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彻查罗帅宇之死:医患信任再经不起冷血欺骗

彻查罗帅宇之死:医患信任再经不起冷血欺骗
2025年06月13日 14:36 新浪新闻综合

  新黄河评论员:李明  

  身故一年后,家属对罗帅宇之死的疑问还在追索。

  2024年5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继刘翔峰案发后,该院实习医生罗帅宇在住宿楼坠亡,当地警方给出的结论为“跳楼自杀”。家属领回遗物后恢复电脑数据发现,医院通过“劳务报酬”的形式,向死者生前转账高达40多万元,还有一些疑似举报的材料及录音。

  6月12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信访部门回应大河报记者称,罗帅宇家属提供的信访材料确已受理。关于反映湘雅二医院存在医疗腐败问题的事项已经移交公安机关,现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仍在调查核实,会依法依规处理。

  虽然目前最被人们关注的还是那些举报录音,但录音碍于语境的模糊,公众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但是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罗帅宇之死至少有两大疑问待解。

  一问,罗帅宇的举报材料被何人所删,又为何被删?

  让家属对罗帅宇之死真正产生疑问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当他们领回罗帅宇生前使用的电脑和手机后,发现电脑数据不全,经修复后,发现里面藏有大量疑似举报内容的文档及录音。

  据春城晚报此前报道称,事发后,罗帅宇的手机、电脑一直由警方保存。家属对春城晚报记者提到,“警方称,如果不签下认定书,就拿不走死者生前任何东西”。而据大河报报道,罗帅宇的父母也曾找医院要回儿子的遗物,医院负责人也同样搬出了必须签署“认定自杀”的协议才肯归还的要求。

  如果报道属实的话,医院和警方在归还遗物这一问题上,显然达成了微妙的一致,即必须由家属认定自杀后,才能将被删除过的通信设备归还,那么既然警方和医院在此问题上诉求相同,我们有理由提出疑问:罗帅宇的举报资料被删,是在移交警方前就已经被医院动了手脚,还是警方掌握后决定删除,甚或两相合谋之下,选择了毁灭这些证据?而如果是后两者的话,则说明警方是在知晓罗帅宇之死还有利益纠葛的情况下,而擅自选择毁坏证据,若属实则是严重的枉法,必须严肃查处。

  二问,可疑的劳务报酬和不断加码的赔偿款背后,有无猫腻?

  据春城晚报报道,记者从家属提供的罗帅宇微信聊天记录上看到,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湘雅二医院通过支付“劳务报酬”的形式,向其发放了40多万元。金额最多的一次是2023年8月转入的36600元,最少的一次是2023年2月转入的8426元。罗帅宇收到的这些钱,最后又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悉数转给了一个微信备注名为“护士长”的人。

  罗帅宇作为实习医生,显然无法拿到如此高的薪资,而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也不符合公立医院薪资发放的程序,尤其是款项又转给了所谓护士长,这究竟是外界怀疑的洗钱还是有什么更恶劣的黑幕,后续调查显然不可一笔带过。

  此外,医院的补偿从最初的20万元,在九天之内又翻涨四倍,变为85.3万元,这与一般用人单位的赔偿拉锯战的缓慢形成对比,若事实真如医院和警方认定的那样“纯粹”,为何医院如此急于息事宁人?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4月,罗帅宇曾在臭名昭著的刘翔峰手下轮值过一个月,而时间线上的重合、消彼,种种蛛丝马迹所指向的,是湘雅二医院并未在刘翔峰案后而痛定思痛,无论是历史旧账,还是新账,医疗领域见不得人的勾当很有可能并未在湘雅内得到彻底肃清。罗帅宇之死是否真如外界猜测的那样无从得知,但个体陨落的背后,也让公众悲观地感到个别医疗领域反腐之复杂,患者尊严维系之艰难。

  这是因为,在舆论场,罗帅宇已经被视为为民请命的代表。而医疗共同体内部的举报、纠偏,既是第一道防护线,也是公众心中最后一道底线,因为相比医院内错综复杂的利益缠绕和高度专业化的诊疗技术,内部人士显然要比公众知道得更多,而如果内部举报也将遭遇堵塞甚至是付出生命,将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带来巨大打击。

  罗帅宇的父母曾言,他们只要真相,而需要真相的不仅是死者家属还有围观的公众。彻查罗帅宇之死,不仅关乎死者家属的知情权,也关乎公众对医疗领域的温度感知——医患信任再经不起任何冷血与欺骗了。

  AI延伸阅读

  一文梳理罗帅宇坠亡事件时间线及核心疑点

  2024年5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习医生罗帅宇的离奇坠亡,将一起疑似医疗腐败与权力干预的复杂案件推入公众视野。家属在恢复的电脑数据中发现多笔异常转账记录及指向医院内部违法行为的举报材料,质疑其死亡与举报涉黑医疗行为直接相关。尽管警方初步认定为“排除他杀”,但坠亡现场的物理矛盾、资金流向异常、举报材料的系统性证据,以及长达半年的调查迟滞,持续引发舆论对真相的追问。

  一、事件时间线与核心节点

  1、关联案件:刘翔峰案的伏笔

  2022年8月,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因被举报“夸大病情、虚构手术指征”被查,2024年10月因故意伤害、受贿等罪名获刑17年。罗帅宇作为刘翔峰团队的轮值实习医生(2022年4月),在此期间开始收集其医疗腐败证据。2024年5月,刘翔峰案调查尚未终结时,罗帅宇坠亡,其电脑中恢复的1119页材料进一步揭露了医院内部系统性违法操作,包括伪造病例、非法器官移植及洗钱活动。

  2、坠亡事件关键时间线

  2024年5月7日:罗帅宇向两名同事发送短信:“如果我明天没上班,就把电脑里的文件交给纪委”。

  5月8日8时(坠亡前7分钟):手机向不同号码发出两条矛盾短信:“罗帅宇出事了”与“回原科室上班”。

  5月8日10时:警方抵达现场后初步排除他杀,但未解释坠楼动机。

  2024年12月:家属向国家卫健委递交举报材料,湖南省卫健委受理信访。

  2025年6月12日:湖南省卫健委称医疗腐败线索已移交公安机关,联合调查组成立,但未公布进展。

  二、死亡现场的物理矛盾与行为逻辑疑点

  1、坠楼路径的力学异常

  据家属描述及现场勘查,罗帅宇需从13层翻越1米高隔离墙,通过仅80厘米宽的孔洞坠落,落地点距楼体水平距离达7米。物理学分析显示,人体自由坠落难以达到如此水平初速度,暗示可能存在外力作用。此外,现场发现眼镜碎片、床单凌乱痕迹及包内2.5万元现金,与自杀行为特征矛盾。

  2、短信行为的逻辑冲突

  坠亡前一日,罗帅宇的短信内容显示其已预知风险并试图保护举报材料,而坠楼前7分钟的两条自相矛盾短信(“出事”与“正常上班”)更指向信息遭人为篡改的可能性。家属质疑:“若为自杀,为何需提前安排文件移交?”

  三、资金异常流转与医疗腐败证据链

  1、医院高额转账的合法性存疑

  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湘雅二医院以“劳务报酬”名义向罗帅宇转账40.78万元,单笔最高3.66万元。作为实习医生,其合法收入范围明显不符行业标准(通常月薪不足5000元)。更蹊跷的是,款项最终通过微信转至备注为“护士长”的账户,疑似用于洗钱或封口费。

  2、举报材料的系统性证据

  恢复的电脑数据包含:

  刘翔峰团队违法记录:切除患者正常肠道、伪造结石病例、对非肿瘤患者实施化疗等32段手术视频;

  器官交易线索:伪造脑死亡证明、篡改儿童供体血液样本信息(如11岁女孩吴弘仪档案签名矛盾);

  洗钱证据:医院与医药公司合谋虚开票据,涉及金额超400万元。

  四、调查迟滞与权力干预嫌疑

  1、程序违规与证据灭失

  警方在未调取完整监控、未解释短信矛盾的情况下仓促认定“自杀”。医院要求家属签署保密协议方可归还遗物,且电脑数据遭删除。尽管家属拒绝85.3万元“封口费”并提交16斤举报材料,但截至2025年6月,长沙市雨花分局仍以“超过法定期限”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被指程序违法。

  2、系统性包庇与监管失灵

  湘雅二医院近五年涉及186起医疗纠纷诉讼,执行标的超444万元,暴露出内部监管长期失效。刘翔峰案中,其违法行为持续至被查期间,却未受到及时制止;罗帅宇坠亡后,院方试图以1500万元“买断”证据的提议,进一步凸显权力网络的顽固性。

  五、公众诉求与制度反思

  1、医疗反腐的深层阻力

  案件折射出医疗领域“腐败利益链”的复杂性:从过度医疗、虚假手术到器官非法交易,涉事主体涵盖医生、管理层及外部企业。若不彻查湘雅二医院的系统性违规,类似悲剧恐难终结。

  2、吹哨人保护机制的缺失

  罗帅宇的遭遇揭示我国医疗举报人保护的制度空白。对比北医三院张煜医生因揭露过度医疗遭职业封杀事件,建立独立于医疗体系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