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超载的庞然大物 是怎么屡屡上路的?

超载的庞然大物 是怎么屡屡上路的?
2019年10月13日 08:03 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超载的庞然大物,是怎么屡屡上路的?

  无锡312国道桥面侧翻事故发生后,一个行车记录仪拍下了倾覆瞬间的画面。最先冲向人们视线的是一个死里逃生的三轮车司机。这位幸存者事后对媒体叙述了当时的经历,很是惊心动魄。但最让我揪心的却是他宕开一笔的讲述:他工作的钢材城距离事故发生地不足800米,事故死亡在钢材城并不陌生,他害怕归害怕,但为了生存,只能继续干下去。他仿佛抱有不得已的侥幸,“小心点就好了”。

  劫后余生的故事跌宕起伏,有灾难大片的雏形。而逝去的生命留下的只有悲歌。三名死者中有一对母女,母亲刚30岁,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另一名死者是个单亲父亲。轰然下坠的桥面让他们的命运戛然而止。他们不够小心吗?

  事故发生时正值10月10日晚高峰,一辆严重超载的货车翻车,车上的热轧卷钢掉落,桥面侧翻倾覆。参与指挥救援的桥梁专家分析,事发前有一队超载车辆经过,必定有个时间段同时有两辆大车同时在路面上。

  10月11日,事故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肇事车辆、车主、运输企业法人代表以及货物装载码头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等,均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超载”全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长期关注时事的读者,甚至可以像背诵知识点一样脱口而出,“治超”难题的症结在于“以罚代管”。而此次事故涉事方无锡成功运输有限公司的“黑历史”又暴露了另一个侧面,执行难。在“天眼查”里,该公司有三条行政裁定记录,涉及的处罚依据的都是《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四条,“车货总体的外廓尺寸、轴荷或者总质量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汽车渡船限定标准”。因为公司不履行,公路管理处申请强制执行。2017年3月,该公司车辆在浙江将一电动车驾驶员撞至伤残,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也是超载。

  按说这些年,国内治超初有成效,自动称重、电子眼等技术也提供了助力。可另一面,为什么又有成功公司这样的运输企业,屡屡超载,却又能屡屡上路?

  发生事故的高架桥是独柱墩桥,业内称其为“花瓶墩”。独柱墩桥在城市中比较流行,如果结构合理、工程质量过关,加上路桥设计中会考虑的安全富余,它并不意味着脆弱。可是你想啊,开上无锡国道的是传说中的“百吨王”,这样经过重新组装的庞然大物,重量差不多是一百多辆小汽车,受力面积又小很多,出了事根本不算意外。

  有货车司机告诉媒体,有些司机之所以走那条路,“就是为了超载”。周边居民对这条路的印象,是“大货车一辆接一辆”。这段国道,仿佛是一个监管盲区。可偏偏这样一个“盲区”,身处华东乃至全国的钢材贸易重镇,还紧邻一大片钢材批发市场和物流公司。一面是隐患,一面是缺位的治理,这其中的失职,几乎难以理解,也很难得到原谅。

  在大货车司机的认知里,“国道检查不如高速严格”,几乎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据说有“经验”的司机还摸出了门道,哪条路上哪个时间段无人值守,他们门清。这些年高速超载治理日趋严格,却似乎在国道、交通系统漏出了一丝缝隙,逐利的违法企业和司机们见缝插针,愣是“小心”地出驶了一些“安全路线”。

  治超让社会发愁了很多年,但在技术普及、社会治理体系趋向完善的今天,未必就是个无解的死结。比如宁波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实现了非现场执法,对超载车辆实行24小时不间断打击,更重要的是,还有异地处罚、失信名单制度打辅助,惩罚求实效。一些发达国家做得更彻底,货车里装配有传感器,超重车辆无法打火。因为薪酬制度设计,司机也找不到啥超载的动机。说白了,这关乎一整套治理体系,需要根据情势变化,系统性地调试与查漏补缺。

  我也曾经在晚高峰时段目睹过大货车在高架桥上横冲直撞,城市霓虹映照着这番图景,恍惚而不可思议。笨重的大货车经过的时候,路面上的小轿车总不免惊惶,也格外小心。无锡事故发生当天,一篇2017年的公号文突然变身爆款。作者是当地的教师,看到大货车在内环高架来来往往,他很不安,担心高架桥还能用多久。尽管他说的是城市内部快速路,和国道不是一回事,但那篇文章还是给人一种一语成谶的惊心感。他多次拨打110和市民热线反映情况,这是作为关注自身安全、又有公共意识的市民的“小心”。可是,如果社会治理不跟上,个体的谨慎小心,真的能护自身周全吗?

责任编辑:吴金明

大货车事故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