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种7800元/斤的天价美味,以后你可能吃不到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
佐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
这首让吃货们读来垂涎欲滴的诗,是宋代名士刘宰在宴会上赞美刀鱼的传世佳作。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longjaw grenadier ancho)素来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
人们对开春后吃刀鱼的执念,使得长江刀鱼的价格在近年来屡创新高,以至于有钱也难品尝到这一人间美味。
据渔民对媒体讲述,在清明节前需求最旺的时期,长江刀鱼可以卖到7800元一斤,在上海甚至卖出上万元都有可能。2012年,在江苏一场公益拍卖会上,一条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价。
长江刀鱼价格走高,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捕捞导致的产量锐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曾公布数据:
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之后年产量已不足百吨,现在的年产量仅有寥寥几十吨。
面对现状,农业农村部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重点流域实现休禁渔制度。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在长江流域保护区内,长江刀鱼将实行永久全面禁捕;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区以外的水域,暂定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也就是说,在接下去至少10年的时间里,人们将要告别这一口极致美味了。
长江刀鱼全面禁捕
1月21日,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也参加了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回答了有关长江流域禁捕情况的提问。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从2003年起长江流域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在禁渔期间对刀鲚(即长江刀鱼)、凤鲚和中华绒螯蟹三个物种的捕捞实行专项管理。而在近日,相关管理规定从专项捕捞转向更加严格的全面禁捕,这一政策变化也引发了记者提问。
马毅对此表示,近年来受水域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多种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长江刀鲚、凤鲚、中华绒螯蟹等特许捕捞物种的竞争性捕捞影响,刀鲚从最高产4142吨下降到目前年均不足100吨,凤鲚捕捞产量从最高3252吨下降到不足10吨,中华绒螯蟹捕捞产量也已不足100吨。停止发放刀鲚、凤鲚和中华绒螯蟹的专项捕捞许可证,是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政策的需要。
马毅还特地指出,每年清明节前后天价刀鱼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这充分说明了刀鲚、凤鲚和中华绒螯蟹的开发利用量已经超过了物种资源的承载量,相关的专项捕捞制度亟需进行调整完善。
不过,吃货们也不必太难过,未来随着渔业资源的恢复,长江刀鱼也有可能在10年后迎来解禁。根据专家测算,长江鱼类繁殖周期约为3年左右,如果实施10年禁捕,可使多数鱼类完成三个世代的繁殖周期,能够从根本上遏制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趋势。
马毅强调,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禁捕效果的逐步呈现,长江的渔业资源也将在一定时期之后实现恢复性增长,届时农业农村部将根据资源状况和监测情况采取禁渔区、禁渔期、专项特许捕捞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好长江渔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清明节前卖出天价
和西方人爱吃的三文鱼一样,长江刀鱼也是典型的洄游鱼种之一,生殖季节从河口区进入淡水区,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产卵后亲鱼分散在淡水中摄食,并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河口及近海,长江刀鱼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
每年2-3月份亲鱼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每年春季3、4月进入生殖季节后,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
每年的清明节前,正是长江刀鱼一“刀”难求,屡创天价记录的时候。此时的刀鱼开始游到长江入海口,因为淡水与海水的交界处饵料丰富,所以肉质格外鲜嫩。
“长江刀鱼最高峰能卖7800元一斤!”一位渔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南通知名特色江鲜店“梅林春晓”老板说,2017年清明时节他们饭店的刀鱼最贵时卖到6680元每斤,依然有不少外地的食客慕名而来,点名要吃长江刀鱼。
不过每年以清明节为分水岭,长江刀鱼的价格在达到峰值后迅速下跌。据了解,2017年在长江南通段,4月3日鱼贩子到船上收刀鱼的价格是3000元左右一斤,而到了4月4日清明节,价格降到1700—1800元一斤。
此外,由于刀鱼存量很小,捕捞到的数量波动极大,也导致价格可能出现暴涨暴跌。比如2013年3月,新华社记者在上海最大水产品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调查发现,刀鱼由2012年最高价位每斤8千元跌至4百元。
刀鱼渔汛从洞庭湖退到江阴
“现在捕捞量不再有明显下降,因为鱼已经快没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赵进东院士解释道,几十年来长江鱼获量就像一条下坡曲线,现在已经处于最底部,所以趋于平缓。
“地球造就一个物种至少要200万年,而人类破坏一个物种也许只要几十年甚至几年。”中科院水生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宣等14位院士联合起草的一份倡议书上这样说道。
大量历史资料证明,从长江口至湖南洞庭湖,自古皆为刀鲚出产地。有权威资料显示,历史上刀鲚捕捞产量曾占长江鱼类天然捕捞量的35%至50%,其中在江苏省江段所占比例更曾高达70%。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湖南湖北江段就基本上找不到洄游的刀鱼了。两三年后,江西江段也没有了。1996年左右,安徽江段也难以形成渔讯了。江苏江段也不能幸免,1997年、1998年左右,首先是南京没有了渔讯,后来,镇江、扬州江刀产量也锐减。到了2011年,刀鱼的洄游路线大大缩短,能形成渔汛的最上游,仅至江苏的常熟、江阴一带。
野生捕捞量锐减,也让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寄希望于刀鱼人工养殖,尽管截至目前养殖刀鱼还未能成功降低刀鱼的市场价格。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徐钢春解释说,刀鱼的商品鱼规格通常是二两以上,但现在企业规模化人工繁育的刀鱼商品率不到20%,企业的养殖成本几乎与长江里捕捞的刀鱼价格不相上下。
“通过几代的驯养,刀鱼的应激反应水平会明显降低,家化程度会提高,这些都会大大提高刀鱼人工养殖的存活率和商品率,降低养殖成本。”徐钢春相信,再进行两代的优良品种培育,商品率可以稳定在70%以上。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国要小心了 美国又将多一种称霸“武...
- 【 军事 】 出鞘:盘点那些流毒甚广的核武器谣言
- 【 财经 】 国家级贫困县举债造门:145米花4200万
- 【 体育 】 交易!火箭将安东尼和部分现金送至公...
- 【 娱乐 】 陈昱霖Ins被扒!乘私人飞机满身奢侈品
- 【 科技 】 除了损失数千万,拼多多漏洞还有诸多...
- 【 教育 】 小学考试题全是美食 学生:口水都流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