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在家人眼里很胆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12:17 东北新闻网-辽沈晚报

  为了330元工钱他杀了6个人

  移交给沈阳警方的孙建波交代了其杀害6人的全部事实,然而通缉令

  上他的 “皮肤较白” “穿着整洁”“辽西口音”三个特点已经完全改变。

  “我跑了之后,身上没有身份证,在工友那里要了15块钱,坐车到了大连,捡破烂,打零工,又到了哈尔滨、天津、徐州、昆明等,很多地方吧。”在总结自己逃亡的7年生活时,他用了两个词: “流浪”、 “提心吊胆”。

  “7年从来没住过床,就是在桥洞、隧道、路边凑合一宿,醒了就捡破烂,没名没姓,有警察来查,就装傻混过去了。”孙建波说,眼前总是出现血的场面,经常吓醒了就不敢再睡。对自首,他说 “心理压力太大了。”而重庆民警则表示,当时他自首时自称已经三四天没吃饭了,另一个自首的理由竟是: “看最近打工的能拿到工资了,农民负担也轻了,我就不打算躲了,案子结了也就踏实了。”

  至于为何杀人,他的回答更简单: “她欠我330元工钱不给,我的情绪也控制不住了,有一种发疯的心情。”

  【庭审现场】

  他受审没有家里人旁听

  一份证人的证词显示,孙建波讨要工资时,姜某只是说现在手里没钱,等第二天前夫回来给其工资。在对孙建波进行的精神病鉴定显示,其具有完全责任能力。

  昨日上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孙建波致死6人,手段残忍,罪行极其严重,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孙建波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虽然表示上诉,但在审判长讯问其对判决有何意见,孙建波却表示没有意见。 “他的情绪很稳定,却让人看不懂。”主审法官孔祥来说。

  值得注意的是,庭上除了孙建波和法庭组成人员之外,没有原告和孙建波的家属出现。 “知道个结果就行了,实在不能面对法庭那种气氛了,我怕受不了。”接通姜某前夫张某的电话时,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后又叫了出来:“他凭什么上诉!我们还被他害得不够吗?”

  而被害保姆赵某的爱人张连友则表示,老伴儿当保姆赚钱把孩子供完了学,结果自己没来得及享福就走了……

  记者 杨帆 实习生 曲佳琦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凶手的另一面】

  亲友眼中的他:忧郁、自立、胆小

  在孙建波的成长经历中,1996年之前,他在家乡读完了初中,用其小学同学刘小光的话说, “这人不爱说话,表现比较忧郁,学习成绩比较好,很自立。”这也得到了孙建波弟弟孙建飞的证实:“我哥学习比我强,后来当兵了,没继续上学挺可惜。”

  1996年12月-1998年10月,孙建波在河北某部队的卫生员生涯在母亲王彩云的印象中是 “表现不错”。1999年来到沈阳后,他就渐渐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对儿子的印象,王彩云就停留在学校和部队:“这孩子挺听话的,打架都没有他,胆小得很。”

  “他家很穷,19岁就独自出门打工,教育有限,又没有社会经验,一点的挫折无处排解,形成了这种极端的性格。”孔祥来法官说。

  “他家很穷,19岁就独自出门打工,教育有限,又没有社会经验,一点的挫折无处排解,形成了这种极端的性格。”孔祥来法官说。

  邻居王玉合还记得, “这孩子对人挺尊重的,就算当兵两年回来,看见我还主动打招呼呢。”而面对儿子的一审死刑判决,王彩云还是重复半年前和法官说的那句话:“听说他出事,我不敢相信。”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