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7月17日评论,原题:没有中国,美国无法成功打造绿色经济 大约一个世纪前,美国人重塑了现代汽车的工业化生产,来自法国、日本、苏联和德国的工程师纷纷涌向底特律的汽车工厂学习,并由此在世界范围内催生出一批行业的奠基者。
正如当时一名德国政客所说:“德国必须学习美国人的手段和机制,否则就会成为美国的猎物。”如今形势变化,美国自身也处于一场追赶之中,在蓬勃发展的清洁能源领域,美国若渴望有所建树,已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在日新月异的电动汽车行业,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并且在供应链的多个环节都占有超过74%的份额。这是因为早在2010年,中国在探索太阳能应用和研发电动车电池等领域就赢在了起跑线,彼时美国还为清洁能源政策的制定和气候变化争论不休。
如今,美国无法从头开始打造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业,从工业革新的历史和现代世界文明的进程来看,美国工程师只有和中国的同行们合作,才能在这个新兴行业不断精进。
以曾经无限风光的福特汽车为例,该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搭载LFP(磷酸铁锂)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却受制于电池的批量生产这一短板。对此,福特于2月宣布斥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开设电池工厂,并获取了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技术许可。这次合作实现了双赢,福特不仅能够学习制造电池的工业线,还创造了2500个工作岗位;而宁德时代亦从中获取利润及品牌美誉度。
然而,华盛顿的防范之心却将中企看作“特洛伊木马”。美国应明白一个普适性道理,即协作始终是技术交流的基础——要么向竞争对手学习,要么落入根本无力与之竞争的境地。(作者是梅耶,青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