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京课后托管政策实施俩月:多校开设不同内容服务

北京课后托管政策实施俩月:多校开设不同内容服务
2018年11月03日 00:39 新京报

  原标题:北京中小学课后托管政策实施两个月,记者走访东城、西城等多所学校了解落地情况

  多校开设不同时段、不同内容课后服务

10月31日,密云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参加课后的足球社团活动。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摄10月31日,密云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参加课后的足球社团活动。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摄

  北京市关于加强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的政策已实施近两月,记者近日来到东城、西城等区的多所学校,探访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有家长建议,学校应丰富托管服务内容,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改善学校硬件设施。

  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并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由学校自行开展各种课后兴趣活动。此外,课后托管不应仅把学生留在学校看管,应利用兴趣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今年9月18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原则上中小学每天在完成规定课时之后,要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时间持续到下午5:30,其间禁止组织学生集体补课、集体教学,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根据《意见》,中小学课后服务可采取课外活动和课后托管两种形式。学校在教师自愿的前提下,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学校也可引入具有一定资质和良好社会声誉的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

  《意见》要求完善市、区、校三级管理,各区教委全面负责区域内课后服务工作。此外,将建立健全与财政、人力社保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资源、资金、人员队伍的保障力度。

  在此前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托管班以体育、艺术、美育为主,不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在校教师如果参与托管工作有一定薪酬,由市级、区级财政共同补贴。

  现象1

  托管服务涉及作业辅导、专业类兴趣课程等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目前与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为辖区内小学引入高校教师。朝阳区一所小学的老师介绍,学校开设了两种托管班,一种从下午3点半持续到4点半,另一种从3点半持续到5点半,家长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托管期间,学生可以选择参与社团活动或做家庭作业。学校还引进了高校教师,教授音乐、美术、科技等专业类兴趣课程,扩充课后服务师资来源。

  该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她报名的托管班持续到5点半。每周一,她会参加模型社团,社团结束后写家庭作业;周二至周五没有社团活动,她就写家庭作业。

  东城区一所小学也开设了多种托管服务,该校老师介绍,周一到周五,学校开设了兴趣小组、社团和作业托管班三种类型的托管服务。其中作业托管班从3点半持续到5点半,其间老师可以答疑,但不会统一上课;其余社团和兴趣小组根据授课内容,持续到5点或5点半。学生报名相应的托管服务后,一般不能提前离校。该老师认为,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解决了家长接送的难题,也为想要发展特长的孩子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

  现象2

  学校托管解决接送学生难题

  近日,记者来到东城区、西城区等多所学校,采访了多名家长和学生,受访家长和学生总体对学校的课后服务感到满意。

  西城区6年级学生家长赵女士表示,托管班解决了她下班接孩子的时间问题,也分担了一部分辅导孩子课业的压力。对于学校是否应该开设更多的兴趣课程,赵女士认为,虽然兴趣班也很好,不过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还是学业更重要一些,已有的托管服务比较合适。

  正在东城区上初二的方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在放学后开设了社团和专门辅导学生写作业的托管班。她表示,同学里只报托管班写作业的很少,一般还会参加其他社团。“托管的性质其实就是让老师代为看管一下学生,不用把托管班多元化,有社团就够了。”

  现象3

  家长建议丰富托管内容 增加户外活动

  还有家长对学校的托管服务提出了改进建议。王先生的女儿正在西城区上5年级,她在这个学期参加了学校的校本课。王先生说,学校有两种课后活动,一种是校本课,内容主要是兴趣类活动,比如舞蹈、绘画等。另一种是托管班,由老师轮流在课堂上辅导孩子写作业。兴趣类的校本课每周只能选两门,而托管班每天都可以上。王先生表示,他更支持女儿上兴趣类课程,希望学校今后能开设更多校本课程。

  东城区家长魏先生认为,现在学校允许接送孩子的时间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报名了托管班,一般就不能提前接走。他建议未来学校在托管服务的时间管理上能更精细化,允许家长每天自由选择接送时间。此外,魏先生希望课后服务能丰富内容,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同时优化体育设施。他认为,现在孩子的近视率很高,原因之一就是户外活动少,如果课后托管可集体组织一小时户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近视。“不过好多学校规模小,没有自己的操场、乒乓球室等室内场馆,这是未来应该解决的问题。”

  声音

  专家:应加强对课后服务资金、政策支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让课后服务起到更好的效果,首先需要政府加强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要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由其自由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后兴趣活动。

  熊丙奇认为,在“课后三点半”的时间段内,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到各种兴趣班里参加活动。课后托管不应停留在单纯把学生留在学校照顾,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拓展综合素质。熊丙奇建议由政府部门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所需的设施、师资买单,让学校自主开展各类课后兴趣活动。“学生玩得开心,又拓展了综合素养,如果最后家长都乐意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托管班,不再给孩子报名课外培训班,这说明课后服务真正起到了效果。”

  对于学校在课后服务期间能否进行文化辅导,熊丙奇认为不应“一刀切”。他表示,在教师、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学校进行课后知识答疑、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等,“与其让家长跑到培训机构给孩子花钱补课,不如在校内解决这一问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实习生 应悦

责任编辑:张玉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