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去了一趟山东枣庄的台儿庄古城,说实话这个古城虽是复建的,但建筑精美底蕴深厚,而且景区服务态度也很好,物价也适中。美中不足的是高铁站与古城之间缺乏一条旅游专线,导致游客要么花一百多打车,要么就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就这么一点遗憾,可能让很多人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要成一件事是很难的,但要坏事往往一个环节拉胯就够了。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宿营地失窃事件,在这个假期的尾声上了热搜。全国各地的乐迷到南阳这个小城,结结实实嗨了几天。没想到就在音乐节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人造谣说营地里的东西都要清理了,可以拿走。于是周围的村民手提肩扛,甚至骑着三轮车来搬。从衣服鞋袜到手机电脑,甚至连帐篷直接搬走,有的乐迷说内裤都没了。
这件事确实太有话题性了,音乐节这种典型文青趣味的事物,在乡村法则面前碰得灰头土脸。不出所料,网络舆论对着南阳开起了“地图炮”。搞摇滚的“中原迷笛音乐节组委会”,在一则通报里甚至还因为“地域黑”动了粗口。一开始我也难以理解这种失态,但情绪平复后,仔细看下南阳迷笛音乐节筹备组织的全过程,我反而有点理解了。
南阳为了筹备这次音乐节,确实做了很多努力。市里组织了数万名志愿者参与,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到车站迎接乐迷。据说这次创下迷笛音乐节30年来47届音乐节的最高票房纪录,现场观众人数也打破纪录。音乐节期间下了雨,乐迷们在泥地里玩得不亦乐乎,戏称是“躬耕于南阳”。
本来线上线下都很融洽,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出败笔,这将是一场特别成功的城市营销。我查了一些被盗乐迷的抖音帐号,甚至就连他们也说南阳市民特别热情,酒店和餐馆没有涨价,即使滚了一身泥,但是滴滴司机并没有拒载。行李被偷后,还有好心的市民给他们送来干净衣物。
所以说站在南阳的角度看,他们的“委屈”也可以理解。当地在安保、在与周边村民群众的沟通上,的确存在漏洞。不可否认的是,南阳真心实意地做了很多工作,参与的乐迷都有切身体会。但就因为几颗老鼠屎,所有的努力就要被舆论全部否定,难免忿忿不平。
南阳这场音乐会以尴尬收场,是偶然么?
南阳是一个工业薄弱、旅游服务业也不发达的地方,在当地有南阳挣钱襄阳花的说法。能看得出来,南阳政府很想“破圈”转型,尤其在淄博火了以后,他们多次研究淄博现象,也想了不少办法,此次举办迷笛音乐节就是其一。今年初淄博的走红太突然也太成功了,这让很多像淄博一样面临转型困境的城市看到了希望,大家纷纷在旅游服务业上想办法。除了南阳,比如石家庄也在打造摇滚之城。
但坦率地讲,很多地方只看到了淄博成功的偶然性,却没有看到背后的必然性。淄博有深厚的文化,有全市人民对齐国故都再次辉煌的渴望,更有几届党委政府持续做对一些事情。比如一直在破旧的政府大院里办公而没有新建大楼,这在网络时代绝对是舆论加分项,淄博还恰好抓住了疫情放开后的首轮旅游潮,但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做了那么多前期工作,也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集齐这么多“好运气”。
南阳这次的尴尬破圈,可以说从反面给同类城市提了个醒,城市的转型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办一次音乐节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尤其是发展旅游服务业,最终比拼的是整个城市的综合文明水平。淄博的成功源于多年来对城市治理的内功,南阳这样的城市要转型,也应该首先扎扎实实做好社会治理,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
功夫在诗外,城市形象的推广其实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在城市整体文明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借助音乐节这样的网红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城市本身治理好了,即使不办音乐节,这样的城市早晚也会被人们发现。相反,如果把精力都用在举办活动本身,而忽视了社会大环境的提升,就容易出现不是这里拉胯就是那里拖后腿的尴尬。南阳这次就是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之下,一处短板遮蔽了之前所有的努力。为南阳抱不平的人也应该想一下,这次真的纯粹是个偶然么?
虽然南阳这次音乐节并不完美,但我想舆论仍然应该鼓励城市想方设法“破圈”。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经历挫折失败是常态,重要的是痛定思痛。希望经过这次风波后,南阳的城市综合治理能够再上台阶。如果明年迷笛音乐节仍然如期在南阳举办,那时候我愿意去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努力。
(文/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