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京报:造谣“幼儿遭性侵” 存在感这么“刷”?

新京报:造谣“幼儿遭性侵” 存在感这么“刷”?
2019年06月28日 15:12 新京报

  原标题:造谣“幼儿遭性侵”,存在感是这么“刷”的?|新京报快评

  文 | 欧阳晨雨

  反转,又是反转。

  让公安、媒体、全国网民为之揪心的“网曝孤儿院幼儿遭性侵”事件,最终以反转的方式渐告收尾:确认系爆料人赵某某编造。赵某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6月27日晚,贵州省公安厅官方微博转发媒体报道,并配文“仅为刷存在感?‘贵州儿童被性侵’造谣者:向受伤害的人道歉”。赵某某主动向警方提出写“悔过书”,表示“向全国网民道歉,向受到伤害的人道歉”。

  毫无疑问,这个道歉应该有。为了刷自己的存在感,便将造谣的枪口对准千里之外的儿童,伤害的是未成年人的权益,消费的是公众舆论的爱心,浪费的是警力资源的投入,侵蚀的是社会福利部门、幼儿教育机构的声誉。

  无中生有、伤及弱小无辜,这种做法很不地道。当事人赵某某道歉理所应当。

  但忏悔归忏悔,法律责任归法律责任。忏悔书承担的只是道德责任,而造谣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决定了当事人还须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编造和传播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以犯罪论处。

  或许在当初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时,赵某某也想不到,网帖这么快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他这么快就会被“锁定”和“曝光”。

  可“没想到”不是避责理由。都说“小孩才看是非,成年人只看利弊”,但成年人本该是非利弊都能拎得清,本该有预见行为后果的能力和义务,也本该知道“刷存在感不能变成刷罪恶感”。

  这不是说法律不允许“刷存在感”,而是说,刷存在感的方式应收束到法治框架下。以编造骇人听闻、迎合“负面想象偏好”的新闻,还编得有图有细节,在网络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已预留了“将网民带到坑里,也给自己挖坑”的风险。

  近年来,多起儿童失联、欺凌、性侵事件相继被网络“曝光”,却也伴随着大量的欺骗与谎言。

  以先前的“乐清男孩失联”案为例,最后被证实是男孩母亲策划的一场闹剧,但为期数日的“全城大搜救”中,警方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无数网友在朋友圈、微博转发男孩相关信息,乐清市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大概发动了千人以上参与寻找”,付出了不菲的救援成本。

  周口“婴儿被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得警方、网友纷纷出动,最后剧情反转,查实是婴儿母亲自导自演。

  这些备受瞩目的案件,的确检验了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测试了社会对涉儿童事件、案件的敏感度。但该追责就得追责,那些制造虚假信息并造成巨大公共资源被挥霍的责任人,必须为之埋单——无论吸引无数眼球是不是“故意的”。

  从“乐清男孩失联案”到“周口孩子抱走案”,再到这起“网传贵州孤儿院幼儿遭性侵事件”,此起彼伏的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乱象,也给裂变式传播时代的舆情应对提了醒:必须建立更高效的预警、甄别与应急机制,对可能“刷屏”的爆料在苗头初显时,该核查就核查,这样既能更快地廓清真相,也让谣言“带节奏”的范围变得更可控。

  欧阳晨雨(学者)

责任编辑:赵明

性侵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