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央视曝光鼓浪屿宰客一条龙:为何“灰色产业链”屡斩不断?

央视曝光鼓浪屿宰客一条龙:为何“灰色产业链”屡斩不断?
2024年06月08日 11:01 澎湃新闻

  鼓浪屿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是许多游客到厦门必打卡的热门景区,然而近期一段时间,不断有外地游客反映,到这里旅游套路多、花费高、体验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总台记者来到登船码头和景点,以游客身份进行暗访调查。

  出租车司机诱导游客

  前往旅行社购买高价套票

  记者看到厦门轮渡码头的路边,停着很长一排出租车,一旦有外地游客出现,司机们便迅速迎上前去搭话。

  出租车司机说的是真的吗?事实上,游客可通过在码头或者官方网络渠道,就能买到鼓浪屿船票。最低仅需35元,也不存在“限时三小时”“只有散客中心售票”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出租车司机要将游客骗至旅行社经营的散客中心购买高价套票呢?

  游客被出租车司机忽悠到散客中心后,哪怕怀疑“被套路”,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等或时间宝贵,尽管自己特别生气,最终也不得不接受,购买了高价套票。

  业内人士:168元套票利润高

  其它灰色收入更可观

  这些旅行社散客中心售卖的168元套票,包含一张35元往返鼓浪屿的船票和一张88元的岛上私人景点门票。

  当地一名旅行社从业人员私下告诉记者,套票票面价格和实际价格相差很大,168元里有近100元的利润。当然,这是套路的开始,门票是为了引流。

    导游商家联手

  诱导消费猫腻多有回扣

  为了揭开更多的内幕,记者也购买了168元的鼓浪屿套票。上岛后,导游基本全程不讲述鼓浪屿历史风貌,而是不断地带游客进店消费。

  导游除了在套票里的私人景点推销珍珠外,还带着游客走进了景点对面的茶室。宣称门票中包含茶歇,实际上就是推销茶叶。如此操作,团内的大部分游客纷纷表示,“亏死了,100%不值票价,被宰了”。

  导游如此积极地推销,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回扣吗?记者重新返回这些店铺,以自己也是做接待的导游,想寻求商业合作为名与店家攀谈,并询问是否有返点。店家均给出五成比例的回扣。

  商家给导游高额回扣现象常见

  产品品质难以保障

  通过多日的暗访蹲点,记者发现,在鼓浪屿,商家向导游提供高额回扣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这些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不规范行为,导致所售产品的品质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百年美园”景点内珍珠店里,记者花费上千元购买了一些店员反复推荐的“海水珠”,第一时间拿到专业机构厦门地质宫黄金珠宝检测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却为淡水珠。

  淡水珠与海水珠价格相差数倍,为了赚钱,店家竟以次充好,虚假销售。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海鲜餐厅之所以能给导游高达五成的回扣,是因为将死海鲜当活海鲜卖。

  鼓浪屿某经营者告诉记者,类似的宰客现象已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不仅影响旅游品质,也对鼓浪屿的口碑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监管部门以罚代管、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蹲点暗访,记者发现,从被出租司机拉到旅行社经营的散客中心购买高价套票,再到导游、商家联手诱导消费,环环相扣,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针对上述乱象,记者以游客身份,多次向厦门市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鼓浪屿管委会、文化旅游等多个部门反映,均未能系统解决。

  厦门市鹭江市场监管所和出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不满意和诱导消费的情况,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协调退费。

  监管部门并未彻底有效调查,而是用以罚代管的方式进行退费处理。记者提出,出租司机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扮演重要一环,在码头等地趴活儿现象普遍,希望监管部门彻查,并做出答复。截至发稿前,记者依旧没有接到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的答复。

  除了退费处理办法外,各部门工作人员均明确表示,他们仅限于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调查与处理。截至目前,尚未有统一负责统筹协调的单位来专门应对此类事件。

  厦门市鹭江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我们管不到说,景区的门票是怎么定价,我们也管不了出租车司机的一个行为。

  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因为我只是一个管委会,要分散到各个部门去查。

  厦门市鼓浪屿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如果说你有导游回扣这方面的线索,你就集中向市场监督部门反映。只要跟景点有关的,还是我们文旅部门负责。

  厦门文旅旅游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您可以拨打12345市长热线,把您遇到的情况以及您的诉求告知接线人。

  “灰色产业链”由来已久

  谁来釜底抽薪?

  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问题,真的能解决吗?

  厦门市鹭江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你说的这种产业链的问题,其实很早的时候,我自己个人都有写过12345,没有用,12345给你回复,说会把这个情况转给相关部门阅知,仅此而已,没有给你任何的反馈。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厦门相关部门应切实解决不合法的经营问题,向游客释放更多的善意。

    记者手记

  上网一搜,游客吐槽投诉鼓浪屿被骗帖文不在少数;

  仔细一查,执法部门惩处黑心司机、导游、商家消息屡见报端;

  码头一看,出租司机假热情真忽悠现象依然如故。

  鼓浪屿旅游乱象持续收割着一波又一波游客,蚕食着大家对厦门的美好想象。隐蔽交错、根深蒂固的“灰色产业链”,俨然成了鼓浪屿的“牛皮癣”,不仅影响旅游品质,也严重损害鼓浪屿的口碑。

  当前,厦门正在实施“旅游品质年”行动,我们期待,当地能直面问题要害,加强联动治理,营造诚信规范的旅游市场环境,让游客在厦门的每一次旅行都能收获满满的美好回忆。

责任编辑:张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