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梯智眼推出全新T2S电梯专用智能分析相机!AI视觉高效采集高质量电梯数据

梯智眼推出全新T2S电梯专用智能分析相机!AI视觉高效采集高质量电梯数据
2022年05月30日 17:14

  近期,梯智眼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T2S电梯专用智能分析相机(以下简称T2S相机),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及讨论。

  梯智眼T2S电梯专用智能分析相机搭载多种自研CNN算法,通过视觉AI精准识别梯内人和物体状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电梯数据采集,加速电梯物联网方案落地,深挖电梯场景数据价值。

  T2S相机拥有电梯困人事件智能检测、电瓶车识别告警、电梯开关门检测、梯内实时人员检测及统计、防遮挡检测告警等功能,可主动发送报警信号、自动抓拍图片及录像,并支持联动梯控系统应急处置,从而大幅提升梯困救援率,杜绝电瓶车进梯行为,支撑按需维保,助力创造安全乘梯环境。

  基于视觉AI技术,该款相机采用了梯智眼自研的电梯场景专用AI算法,三大核心算法均拥有行业较为优秀水平。其中电梯困人检测率≥99.8%,电瓶车识别率≥99.0%,电梯开关门检测率≥99.5%,人员检测率≥99.8%,帮助电梯物联网精准获取电梯实时运行数据。

  智能识别电梯困人事件,提高梯困救援率

  T2S相机能智能检测电梯困人事件,当电梯发生困人意外时,相机会主动发送报警信号至平台,同步播放语音安抚被困乘客,极大提升电梯救援效率。相机支持远程双向音视频对讲,平台或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相机实时查看电梯内画面,并主动发起远程语音对讲,帮助被困乘客缓解紧张情绪,进一步了解电梯困人详细情况。

  声光告警&联动梯控,全方位阻止电瓶车进梯

  针对电瓶车进梯事件频发,T2S采用视觉AI自动识别电瓶车进梯事件,电瓶车识别率超99%,能精准识别出新旧国标各类型电瓶车,并针对电梯场景做了相应算法优化,无论电瓶车采用何种方式进入电梯,相机均能准确识别,避免漏报错报。

  电瓶车进入电梯时,相机自动识别电瓶车,发出语音及声光告警“电瓶车禁止入内”,同时可以控制电梯门开关系统,阻止电梯关门,从而有效阻止电瓶车进梯上楼。

  此外,T2S相机还支持远程一键解控,平台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线上远程一键解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长时间开门检测,智能识别电梯开关门状态

  T2S相机可智能识别电梯开关门状态,实现电梯长时间开门检测,支持统计开关门次数,为电梯维保、智慧电梯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梯内人员检测,实时统计乘梯人数

  T2S相机能检测实时乘梯人数,并自动统计实时梯内人数,为超员检测、实时人数分析等提高数据支撑。

  超大广角,视野广阔,拒绝监控死角

  为满足不同电梯监控范围需求,进一步提高AI算法识别率,T2S相机采用了超广角镜头,能覆盖100%轿厢底部面积,保证广阔监控视野,拒绝监控死角。

  自带防遮挡检测,避免故意遮挡镜头行为

  T2S相机自带镜头防遮挡检测算法,可以智能检测雨伞、衣物、手掌等故意遮挡镜头行为。当相机检测到故意遮挡行为时,会发出语音告警“请勿遮挡镜头”,并支持联动电梯开关门系统,阻止电梯关门,避免不文明乘梯等行为。

  极简安装,云端运维,大幅降低综合成本

  相较于早期T系列产品,T2S相机选用了更为小巧的机型,外观美观,也更适合电梯场景安装,从而减少安装成本。

  经过项目实测,T2S相机拥有优秀的稳定性,能保证7*24小时系统稳定运行,运维频次远小于同类型产品。

  T2S相机还可以通过云平台批量管理,运维人员只需通过PC、平板、手机等远程登录云平台,即可在线运维设备,实现远程云端批量配置参数、批量升级设备、批量管理分组等,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除此之外,相机还支持全网通4G通讯,无需其他通讯模块,极大方便了数据传输。

  提供丰富协议,轻松对接二次开发

  T2S相机提供丰富协议,方便电梯物联网客户快速对接,助力加速电梯物联网方案落地。

  相机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SDK开发,支持GB/T28181、ONVIF等多种接入方式,可满足多终端自定义开发对接,不同方案硬件需求。

  此外,相机还可以开放云平台API接口,支持对接集成方案,方便客户将云平台功能集成到电梯物联网方案中。

  作为行业内领先的电梯智慧监控设备供应商,梯智眼致力于为合作伙伴创造更高价值、实用性的电梯智能相机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驱动业务创新发展。

  截止目前,梯智眼产品服务已成功落地全国40余座城市,覆盖20万部电梯,帮助智慧城市高层建筑创造更安全、更智慧的乘梯环境。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