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浙江两驴友被溪流冲走遇难,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是什么?

浙江两驴友被溪流冲走遇难,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是什么?
2024年06月05日 07:59 新京报

  近日,网传浙江台州石人峡两名驴友在横渡峡谷溪流时意外落水失联。据央视新闻消息,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已被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开展户外徒步、探险等活动,应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台州2名失联驴友被找到

  已无生命体征

  6月3日,一段两名驴友在横渡峡谷急流时意外落水失联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据悉,事发地为浙江台州黄岩区某峡谷内。

  网传视频显示,在一处峡谷急流中,两名驴友借助绳索横渡时,其中一人突然失去重心被湍流冲倒,另一人见状上前救助时也不慎被冲倒。两岸有人员拉着绳索协助两人过溪,看遇到危险后尝试将两人救起未果,随后两人被冲走。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接警后,黄岩区组织应急管理、公安、卫健、消防救援、属地政府及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等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因搜救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地势陡峭,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今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善后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

 ▲图片来自黄岩发布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自黄岩发布微信公众号

  本次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据新京报报道,曾任布袋山村村主任的戴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石人峡风景区属于荒废的景区。“早在十几年前曾要开发成景区,施工中开发商资金断裂,这个地方就一直荒废了。”戴先生称,石人峡风景区开发停滞,但并未被禁止通行,“车子可以开到(景区)外面,之后要徒步进去。”平时周边村民也经常到这边游玩。近几年,他曾多次看到有驴友组队前来。

  戴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前两天曾连续下雨。事故当天下午,他到现场发现,水流量比平时大很多,“之前是可以步行通过的,现在都被大水淹没了。”从以往没涨水时的图片来看,出事地点水流不急,人可以蹚着溪水穿过。

 ▲此前事发地点照片显示,水流并不急,人可以蹚着溪水穿过。图片来自网络 ▲此前事发地点照片显示,水流并不急,人可以蹚着溪水穿过。图片来自网络

  6月3日16时37分许,新京报记者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应急管理局获悉,石人峡不是景区,但通往石人峡的道路是开放的,这次是户外爱好者的自发行为。

  多名资深户外爱好者分析,此次意外,落水的驴友欠缺急流水域急救经验,使用的绳索在水中形成了“死亡V”,即当绳索两端拉紧,遇险者处于绳索中间使力时,水流会压迫遇险者向下,如此一来,绳子会形成一个“V形”,而遇险者会在V的顶点难以移动。

 ▲两名游客陷入死亡V状态  图片来自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众号 ▲两名游客陷入死亡V状态  图片来自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众号

  “不能将绳子跟水流摆成90度。水中的人抵达‘V点’,容易被困住。建议斜拉救援,用绳索以45度至60度的角度,斜跨过水流,这种方法可以让遇险者借力水流移动,渡过溪流。”一名资深户外爱好者告诉新京报记者。

  另据资深探险家、中国探险协会理事杜雷分析,“面对这样的激流,如果接受过相关培训,绳索的采用起点应该更靠近上游,采用斜向横渡的话,应该是可以安全通过的。”

 ▲左图为斜向横渡,右图为直线横渡 图片来自中国探险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左图为斜向横渡,右图为直线横渡 图片来自中国探险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杜雷表示,本次事故中,不能让弱者尾随在后面,因为那样会让弱者面临很大的压力。“怕前面的人走掉,不管自己,就会着急前行,忘记安全原则,甚至发生恐慌。”

  此外,两名遇难者,包括他们的同伴,涉水时都未穿救生衣。杜雷指出,“激流的力量很大,水中会掺杂非常多的空气形成泡沫,让浮力大大下降,只有激流专用救生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障涉水者漂浮。”

  户外探险安全攻略

  近年来,“户外热”持续扩容,徒步、溯溪、露营等深受都市人群欢迎。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隐患。一些人为了追求刺激,在没有充分准备或条件不成熟、缺乏安全保护的情况下,便盲目“打卡”所谓的网红线路尤其是野生线路,频频酿成险情。

  据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156人,失踪26人。

  今年5月,一名女子在江西萍乡武功山徒步时失温遇难;同样是在今年5月,一名驴友在独自徒步贡嘎山期间失联后遇难。今年3月,一名大学生独自夜登峨眉山失联40余天后警方在山崖下找到了其遗体;去年7月,一自驾车队未经批准进入罗布泊无人区,随后车上4人全部遇难……

  户外活动遇难原因很多,有些纯属意外,有些则属于明显的决策失误。如何安全地开展户外运动、户外探险呢?中国探险协会提示:

  1、思想准备:在出发前,应认真评估自身条件,是否适合此行——是否做到“量力而行”;应考虑是否有专业领队和经验丰富的成员同行;对本次活动的路线、地形、气候等提前做功课,有充分的了解。

  2、装备准备:准备与本次活动匹配的探险装备,如合格的户外服装、探险装备、应急食品与急救药品等。活动中随身携带口哨、手电等应急装备和应急食品、急救药品、防止失温的保暖衣物等;保持具有卫星通话功能手机的充足电量,确保可随时与外界联络。

  3、专业引导:选择有资质的领队或探险团队,确保活动安全、探险安全。专业的探险领队通常具备丰富的户外探险经验,能够合理规划行程,对地形和活动线路也有深入的了解,可以选择相对安全、与当时气候相适合的路线,避免迷失、走错路线,且能及时发现、避免潜在的危险。面对突发情况,专业探险领队能够冷静应对,迅速做出正确决策,并组织团队采取有效的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4、安全意识:在爬山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变既定路线,更不能主动涉险。看到断崖或险峰,不要贸然前行,应及时原路返回或选择其他安全路线;遇到岔路和不熟悉的山路,不要盲目前行,应及时原路返回,避免迷失方向。如果遇到危险,要及时报警求助,并在原地等待救援。切勿在天黑或恶劣天气下随意行动,避免加重危险。

  整合自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新京报等 

责任编辑:张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