年以来,马家营村土地被全部征用后,成了典型的“城中村”。全村现有常住人口432人,其中农业人口79人,农转非人口353人,外来流动人口5123人,可用于出租房屋为220栋(4886间)。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繁荣了马家营经济,另一方面也对社会治安、公共秩序、环境卫生造成巨大的压力。

  2005年6月,马家营村紧紧抓住治安突出问题,建立起一套切合本地实际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该村制订的《盘龙区马家营村股份合作社出租房屋暂行管理规定》,明确了对房屋出租人(房东)、房屋承租人和护村队的责任。房屋出租人每租一户或每退一户均须于3天内到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登记核销,房屋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签订、变更、终止合同的,应向区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房屋承租人在租房当日提供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及照片交给房东进行登记。护村队员实行持证上岗、分片包干(1人负责分管14户)、24小时值班,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要真正实现以房管人,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为此,全村220栋房屋出租户及全部外来流动人口按照一户、一档、一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档案,每户档案里有《昆明市社区(村)房屋登记表》、《暂住人口IC卡信息表》、《马家营村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利用电脑,详细录入所有出租房和暂住人口的基本信息,建立房屋租赁信息库,并根据房屋出租和护村队员对变动情况的收集,及时更新系统信息。这样,通过该平台可以查询、掌握全村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村民则对流动人口进行“来时登记变更,走时注销核减”。通过这些措施,村里和公安部门对流动人口了如指掌。

  安装 “电子眼”科学防范重点部位

  以房管人,管住了租住房屋的流动人口,但离全方位的治安管理、防范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马家营依靠科技,对村内进行全面监控,建立起村级“110指挥中心”。该村投入50多万元安装了有48个电子探头的监控设备,设置监控室,对全村主要道口、片区进行电子监控,建立起电视监控、报警相结合的安全防范系统,让科技“电子眼”发挥科学防范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村内及周边重点部位、治安情况复杂地区和人员密集地段安置监控系统,监控人员发现违法犯罪和可疑情况时,立即用通讯系统联系巡逻民警和村里的巡防队员快速处理,打防结合,有效地震慑、遏制和处置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4月,马家营村又投入10万元,在进村的4个路口设立了4个治安岗亭,采取半封闭式的管理,搬出的财物须经房主认可后,方可出村。

  通过以房管人和“电子眼”,马家营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2005年6月以前,该村平均每月发生近20起盗窃案,15起“两抢案”。而今年到目前为止,仅发生盗窃案6起,“两抢案”2起,还利用监控设施,抓获一名网上通缉犯。治安状况的好转,也使该村的居民得到了实惠,房屋的出租率由原来的82%提高到100%,租金也由原来的每平米10至12元增加到15至20元。这样,每间房屋每月平均增加了50至100元。村民李秀芝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租房收入大大增加了,而且房屋紧缺,租房要预约,否则不一定能租到呢。”

  搭建服务平台管理和服务实现互动

  创新公共服务,是从根本上建立和保障出租房及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针对村民及外来流动人口的结构变化,本着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的原则,马家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借鉴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建立了“马家营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做到“管理寓于服务、服务贯穿管理”。该中心既为本地村民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外来人口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为租住人员登记服务;为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提供租房信息;办理IC卡暂住证;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接受报警服务;环卫清洁管理等村民服务事务;提供发布政务、治安信息、房屋租赁服务、用工服务等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包括护村队员、监控室人员、保洁员、绿化员、服务中心窗口人员。这样,马家营逐步形成治安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需求。

  此外,该村还建立马家营文化中心,创办“马家营幼儿园”,解决儿童托保学习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无托保容易被拐骗问题。创办“福龙花灯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村里的巨大变化,引发了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今,村民自觉爱村、护村蔚然成风。在全面整治“脏、乱、差”问题上,党员带头,干部带头,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自己首先做到。马家营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刘洪启率先带头拆除自家搭建的违章雨棚建筑,许多党员带头参加义务劳动,有的党员因病来不了,主动要求家属代为参加。村里投入资金,新建改造路灯85盏,建立统一规划的农贸市场、自行车棚和三轮车停放点,还建立了一整套卫生保洁制度,使马家营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本地人和外来人员和谐相处、安居乐业,和谐、平安成为马家营最亮丽的两道风景。本报记者和光亚刘云周杰(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