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如果有一份工作,月薪4万元,甚至上不封顶。一天仅需工作4小时左右,不用坐班打卡,也没有KPI,包吃包住,豪车相伴,偶尔还可以出国旅游,出入高档场所,乍听上去,你是否觉得非常诱人?
这样的职业便是近来在微博热搜和社交媒体上被热议的“儿童成长陪伴师”。它以新奇、小众、高薪等话题被广泛讨论,主打一个“陪伴”——陪孩子学习、运动、玩耍,在陪伴中观察孩子的习惯并引导调整。但目前人社部尚未对这个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分类。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断地涌现出大量的“儿童成长陪伴师”的招聘笔记,它们或是用岁月静好的工作内容吸引怀揣着高薪求职梦的求职者,或是以过来人的身份科普这份职业背后存在的不少坑,但却希望你成为下一个“儿童成长陪伴师”。
这样的笔记也成功引流,吸引了包括海内外名校毕业生在内的众多求职者的目光。但这听起来神仙一般的工作真的存在吗?“儿童成长陪伴师”具体工作内容是否真的是钱多事少带着好奇,《新闻晨报》记者不仅以求职者的身份去应聘“儿童成长陪伴师”的线上招聘,同时也与曾经从事或者目前正在从事“儿童成长陪伴师”的人聊了聊。他们之中,有毕业于海外名校的大学生感慨自己像是“佣人”;也有真正拿到高薪的从业者;更有不少人从中嗅到了商机,想要分一杯羹,但却发现钱比想象中难赚多了……
记者体验求职过程:主动告知不缴纳社保,起薪随意翻倍
成为一名“儿童成长陪伴师”难吗?记者首先以应聘者的身份体验了一下求职过程。
记者在小红书上随机检索相关笔记,与一家名为“红杉互惠家政”的机构在后台取得了联系,随后,该机构让记者添加微信表示可以详细沟通求职意向。
就这样,求职过程从小红书转移到了微信。在和该机构工作人员微信聊天过程中,其主动透露“不缴纳社保,工作地点是家庭,家庭没有营业执照很正常,也不用纳税,薪资就是纯到手的薪资”。
图片说明:某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告知不缴纳社保和不交税
当记者问到薪资的具体数额时,该工作人员起先表示起薪只有8000元,而面对记者质疑网上显示的“高学历可以月入上万”“上不封顶”等词是否为噱头时,工作人员立马改口,称起薪可以给到16000元左右,直接翻倍。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基本上都是在小红书上发一些谨防上当受骗的笔记来引流,想要挖掘“儿童成长陪伴师”求职者的甚至比家长都多。
除此之外,“中介抽成”在这个行业里也是屡见不鲜。记者面试的另一家“菲凡国际家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抽成规则:“服务费是第一个月工资的20%,签了合同,如果没有做满一个月,那就按实际工作时间占一个月的比例退还服务费。比如工资1万,交了2000块钱,但只做了半个月,感觉不合适不来了,那就退你1000块钱。一次付费,包3个月工作。”
图片说明:中介向记者介绍收费标准
记者注意到,很多求职者在小红书上也发过类似笔记,表示10%-20%的抽成是普遍情况。此外,“具有新东方工作经历”也被一些招聘方直接写出来。此外,记者在面试时发现多家机构要求求职者提供英文自我介绍视频,一家机构更是直言这行学历只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看英语口语以及经验。
针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记者尝试联系采访小红书,官方客服对记者表示:平台一般情况下都不允许引流交易,不要随意添加微信,也不要轻信任何人,求职者遇到可疑用户可以向平台方及时举报。
从业者讲述:有人像佣人,有人月薪4万,有人发现赚钱很难
“儿童成长陪伴师”虽然还是一个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比较新颖的职业,但早已有不少人提前入局,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网上说工作收入上不封顶太夸张了。”来自上海的辛辛(化名),是一位月薪4万的“儿童成长陪伴师”。在这之前,她曾是一名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培人”。截至目前,她只服务过一个家庭。
她告诉记者,这一行之所以会出现流动性大的原因,就是“儿童成长陪伴师”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匹配到高薪,“你想一个刚毕业的名校大学生,教育理念肯定是谈不上的,这些硬性条件固然是好的,但核心还是能不能带好孩子。”在她看来,这份职业就像是一团火,要能够影响到一个家庭。
“一面是为了高薪源源不断想加入这个行业求职者,一面是渴望寻找到一个优秀的“儿童成长陪伴师”的家长。但是这两者却并没有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觉得就是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现在有太多不懂教育的人在做教育。”辛辛说道。
00后海归苗苗,则是不久前才选择加入这个行业。在她看来,这份工作更像是去做佣人。她向记者坦言,前期真的是欲哭无泪,但是为了钱还得再咬牙坚持一把。除了辅导功课之外,苗苗还要负责儿童的起居工作。
回忆起第一次进入雇主家中,苗苗依然记忆如新,“她家和样板间一样,雇主叫我在外面把行李箱拿湿巾擦一遍然后提着行李箱进门。雇主告诉我洗完澡不能有水渍在玻璃上;洗完手要把水龙头上的水珠擦干净;地上不能有一根头发;床单要铺好没有褶皱,两边必须对称;房间不能有灰尘……”苗苗直言,自己当时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只能按照要求尽全力做好。
Laura和几位合伙人,目前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一家专门提供“儿童成长陪伴师”咨询服务的公司。她透露,目前每个月的成交量可达20单以上,“我们盈利目前并不多,成本主要在于退单,并不是外界想象中的做这行很容易赚钱。”
Laura告诉记者,“儿童成长陪伴师”赚的就是20%的人的钱,因为这些人掌握着80%的财富,所以才能给“儿童成长陪伴师”开出高薪。此外,这份职业面对的孩子其实也是有年龄限制的,“一般在2到10岁,太小的需要的是育儿嫂,超过10岁的则更需要的是单学科的辅导。”
作为一家专门提供“儿童成长陪伴师”业务的公司,Laura向记者透露出他们的招聘标准:首先就是学历,能接受的就是本科及以上。此外,英语口语能力也是必须,很多求职者雅思成绩都在7分以上,“我们招聘的软性标准就是发音要好,95%的雇主都希望‘儿童成长陪伴师’发音是准确的,不然就是读一个绘本也会带偏孩子。”
图片说明:雇主与Laura沟通成长陪伴师的反馈
提供这个职业的公司无法给员工缴纳社保也是众多求职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Laura表示,目前许多机构无法给求职者缴纳社保的原因是,机构并没有直接和求职者签署劳务合同,而是给求职者和雇主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但要求一定是全职,“据我所知,有些雇主会把‘儿童成长陪伴师’的社保挂靠到自己的公司,但毕竟是少数。”
专家解读:把学科老师包装成“儿童成长陪伴师”是在打擦边球
面对这样一份需要长时间和孩子打交道的教育工作,也有不少网友产生疑问,它是否是在打擦边球,其实做的是学科教育?“儿童成长陪伴师”和“家庭教师”又有什么区别?是否就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对此,辛辛告诉记者,在她的工作内容里,其实并不会参与到孩子的作业辅导,她更多想要传授的是一些教育方法,“我觉得‘儿童成长陪伴师’更多是从根上去解决教育问题,用正面的语言去影响孩子。”
Laura则表示,他们很多雇主的孩子上的并不是公立学校,要不就是国际学校,要不就是民办双语学校,“民办双语学校在上海分为两种,一种是走体制内的,是可以参加高考的;还有的是‘两条腿走路’——虽然上的是体制内的学校,但是英文有额外的教材。他们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是可以走国际路线的,是不受中国教育体制约束的。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弱化学科教育在儿童成长陪伴师身上的作用,提倡的是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包括三观的树立。”
记者查询发现,《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已于2023年10月15日起实施,处罚办法中针对各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依法严厉打击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违规学科培训行为。
而就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就《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又公开征求了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有良好的信用状况以及与实施培训活动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从业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管理制度等条件;校外培训机构的名称应当载明“培训”字样;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和教研人员,应当取得教师资格等。
在自媒体创业者小一看来,“成长陪伴”这四个字本身就有点模糊概念。“有些机构就是借着这个名义在做入户早教。“她认为,目前行业上真正好的成长陪伴师其实是供不应求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明确的准入门槛,导致想做的人越来越多,但做得好的却并不多,“我觉得真正的成长陪伴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学科式的,它是一个对孩子耳濡目染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有些机构把学科培训老师包装成为“儿童成长陪伴师”,实际上是在打擦边球,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进行学科培训是现在教育部门明确反对的行为,“不能将家政服务当作学科辅导,更不能代替亲子陪伴。家政服务的职责、学校老师的职责和家长的职责,这三者之间不能混淆。”
中国著名出国考试培训专家、教学管理专家黄卓明则告诉《新闻晨报》,“儿童成长陪伴师”虽然是新生事物,但不能打着“儿童成长陪伴师”的幌子做学科教育,这是不能逾越的底线,不过可以承担这个费用的家庭有限,目前来看影响范围还是可控的。名头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家长对孩子的陪伴。”
眼下,面对“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新兴职业的迅速发展,辛辛决定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想由从业者转为培训师。“我一直觉得那些拥有高学历、优秀英语口语能力的大学生们,就像是没有被开发的宝石一样,我想以过来人身份带他们学习国内外‘儿童成长陪伴师’的优秀经验,去影响更多的家庭。”
Laura则表示,她反而不太希望人社部把这个职业纳入系统,在她看来,这便意味着会有更多专注薅培训羊毛的外行人来分一杯羹,做相关培训的人也会增多,导致证书的泛滥,“做教育出身的和做其他职业出身的,其实家长一眼就能判断出来。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针对如何给“儿童成长陪伴师”缴纳社保的问题,Laura最近也和合作方探讨,计划尝试将自己公司的“儿童成长陪伴师”率先改为员工管理制。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求职者的社保等基本权益,更重要的是,她想要提高对“儿童成长陪伴师”的约束能力,“我们想解决的就是双方的矛盾,之前‘儿童成长陪伴师’经常离职这个我们没有办法约束,但以后就可以通过员工管理方式进行约束。此外我们也想通过媒体向有需要的家长呼吁,不要把‘儿童成长陪伴师’当作佣人去使用,而是应该寻找教育属性偏高的人才,让他们在三观的引导、逻辑思维的锻炼、情绪性格的培养、好习惯的养成和巩固上尽可能地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甚至要承担部分家庭的事务,这就背离了请他们的初衷,同时也无法发挥他们真正的价值。”
在Laura看来,很多人接触这个行业,可能就是看了小红书上各种自媒体的宣传,认为是一个钱多事少的小众高薪职业,甚至有不少毕业生把它当作致富的捷径,“我觉得还是要考虑清楚你来这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想来赚一笔快钱也无可厚非。这个行业确实能帮助你快速实现财富的积累。但如果只是想要轻松,那么千万别来,任何一份你看上去不错的高薪职业,背后一定有你想象不到的辛酸。”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牛强 姜雨诺(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