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碳中和,任何行业都逃不开

碳中和,任何行业都逃不开
2022年07月18日 10:25

  7月14日,由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的“【ITCC产才沙龙·下午茶】-环境、社会暨公司治理(ESG)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机遇”在ITCC举行。环境、新能源、碳中和相关企业家、投资机构等共同探讨在ESG下的企业盈利机会和发展壮大。

  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红霞做介绍  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红霞做介绍

  ESG不是企业发展目标,而是企业发展基石

  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于2006 年由联合国正式提出,涵盖ESG 信息披露、评级和投资等多个维度。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ESG发展步入快车道。ESG理念与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高度契合,如何把握趋势,预测未来,规避风险,使企业长久健康地运营下去,ESG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手段。从长期来看,ESG可以带来成本降低、风险规避以及越来越多的融资机遇,例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

  2022年1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1月修订)》,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中将ESG披露加入考核。

  对于环保产业,对ESG的管理不应止步于对自身ESG指标的提升,而应进一步带动环保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全面提升环境和社会责任,引领整个环保产业ESG事业的长期发展。对于科技产业,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零碳转型”。

  根据“3060”目标,碳中和需要经历四个十年,共计八个五年计划。从减排工作部署看,四个十年可划分为转型过渡蓄势、能源结构切换、近零碳排放发力和全面中和决胜四个步骤阶段。碳中和实现的综合路径是提高碳价,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鼓励低碳生活,力促 全民形成环保共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鼓励全民减排,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

  深圳市蜂群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CTO冯俊秋博士

  分享《ESG政策与企业发展机遇》

  双碳战略下的绿色供应链,任何行业都无法回避

  巴黎协定、碳关税催生了绿色供应链,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碳评价加速了绿色供应链。深圳市智多兴投控科技有限公司双碳事业部总经理肖忠湘博士分享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苹果、微软、阿里巴巴、保时捷等众多超级甲方均对整个供应链的供应商提出低碳减排考核指标。比如,自 2019 年以来,在保时捷工厂中,保时捷 Taycan 的生产一直是碳中和的,自 2020 年以来,保时捷总部制造的其余保时捷产品系列,包括旗舰车型911,均采用碳中和操作;保时捷计划最早在2030年在其整个价值链中实现碳中和,其制造供应链约占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0%,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时捷呼吁其1300个供应商在制造保时捷零部件时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不愿意这样做的供应商将不再考虑与其签订长期合同。根据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旗下性能车制造商的一项新政策,那些不愿意(或不能)遵守此规定的制造商,将不再列入设计未来车型的考虑范围内。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对象将从“局部”拓宽至“全体”,各行各业都无法逃离。

  深圳市智多兴投控科技有限公司双碳事业部总经理肖忠湘博士分享

  《“双碳”战略背景下,如何满足绿色供应链新需求与实现弯道超车》

  技术推动实现零碳城市、零碳园区

  深圳市蜂群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CTO冯俊秋博士谈到,能源技术是碳中和的基础,碳中和技术的主线是能源供给端的技术变革。一个零碳园区或城市的建设,以降本为核心,形成以光伏+储能为主的电能供应,以及氢和碳捕捉共存的非电供应技术格局。涉及到的各种低碳技术包括:光伏发电+储能、风能发电+储能、核能发电、水能发电、气改电、灰氢、绿色氢能、化石能源+碳捕捉、生物质燃料等,还出现了生物质+碳捕捉等负碳技术。

  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各自分享了其在低碳建设中所做的努力。光大同创非常注重减碳工作,设立了减碳目标,每周进行统计和检查;在各地工业园设立了光伏发电系统,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海亿达作为一家行业领先、有着超过15年的行业深耕与积淀的设施智慧物联网企业,面向重点用能单位企业,帮助企业搭建水电气能源管理中心平台;面向政府、公共机构建筑,帮助公共机构建筑搭建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来自高新投的相关负责人提到,高新投服务了众多制造企业,大部分制造企业对自己与碳中和的关系还没有一个迫切而清晰的认识,或者只是简单地认为是节能,非常需要像今天这样的交流,让他们真正理解自身在碳中和这场革命中的危机及马上采取措施的紧迫感。

  最后,蜂群集团CTO冯俊秋博士向各位企业家、投资机构发出邀请,集合大家智慧共同参与“零碳园区”示范项目的建设,后续将围绕此项目陆续举办多次工作会议。

  (来源:新视线)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