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太极拳如何吸引年轻人?陈氏太极传承人这么说

太极拳如何吸引年轻人?陈氏太极传承人这么说
2020年12月19日 14:09 新京报作者:新京报

  原标题:太极拳如何吸引年轻人?陈氏太极传承人这么说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晚,陈斌回到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和大家一起盯着大屏幕,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陈斌是陈氏二十世、太极拳第十二代嫡系传人。他说,作为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太极拳申遗成功后受到更多瞩目,未来可以通过简化形式、调整教学顺序等,让青少年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推广中。

陈斌在国外进行太极拳教学。受访者供图陈斌在国外进行太极拳教学。受访者供图

  太极拳承载的是太极文化

  新京报:你是何时学习太极拳的?现在收了多少徒弟?

  陈斌: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我本身是陈家沟人,从5岁开始就跟着父亲陈正雷学习太极拳,他是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我的成长经历和同龄人一样,从小利用课余时间习练太极拳,而不是放弃学业去继承家学。

  我从2015年第一次开门收徒,到现在总共收了三批,有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三个是外国人。他们是武术爱好者,经常来河南学习,也邀请我到国外讲学。

  新京报:如何成为太极拳传承人?

  陈斌:太极拳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遗后,传承人要一级一级往上报,从县级到市级,再到省级和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往国家级申报,有明确的要求,要有6代以上清晰的师承关系。

  在此之前,家族几百年,每一代都会涌现代表性的人物,传承人要综合考量个人的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社会广泛认知等因素。

  新京报:此次共同申遗的有陈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七大社区(流派),不同社区区别在哪里?

  陈斌: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在陈家沟村创编以来,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现有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

  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流派进行了动作简化,去掉了一些技术性动作。虽然套路和动作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太极拳的大原则和基本拳理,大家都要遵守。

  比如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太极拳是放松柔和缓慢的运动形式,讲究走弧线、画圆。立身中正、屈膝松胯、松肩沉肘这些身法也是不会改变的。

  新京报:除了竞技性,你理解的太极拳包含哪些精神?

  陈斌:太极拳承载的是太极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

  比如阴阳循环就代表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辩证关系。太极拳也体现着这种理念,例如要求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手上开合有致、腿上虚实分明。

  教孩子可以考虑简化形式、调整顺序

  新京报: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何从太极拳中受益?

  陈斌:太极拳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圈粉”,普及面很广,过去它的推广是靠习练者口口相传,自己强身健体后和身边家人朋友分享。很多中老年群体长期习练后,体会到身体的舒适和健康的状态。

  现在也有科研机构用现代生物医学来解读太极拳的养生机理和功效,研究它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改善。如法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公布研究成果,称中国的太极拳是符合有氧运动、休闲娱乐运动、终生运动三大特点的运动方式,会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运动。

  新京报:年轻人喜欢更加动态的运动,太极拳作为非遗推广,如何赢得青少年的喜欢?

  陈斌:太极拳需要做一些变化,什么事物都要随着时代做一些发展。比如教孩子传统套路,又长又难学,动作很慢,还需要放松、心静,这些跟孩子讲,他们确实很难做到。

  所以可以考虑形式上的简化,或者顺序上的调整。比如传统习练,都是由静的、柔的、慢的动作入手,打基础扎根基,随后才能练快的、刚猛的、发劲的。教孩子是否可以调整顺序,能一下子抓住他的兴趣,然后再慢慢引导他正确的方法和理念。现在很多老师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也都很见效。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也可以营造习练太极拳的氛围。

  新京报:公众如何习练太极拳达到健身目的?

  陈斌:从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的角度来说,习练太极拳不会占用很长时间。每天习练一个小时,就能起到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效果。每天2个小时,在业余习练者中就会成为高手。习练时长没有统一的标准。

  建议加强管理,让太极拳规范发展

  新京报:此前自称“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在比赛中30秒被击倒三次的事情引发关注。你是否留意到此事?怎么看?

  陈斌:这几年确实出现了一些借着太极哗众取宠的事件,现在习练者太多了,业余爱好者水平都开宗立派了,这种乱象背后都是利益驱动。这也说明太极比较受欢迎,有个一招半式的人都能有市场,能忽悠到人。这种事件可能会让外界对太极拳造成误读。

  新京报:你认为太极拳成功申遗有何意义,今后如何推动它更好地发展?

  陈斌:申遗成功扩大了太极拳的影响力,又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对太极拳的关注。作为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我相信太极拳下一步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希望更多的人能共享太极、共享健康。

  另外,我也建议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使太极拳规范化发展。

  新京报记者 张璐

责任编辑:张申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228条评论|2,233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colinywz上海
直接告诉年轻人,太极拳是体操,不能用来搏击,说点实话就行了。
驿梅觅音:回复@fsweiken2003:那你可以健身和博击啊!没人拦着你啊!但别人用太极拳强身健体就不行是吗?练太极拳害人吗?
2020-12-20 10:43举报回复
我爱燕子:打什么太极啊,到什么健身馆啊,浪费时间金钱,真想健身,每天早起去跑步比什么都强。
2020-12-19 20:51举报5回复
用户3704670634:回复@五指山清水:太极拳不仅仅是这些,现在人对太极拳的看法大多是从电影上得来的:那些太极高手上一步双手划一个圈,退一步也是双手划一圈(太极云手),进攻的时候连削带打,或将对手引进落空,然后发力把对手像风筝一样给推飞了,太极拳给人的感觉看似厉害,但总是那种软绵绵的样子。我自己认为太极与少林,武当流派的功夫没有谁高谁低,谁好谁差之分,只要你练好了,任何一个拳种都是比较厉害的。
2020-12-19 20:30举报1回复
教大家真东西,别藏着掖着的,把整劲的训练、缠丝劲的训练、桩功这些好东西都拿出来,才能吸引人们
2020-12-19 18:41举报17回复
记不住密码72259:真有所谓的好东西,早就拿出来了,拿不出来,靠嘴把式忽悠,江湖惯用伎俩。你还当真了?没有的东西,除了吹吹牛,怎么拿出来?
2020-12-19 18:05举报30回复
冬天不下雪067:师傅领进门,工夫靠自己。同样是幼儿园一起开学的几百万学生,二十年以后,谁成才谁不成才,在同等天赋下,自身是用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
2020-12-19 17:44举报1回复
菜帮老豆陕西安康
闫芳、马保国之流不清理干净,传武很难再有吸引力。因此传武大家们如果还是只扫门前雪、不揭露打击那些骗钱骗誉的假大师的话,中国传武的未来绝对是黯淡的。
2020-12-19 14:53举报130回复
最新评论
太极拳,如果把它定性为功夫,拳法,就太可惜了!
2020-12-20 12:43举报回复
[加油]
2020-12-20 11:05举报回复
ming20201688广东广州
哦哦哦哦
2020-12-20 11:03举报回复

热门推荐

特朗普和普京突然通电话了,信息量有点大
特朗普和普京突然通电话了,信息量有点大

特朗普和普京突然通电话了,信息量有点大

  • 2025年2月12日
  • 23:38
  • 新浪新闻综合
  • 75,728
APP专享
“反华妖女”破防:金主不给钱了!

“反华妖女”破防:金主不给钱了!

  • 2025年2月13日
  • 05:29
  • 新浪新闻综合
  • 58,658
APP专享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遇害,中领馆通报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遇害,中领馆通报

  • 2025年2月13日
  • 01:18
  • 界面新闻
  • 46,050
APP专享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