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工作生活对照记
作者:甘鹏,原出处:《上海电视》
被一代译制片迷尊称为“老厂长”的前上海译制片厂厂长,翻译家陈叙一先生,是主持人贝倩妮的外公。1992年,陈叙一去世时,贝倩妮还是十几岁的女孩。对于疼爱她的外公一生做出的事业贡献,贝倩妮是在外公去世后,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自己也踏上工作岗位后,知道更多,懂得更多。今年,是陈叙一先生去世30周年,也是贝倩妮踏上主持岗位20周年。回望自己的主持之路,遥望外公的奋斗之路,两代人隔着时空对照,有亲情的温暖,有理想的光芒,也有鼓励的能量。
秘密,外公其实叫“爷爷“
世人知道陈叙一是贝倩妮的外公,但在生活中,贝倩妮却一直称其为“爷爷”。这是因为小时候,贝倩妮认为“外公”、“外婆”的称呼里有“外“字,真是太见外了。“我们明明是住在一起的一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叫呢?”“她自作主张地叫外公为“爷爷”,管外婆,著名表演艺术家莫愁则叫“奶奶”。陈叙一与夫人莫愁认为孩子的想法很有趣,在这件事上给贝倩妮很大的自由,就由她“爷爷奶奶”这样叫了。但自由和管束是同在的,该严格的地方不能马虎。比如家里吃饭的时候,小辈一定不可以先动筷子,吃饭一定不能发出声音,如此种种规矩要做好。
外公去世已三十年,贝倩妮从那个从小住在外公家的小女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主持人,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做了母亲。她已不是那个当年跟外公撒娇任性的小女孩,三十年来,发生了很多事,很多变化,但在贝倩妮内心深处,与外公的“链接”没有变。外公的身影,一言一行,在她的记忆深处。
贝倩妮这个名字就是外公给她取的!且是当年她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先取了英文名Jenny,然后取谐音对应的中文名,于是有了贝倩妮这样美丽的三个字为她的名字。如果不是外公陈叙一亲手操刀的“翻译”,很可能就不是贝倩妮这三个字,而是“贝珍妮”了。
所以,虽然贝倩妮与外公分开三十年了,但外公永远影响着她,这份“链接”,在她的名字里,在她的血液里。
离别,从懵懂到懂得
贝倩妮永远都记得那一天,1992年,4月24日,那是外公因病离开人世的日子。当时他已经退休,但没有停工,一直在担任上译厂顾问,工作在翻译剧本的一线。生病期间,手头还在做《千年痴情》、《以死抗争》两部剧本的翻译。
那个贝倩妮回家就能看到的,在堆满了书籍和英汉字典的写字台前,对着一台单卡收录机伏案工作的身影,倒下了。在那之前的1988年,外婆莫愁也因病去世。对贝倩妮来说,他们是家里最疼爱自己的两位长辈,他们总是愿意将最好的留给自己,他们给予的是“无条件宠爱”。
与“无条件宠爱”呈现鲜明对比的是,贝倩妮从懂事有记忆就发现身边的人大多对于外公是“怕”的,谁都“不敢”冒犯这位老人。其实外公不凶,他是“不怒自威”。这份旁人的“怕”,不是因为他的身份,不是因为他严肃,是因为大家发自内心尊敬——尊敬其为人,尊敬其工作上的专业。
关于尊敬,尤其在外公去世十周年的2002年,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追思会,会上大家的追忆,让贝倩妮感受更深。
尊敬来自他对业务的高要求。比如,1980年,陈叙一去美国访问期间,上译厂译制完成西德影片《古堡幽灵》,但他回来后发现有几场戏在风格掌握上与原片有差异,于是立即推倒重来,反复修改,直到合乎要求,才予通过。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头要求高,很认真。大家“怕”他的高要求,更尊敬他的认真。
高要求的同时,是自己以身作则。在工作期间,每天早晨七点三刻之前,陈叙一一定骑着旧自行车出现在厂区,开始例行的巡视。他检查各个部门工作,以保证八点钟一到,棚里能亮起红灯准时开工。他亲临生产第一线,和职工同甘共苦。在“老厂长”这样的带动下,译制片厂形成了一个讲效率,能苦干的好厂风。大家都“怕”他的“无处不在”,更尊敬他的以身作则。
方方面面的人聚在一起,畅谈往事,追忆陈叙一先生。贝倩妮更懂了外公,懂了为什么大家都在纪念他,以及到了今天仍有那么多人念念不忘——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纪念,也是对一种精神的致敬,对辉煌的译制片事业的念念不忘。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贝倩妮感触很深:“今天的孩子可以选择看原声电影,是因为有那么理想至上的一代人,将世界各地的电影与背后的文化,通过译制片,带给我们。”
——那代人,就是陈叙一和他的伙伴们。
事业,永远是追梦的过程
2002年,外公去世十年的时候,是贝倩妮在上戏读大四,开始实习的时候。她看到大家对外公的纪念,更燃起事业奋斗的决心。那时贝倩妮在多个节目里实习,其中有生活时尚频道的亲子节目《亲亲宝贝》,是从那时开始有了“贝贝”的昵称;也有体育频道的《我和美丽有个约会》,郭冬临内场主持,她配合做外场主持;音乐频道里,她在《音乐前线》、《天地英雄校园榜》等节目主持;炫动卡通的《动漫情报》,也有她的主持身影。主持多个节目,她像块海绵,吸收、学习。
她还去南京参加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举办的“形象大使选拔赛”,和日后成为知名主持人的沈凌分获男女第一名。同期,还去北京考《小神龙俱乐部》,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收到了进一步面试的邀请。她走南闯北去面试,去找机会,都是想往心仪的主持岗位上靠近。
但贝倩妮知道,自己这“走南闯北”和外公当年走上译制片创作之路的崎岖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生于长沙的陈叙一先生,其父是洋行买办,从小善用英文,1937年,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二年级的陈叙一在革命思想感召下,离开了家庭,自立生活,并在戏剧家黄佐临的帮助指导下,展开剧本翻译工作。他加入“苦干剧团”,当舞台监督、跑跑龙套,然后开始导演话剧、写广播剧。1946年,他从上海到晋察冀解放区,加入革命队伍,任张家口人民广播电台顾问。之后,他随人民解放军到达晋冀鲁豫,在华北人民文工团从事创作活动。1949年夏,上海解放后,投身民主运动的陈叙一被指定为上影厂翻译片组组长,从此踏上了建设和发展上海电影译制事业的艰苦历程。一个“富家小开”,因为理想的感召,一步步走上革命之路,走上自己热爱的译制片翻译制作岗位。其间多少崎岖坎坷,在漫长岁月中,他坚持、耕耘、努力,为理想奋斗终身。
困境,如果外公在会说什么?
没有一帆风顺的奋斗之路,陈叙一先生当年如是,贝倩妮做主持人也是。
刚工作那几年,贝倩妮一直乘980路公交车从浦西到东视上班,因为工作量大,困而常常在公车上睡着。有时为赶时间打车,一上车必睡着。很多次车到站人还没醒,被司机叫醒。有一次,她下车的时候,司机半开玩笑说:“小姑娘你是多累?南浦大桥盘来盘去也没把你摇醒。”
体力上的累不是最累的。最“累”的是年轻气盛,急于证明自己,想要做到最好,但事与愿违、欲速不达。贝倩妮本来不是情绪化的人,但在工作环境下,发现自己情绪屡屡失控。这在刚走上主持岗位那几年,尤其严重,工作中遇到困难,情绪焦虑低落时,贝倩妮无人可说,常常回到家,对着家里外公的铜像,她和他在心里说话:“如果您还在,会跟我说什么?”
外公并不会开口说话。但他走过的路,给贝倩妮启示。
陈叙一当年率领伙伴们开展译制片工作并不轻松。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译制片事业从无到有,外公陈叙一和伙伴们是在困难的条件下,创造条件,翻译、配音、录制,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要获得观众的认可,翻译语言需准确,形神需兼备,各方面都要精益求精,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电视工作和译制片工作虽然不同,但都是一个观众看最终结果呈现的工作。所有的矛盾、压力、挣扎都需要我们自己承受、消化。而且,译制片和电视工作一样,都是团队合作的工作,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贝倩妮在遥想外公走过的路的同时,渐渐产生了答案。眼泪擦干,花时间去钻研业务、去提高自己,做足准备,打好配合,工作都是相通的。
有时,回忆中仿佛回到了童年外公在写字台上翻译,她在旁边做作业的画面。外公永远是朴素的。做译制片时,他们为电影里的王公贵族,国王王子“代言”,但从话筒前到自己的生活,外公与伙伴们无不是穿着蓝布衣裳,朴素大方。他们默默工作、辛苦耕耘,童年时,外公与身边伙伴们,早早潜移默化给她做了榜样。
录像时,贝倩妮身为主持人站在灯光下,妆化精致,但下了节目,自己去借衣服、还衣服,拎着大包小包,有时被误认为做服装批发的。贝倩妮把这插曲当成趣事来分享,外公和伙伴们早早给她做了榜样,不以职业身份区分,大家都是寻常劳动者。
理想,工作中的成就与收获
与辛苦对应的,是工作中获得的成长和成就感。
贝倩妮这些年主持了不少节目。她在这些节目中成长,有成就感,有收获。
做《OK新天地》,把生活在上海的老外聚集在节目里,展现世界各地的文化,呈现上海包容宽广的城市精神。
做《娱乐在线》的明星访问,让萍水相逢的来宾,打开内心,畅谈感悟,励志故事鼓舞观众也鼓舞了她自己。
那些年,节目组会带着周迅、孙燕姿、张韶涵这些明星去逛鞋店、吃小吃,本身不喜欢社交的贝倩妮很少因为工作和访问对象明星有私交,但是在音乐频道那些年,自己也欣赏的歌手、乐队,比如五月天多次来做访问,聊得愉快,后来每再回来,都会回忆上一次一起工作的情景,还在他们上一次合影的照片上签名,这种互相支持一起成长的感觉很好。而采访一些前辈艺术家的时候,贝倩妮会看到别样的闪光点,比如采访汪明荃,贝倩妮发现德高望重的汪阿姐并不喜欢聊往事,七十多岁,从艺50周年,她是朝前看开疆拓土的状态。这让贝倩妮想到当年七十多岁的外公的工作状态,他们一样在热爱的事业中,每天都是新的出发。
还有很多工作产生的影响,是当时看不到,多年之后感受深。比如当年贝倩妮主持《动漫情报》,把海外动漫资讯介绍给观众。现在有时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年轻的录音师等工作人员,他们会说当年就是看贝倩妮主持的《动漫情报》,看她主持的音乐节目,受到影响,于是从事相关工作。
这样的对照中,贝倩妮更懂得外公一生所做译制片事业的意义。在漫长的年代中,他们通过一部部译制片,将不同国家的故事,不同的文化,介绍给国人。润物细无声,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译制电影,语言和电影的背后还有文化。
所以,译制片不仅仅是翻译语言,也要讲求文化。贝倩妮记得外公当年翻译《赏金猎人》时,一开始的剧本上,“三藩市”翻译成“旧金山”,后来,外公纠正了这个翻法。他的理由是:“旧金山”的得名是淘金热消退之后才出现的,而在剧本故事发生的年代,“旧金山”的名字还没有出现。还有的翻译,他特别考虑到国人的表达习惯,比如著名的《虎口脱险》里,直译“两个人的茶”,他将之翻译为“鸳鸯茶”,即刻顾名思义了。
兼具“信、达、雅”,需要从业者自己的文化积累,需要认真和刻苦。
外公工作起来会认真到什么程度?家里人都记得这件事,他当年为翻译《简爱》里那段经典的“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您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您……”,因想这段台词翻译,想到忘我,后来洗脚时袜子没脱就把脚伸进水里去了。
有时候,贝倩妮会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试想想到如果是外公遇到会怎么做。如果问外公,外公会怎么指点她。
比如有时采访效果不好,贝倩妮沮丧。明明知道工作都没有完美的,但还是止不住沮丧。由此,她想到小时候,有一次,外公闹出个“大笑话”。那时,贝倩妮做英文作业,做不出,请教了外公。外公帮她看了,辅导之。但谁知道,第二天,批改下来的作业,这道外公指导的题,居然被老师批为“错误”!这下可好,堂堂大翻译家,做小学生的英语作业做错了。外公再次仔细看了那道题,跟贝倩妮说了一番话:“你们老师批改没错,而我做的也是对的。因为你还在学校,所以你得学会这个标准答案。等有一天,你走出了学校,你会发现,这道题还有别的答案。”
这番话,当时似懂非懂,而今到了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给了贝倩妮很大的启示。主持工作也是一样啊,永远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去“解题”,也永远都在追求更好的路上。原来,很多难题,外公早早就教了她。
寄望,希望下一代自己选择
2012年,贝倩妮自己做了母亲。为人母后,人生境界与过去又不同,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开始了操心、思考。
回忆自己的童年,虽然从小外婆莫愁就在家里纠正贝倩妮的普通话,教她唱童谣,但家里并没有要把她培养成一个“童星”。甚至,一度外公在贝倩妮小时候,是希望她不要进影视圈的。直到她为《快乐家庭》配音,外公听下来才觉得不错,才松了口,没再反对。
现在的贝倩妮这样回看当时外公对她“从艺”的“不支持”到“支持”,“他应该就是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我受到好的教育,日后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
日后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这也是贝倩妮如今对下一代的寄望。女儿张筱悠外语好,和贝倩妮小时候一样爱好文艺,现在也在挑战上台演讲、在新媒体上录小故事,尝试配音。身为母亲的贝倩妮这样看她未来的方向:“现在说什么都还为时过早,社会一直在不断变化,张筱悠同学以后的职业,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呢!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她好的教育,未来由她自己选择。”
什么是好的教育?贝倩妮回想外公当年对自己并没有一条条具体的教条。但,有很多的言传身教。工作学习,带着热爱和理想,不知疲累。生活中,低调朴素,不追求物质名牌。这些点点滴滴,塑造了如今贝倩妮的个性。
关于外婆,贝倩妮有一个画面印象深刻,她总是在冬天为家里人织毛衣,用自己的双手,给全家人织漂亮的衣物,暖身也暖心。关于外公,贝倩妮脑海里有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她在巷子里玩,家里的窗户边一直有个不时张望的身影,那是关心她一举一动的外公。外公不会限制她不让她玩,给她充分空间去自由自在玩耍,但是,他放心不下她,于是做好默默的监护。这就是外公。还有很多点滴可以以小见大,比如小时候的贝倩妮一吃青菜就卡喉咙,每次一发生这种状况,外公马上拿出一根火柴点燃,叫她吹,一吹就好了,生活智慧,他有很多。小时候贝倩妮喜欢吃溏心蛋,家里只有外公做得好,他认真仔细地掐着钟,时间不差一秒,如此一丝不苟,工作生活都如此。也是因为讲究“准时”,去学校接贝倩妮的外公就很反对老师拖堂,他的理论是:“好老师会在标准时间上完课,不会拖堂。”
外公走后这些年,有时贝倩妮会梦到外公。梦里,就像以前一样,他带着她学习,带着她玩。梦里,他们如常,就像是在80年代的某一天,那样平常而幸福,又自由,又充实,又满足。在梦里,从现在“穿越”回去的贝倩妮跟外公说了一句话,她说——“有你带着我的童年,我是最开心的。”(作者:甘鹏,原出处《上海电视》)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