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黄洁夫: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取得重大进步

黄洁夫: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取得重大进步
2022年06月13日 16:11

  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个“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宣传活动上,《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指导下,该系列报告2019年首发,此为第三次发布,成为向国内外展现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发展成绩的官方资料。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表示,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取得重大进步,2015-2020年,我国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29334例,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PMP)从2015年的2.01升至2020年的3.70,器官捐献、移植数量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二位。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有180家,全国器官获取组织113个,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222例,器官移植手术完成17897例,其中2020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北京、山东、湖南和广西。

  中国器官捐献数量和捐献率虽较前增长,但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仍面临供体短缺问题,无法满足国内患者的巨大需求。目前,公众器官捐献意愿和理念认知呈逐年上升,但器官捐献率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黄洁夫表示,器官移植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衷心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加入传递人间大爱的正能量队伍中,共同形成合力,让生命接力在阳光下延续,从而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保持稳定发展,除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增加外,我国器官移植医疗质量水平也不断提升。同时,脑死亡来源器官捐献者占比明显提升,心脏和肺脏器官产出增加,术后存活率已达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叶啟发教授介绍,2020年,每位捐献者平均产出器官3.14个,平均产出肝脏器官数0.94个、肾脏器官数1.90个、心脏器官数0.11个、肺脏器官数0.18个。但是目前,我国与国际先进器官捐献国家的PMP还有较大的差距,器官捐献理念宣传工作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建设工作都还有提高的空间。

  国家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质控中心主任王海波介绍了我国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公开公正公平地推进器官分配,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介绍,器官移植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发展报告体现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成就。我国移植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临床经验相当成熟,尤其较大移植中心移植手术疗效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015—2020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3.6%、74.9%;亲属间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8%、88.7%,由于我国重症患者的比例较高,手术具有较大的挑战,生存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为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们积极探索发展劈离式肝移植,通过谨慎的供受体评估及熟练的劈离式肝移植外科技术,并通过多中心合作、安全规范开展手术,能够缩短受体等待时间及供体器官高效利用供体肝。

  国家肾脏移植质控中心主任石炳毅教授、金海龙教授介绍,发展报告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能真实体现我国器官移植改革成绩。另外,我国肾移植手术地区之间、各移植中心之间差异较大,与手术技术发展、人口基数大小及宣传工作等有关。2020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的3年移植受者/移植物生存率为96.8%/93.2%;亲属间活体肾移植的3年移植受者/移植物生存率为98.8%/96.8%,得益于近年来持续开展的肾移植质量提升计划。

  国家心脏移植质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党委书记郑哲教授介绍,相比其他脏器移植,心脏移植数量较少,虽然近年每年有所增加,但是距离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所以我国要提高器官利用率和功能维护能力,以及加强心脏移植技术培训等。2015—2020年我国心移植术后30天、术后1年和术后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6%、85.3%和80.4%,已达国际水平。

  国家肺移植质控中心主任陈静瑜教授介绍,我国双肺移植受者术后围术期(<30天)、3个月、6个月、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9.9%、66.6%、62.7% 和54.1%。我国肺移植生存率方面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供体呼吸机使用时间长、受体年龄偏大等。2020年,我国还进行了新冠患者肺移植手术,作了有益探索,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表示,报告发布向世界展示器官移植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得到了国际移植届的肯定和支持。2020年度报告扩展中首次增加“中国器官移植技术进展与创新》章节,包括自体肝移植、无缺血器官移植等技术实现国际领跑;供受者血型不相容肾脏移植技术得到突破;单中心儿童肝移植、心脏移植、肺脏移植临床服务能力居世界前列;器官保存与供体器官维护技术不断改进。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霍枫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介绍了潜在器官捐献者便捷评估方法及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

  黄洁夫表示,器官捐献与移植事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社会文明和公平正义,要从三方面推动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一是进一步推进器官捐献以满足移植需求;二是坚持深化改革,特别是加快修订完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对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赋予完整法律论述;三是严厉打击器官买卖。要依据民法典明确提出的“禁止器官买卖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陈知春、刘大江)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黄洁夫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