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冲上了微博热搜。
农历龙年的除夕为2024年2月9日,这可是“近几年最后一个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开始直到2029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
其实细心翻看日历也可以发现,2022年的除夕也是腊月二十九,并没有“大年三十”。
这是为什么?大年三十去哪儿了?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定义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这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月有多少天呢?中国的农历历法规定,以月相“朔”所在的那一天为每月的初一,这样相连两个“朔”之间的天数就为一个月。
腊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见。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从2025年到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不过,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
“朔日的确定是根据月亮和太阳的真实位置来确定的,而且朔望月周期本身也长短不一,所以年三十时有时无并无明确规律可循,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期而遇的惊喜。”杨婧表示,虽然年三十会“消失”,但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有腊月三十,作为传统节日的除夕却一直都在。
来源:橙柿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