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京报:投稿论文疑被抄袭,严惩剽窃也需追问泄露源头

新京报:投稿论文疑被抄袭,严惩剽窃也需追问泄露源头
2021年09月22日 14:23 新京报

  原标题:投稿论文疑被抄袭,严惩剽窃也需追问泄露源头 | 新京报快评

  如果抄袭确实存在,那么,顶级学术会议的投稿论文缘何外泄至三名不同高校学生手中?

 ▲9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学就本校硕士研究生张xx涉嫌学术论文抄袭一事发表公告。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9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学就本校硕士研究生张xx涉嫌学术论文抄袭一事发表公告。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文 | 耳朵

  9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公告称:近日,某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我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以署名第二作者的身份(共同一作)向arXiv上传了一篇学术论文涉嫌抄袭的消息,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依据调查结果和相关规定尽快予以处理。

  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绝,本次事件特别之处在于,被抄袭的论文并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而是某高科技企业研究员王剑锋在一年多前向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NeurIPS 2020投稿的论文。换言之,有人把本属于王剑锋的从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抢先一步发表在了预印本平台arXiv上。

  据王剑锋称,其投稿论文被泄露并被严重抄袭,涉嫌抄袭的论文二作(共同一作)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生张某某;另两名涉嫌抄袭者分别是山东科技大学和河海大学的本科生高某某、晏某某,二人已毕业。以王剑锋提供的材料对比看,两篇论文的标题、摘要、图片、数据高度相似。

  为证明自己是论文原创,王剑锋先后给出向NeurIPS2020的投稿邮件记录、overleaf(论文编辑工具)历史记录、实验数据记录等。王剑锋称此论文连投两个会议NeurIPS 2020和AAAI 2021都失败后,就没有在这篇文章上耗费精力了。值得注意的是,连投两个版本的论文写法不同,“泄露的是投 NeurIPS版本”。

 ▲王剑锋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布自己的投稿邮件记录。图/王剑锋社交平台账号截图 ▲王剑锋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布自己的投稿邮件记录。图/王剑锋社交平台账号截图

  抄袭行为践踏学术底线,对此必须“零容忍”。依法依规严惩抄袭者的同时,更要追问此次投稿论文事件的泄露源头。如果抄袭确实存在,那么,顶级学术会议的投稿论文缘何外泄至三名不同高校学生手中?

  这是此次抄袭事件的关键所在。有网友猜测,抄袭者可能在买论文时被中介“忽悠”了,但中介又是从何种渠道拿到的投稿论文?

  涉事各方的回应让此次事件增添了更多疑问。论文二作张某某表达了歉意,但称“仅是帮助第一作者将论文发布在arxiv上,并只参与了部分代码和实验,对具体的情况并不是完全了解”“并非故意抄袭”。

  论文一作高某某也表达了歉意,称“目前仅在arXiv社区进行上传,并未对任何学术期刊或会议进行投搞工作,已进行撤稿申请”。但同样也不承认剽窃,称“可能是以前师兄或者老师审稿留下当学习资料使用”“初次涉猎相关事务,确实存在很多不当的地方”。

 ▲涉嫌抄袭的论文。图/arXiv官网截图 ▲涉嫌抄袭的论文。图/arXiv官网截图

  更令人困惑的是,王剑锋近日收到NeurIPS2020组委会的官方回复,证明审稿人、领域主席、高级领域主席中没有人来自涉事作者的学校。根据其他线索,王剑锋“初步可以排除来自审稿流程中泄露的可能。”

  投稿论文究竟是怎么泄露的?难道高校学子真的“稀里糊涂”地就把别人的投稿论文发表在了预印本平台上?如果找不出投稿论文泄露挪用的源头,而单单惩罚涉事学生,恐怕难以为此次事件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会议审稿人和论文作者之间的信任也将会遭受重创。

  事实上,预印本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占坑”,即一些科技研究者为宣示相关研究的优先权、避免论文被抢先发表,在学术期刊刊发之前选择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论文。从这个角度讲,高校学子故意抄袭的动机较小,但这并不能否定追查论文泄露源头的必要性。涉事学子暧昧不清的回应恰恰折射出投稿论文在审评、传播等环节上存在不容忽视的漏洞,甚至可能存在利益交换。

  无论如何,抄袭是一项严重的指控,结果如何还要等待相关方面调查。而顶会论文涉嫌抄袭事件频频出现,也该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了。

  特约撰稿人丨耳朵(媒体人)

  微博热议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