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央视:怎么证明我是“我” 这样的难题如何解?

央视:怎么证明我是“我” 这样的难题如何解?
2019年02月26日 20:46 央视

  原标题:怎么证明我是“我”?这样的难题如何解?

  昨天,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发生在石家庄市民冯黎明身上的一件麻烦事:去年4月,冯先生发现自己名下莫名多出2个公司,导致他无法继续租住保障房。为了证明我不是“我”,他先后跑了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公安局多个部门,奔波近一年仍没能解决,全家为此不堪重负。(详情点击:莫名其妙“被老板” 数个部门却管不了)

  事实上,近年来,这种情况在多地、多人身上发生:从来没有注册过公司,可不知什么时候名下多了一家甚至几家、几十家公司,因为有的公司欠账不还,还上了老赖黑名单;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税务部门又找上了自己……然而,证明我不是“我”并不容易。

  曾几何时,要证明“我妈是我妈”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今天,伴随着简政放权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无谓的办事流程已经得到简化。然而,当守法公民被他人盗用身份,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企业法人甚至成为了“老赖”之后,要证明我不是“我”却依然成为无解的难题。这样的黑色幽默缘何而起?怎样才能让受害者维权不再难?

  央视新闻微评论

  “各司其职”不能成为借口

  从道理上讲,不同的部门有各自独立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心,坚守程序和办事原则,把自己职能范围内的事情管好,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作为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为百姓解忧的初心不能忘。当守法公民的身份遭遇盗用,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干扰的情形下,政府部门理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群众解决困难,不应推诿扯皮,更不该把受害者在几个部门间“踢皮球”。

  在《焦点访谈》的这一期报道中,莫名其妙“被老板”的群众并不是个体,他们所反映的诉求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情况下,政府部门理应梳理自身的工作流程,带着“问题导向”查摆原因、进行整改、堵塞漏洞。然而很遗憾,群众的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审批和审核中的漏洞却依然存在。“我很理解你的处境,我却无能为力”的态度对受害者而言,毫无用处。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表面上站在了受害者一边,无形中却给了无辜群众二次伤害。

  政府部门加强了协同  群众就能少跑路

  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真的无解吗?既然事前、事中、事后都有相关部门负责,就应当有人站出来,解群众之忧。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貌似哪一部分工作都有对应的单位负责,群众的诉求却落入夹缝中,“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窘境导致群众往复奔波。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多部门交叉共管的事情,往往是“办事难”的死穴。对于这类问题,各部门不妨联合起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解决百姓之忧。只要政府部门加强了协同,群众往往就能少跑路。

  “被老板”遭遇暴露审查漏洞  相关部门应主动整改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莫名其妙“被老板”实际上暴露了一些地方在企业登记注册过程中,审核不严、审查不实的问题。让守法公民能够便利地创业创新,同时把虚假注册者挡在门外,本就是我们工作职责所在。由于工作疏漏给无辜者带来的伤害,相关部门怎能推诿塞责,敷衍回避?

  面对工作程序中的疏漏,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当清理死角、堵塞漏洞,避免更多的无辜群众受到伤害。同时,应当回头看,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已经受害的无辜群众解决诉求和难题。

  今天,市场监管总局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调查核实情况,并派出督查指导组督促工作落实。同时,“全国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也将于3月1日在河南上线,并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相信技术手段的升级,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避免虚假注册登记现象的发生。但必须指出的是,“技防”只是手段之一,“人防”更加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而言,唯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为人民办实事的责任心才是最有效的防火墙,也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

  文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评论员王健

责任编辑:张岩

群众难题部门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