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硕士84天卖1万4千碗米粉 月入15万

2014年07月03日22:34  央视 收藏本文

  【头顶北大法学硕士光环,张天一却选择卖湖南米粉;西安交大高材生,袁泽路抛弃百度公司,转行卖肉夹馍。他们的生意现在做得风生水起,甚至野心勃勃,要把产品卖到全世界。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放弃高大上的专业,却做起这样的市井买卖?他们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眼下又到了大学生就业最关键的时刻。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而2014年这一数字是727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另辟蹊径,走上了创业之路。我们的记者在北京就认识了这样几位毕业生。

  北大硕士卖米粉   两个月连开两家店

  张天一: 2014年6月27日,我们的第二家米粉店开业的第三天,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倒计时一天,我独自一人在电力清理了4月4日卖米粉以来所有的营业数据。84天前,我们四个人凑了15万块钱,怀着忐忑的心情,开了伏牛堂这家小店。而两天前,我们同样怀着忐忑的心情,糊里糊涂地开了第二家店。 唯一让我不那么忐忑的,就是一万四千碗这样的一个数字。它让我知道,至少有些东西,是踏踏实实的。

  张天一: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支持,今天是6月25日,我是6月28日正式毕业了,然后在毕业前伏牛堂这个东西也算是我个人的人生去向,跟兄弟们一块,也算是走上正轨了。

伏牛堂合伙人一起开会伏牛堂合伙人一起开会

  张天一,伏牛堂米粉店创始人。2014年4月4日,24岁的张天一和他的三个合伙人,24岁的周全、25岁的柳啸、25岁的宋硕一起,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一个37平米的角落里开了他们的第一家米粉店。6月25日11点零八分,他们迎来了第二家店的开张。

  张天一:我们有下一个目标,我们希望在今年年底的时候用朝外soho这家店,卖掉10万碗粉,用掉七头牛,所以这是伏牛堂,我们觉得把再大的事情化成一碗粉这样的小事情,最后总能够做的踏实,做得好。今天我们开业,大家一会敞开吃,敞开喝,谢谢大家。

  宋硕:欢迎光临

  张天一:欢迎光临,各位。

  14362碗,重达一万斤米粉,84天的历练,作为创业者,他们收获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这一次,面对纷至沓来的食客,伏牛堂的几个合伙人,显得更加从容,信心满满。

  张天一:粉的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心态不一样,更淡定了。

  宋硕:心情是一样的激动,但我这个粉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粉越来越好吃。

  柳啸:比较激动,我们从一家小店到现在就到120(平米)的店,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有收获的,成长了不少。

  张天一:一二三 ,加油。

  身为伏牛堂米粉店发起人的张天一,更为引人关注的身份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这个不知让多少人都无比仰慕的身份,似乎注定了他同样会有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去向,但在张天一看来,这样的路走起来并不那么轻松。

  张天一:我有个生活感触非常深刻,就是东三环那个路,国贸桥那儿永远堵车,我就想国贸是一个好地方呗,人人都想去,但是你看人人都想去的好地方,结果可能并不是大家都到的地方,直接都堵在路上。我是急性子的人,堵车会让我非常着急,这会体现在我做人生选择上,我会选一些看上去不那么主流的路,可能别人会认为绕,但是我知道它这个路不堵车。

  这条在旁人看来绕远,但在张天一看来却不会堵车的路,就是自己创业、卖米粉。可这样的选择与“北大法学硕士”的身份大相径庭。筹备之初,连张天一自己内心都充满了斗争。

  张天一:包括怎么跟老师说,跟同学说,就包括我这事做的在早一段筹备的时候也没好意思跟老师同学说。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

  张天一:觉得人家都是拿各种offer,高大上那样的,这个部,那个部,这个总行那个什么的,因为人总是社会动物,还是有一点,肯定是有思想斗争的。

  学习了六年法律,结果却转行卖一点都不“高大上”的米粉,这样的决定,让张天一的父母也大跌眼镜。

  张天一:一开始就觉得有点震惊。(父母)就觉得,可能觉得会去当公务员啊,或者会去律所。

  而让张天一最终能坚持己见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一次偶然看到的日本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89岁的小野二郎的故事。五十多年来,小野二郎一直在研究如何做好寿司,而他的寿司被誉为是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小野二郎也因此被称为“寿司之神”。

  张天一:一件小事情,人做了一辈子,然后做到80多岁的时候被人称为神,这样的一种感觉,至少让我非常的神往,觉得太厉害了。

  这部纪录片张天一反反复复看了十多遍。主人公的坚持和成功,似乎给他的职业选择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张天一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很快找到了三个合伙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硕士柳啸、放弃了美国高校MBA全额奖学金的宋硕、在深圳早已有稳定工作的周全。2014年4月4日,他们的伏牛堂米粉店顺利开张。

  张天一接电话预约。

  张天一:您什么时候过来?晚上几点钟?您几个人?三位是吧?

  食客:这怎么坐啊

  张天一:六位那个,是吧?

  食客:不止六位。

  张天一:怎么办呢?

  食客:这没地啊

  张天一:您见着空座就坐,您先看吃什么?

  食客:扁牛,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间不足40平米的小店,是伏牛堂的第一家店,自开业以来,食客就应接不暇。

  张天一:第一家开业的时候,那真是好几宿没怎么睡过。听人说话像在200米以外那种说话,非常飘忽,各种事情,着急上火。

  熬汤、烧水、煮米粉,招呼客人。营业之初,他们甚至每天都要干活到凌晨两三点,短暂的休息过后,凌晨五点接着上班。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想起来觉得怎么样?这是什么意思?

  张天一:深深的回忆,过了那段以后,现在觉得什么都不累了。

  柳啸:就是。

  张天一:什么都不怕了。最难都熬过来了。

  柳啸:有时候累都不知道,都不喊累,不觉得累。

  熬过了创业之初的艰辛,熬过了找人难、找钱难、找地方难,对张天一来说,这些磨体力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困扰,而突如其来的被关注,让他更担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张天一:就是人脸放大毛孔是很难看的,就是你被放大做很多事情,都会很难做,那些磨的是体力,但是被关注磨的是心,比如大家带着很高的期待来,但实际上你就是一个小店,几个没经验的学生做的,大家不会管你,因为在学校你是学生,进入社会没有人会把你当学生看了,那你做一家店,你就应该对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

  从2月份筹备到6月25号第二家店开业,五个月的时间,为了更好的满足慕名而来的食客需求,四个伙伴只休息过两天。

  张天一:我们那会想休息都不敢休息。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

  张天一:我们开玩笑说,说我们小店比较有社会责任,不能随便休息,一休息我们吃饭,人开车过来,一看你这没开门,人家肯定生气是不是。

  就像伏牛堂的这些90后小伙子们衣服上写的“霸蛮”一样,再苦、再累、再没经验,他们也要坚持做下去。

  张天一:霸蛮是我们湖南的方言,就是那种怎么说呢,就是干事特别认死理那种,干不了也要干,湖南人的精神特质。

上一页123下一页

(编辑:SN086)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图解秘书六人行--冀文林的前任和后任
  • 体育世界杯-7200万!巴萨购苏神达初步协议
  • 娱乐汤唯与韩国导演金泰勇订婚 已拿韩国绿卡
  • 财经石油帮蒋洁敏将冀文林纳入圈子 输送项目
  • 科技国产电动汽车造梦之旅:山寨特斯拉
  • 博客张斌:美国门神一身刺青走红(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媒称10%中国学生赴美材料造假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