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暑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无论是亲近大自然的社会实践,还是在生活点滴中日渐升温的家庭亲子陪伴,抑或是通过教育智能硬件在“云端”自由漫步,都是可考虑组合在一起的选项。
没有一个假期应该被辜负,因为这些没有负担的童年闲暇时光无比珍贵。它不必也不该指向一个功利性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孩子无限的快乐,让他们在兴趣、学习与成长中“自然成熟”,才是最好的“弯道超车”。
1
预防教育“近视”
教育这一古老话题,至今仍是与“衣食住行”并列的第五大需求。据考究,“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对当下的家长而言,教育可并非“乐事”一件,反而常常令人感到头疼——“吞金兽”确实名不虚传。
“重金”之下,更多是一本“糊涂账”。在更看重“结果”的成人世界里,升学与考试的压力高悬在每个家庭的头上。临近假期前,老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规划”,想做什么“感兴趣的事”时,收到的回应却是课堂上久久的沉默。事实上,不少孩子已经有了满满当当的安排——父母已经为他们制定好了详尽的假期学习方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升学的面试题,让孩子进行万全的准备。(下图仅为示意,产品请以实物为准。)
暑假开启,近视“飙升”,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的是孩子在“读屏时代”过度地接触手机、沉迷电脑,带来视力下降等诸多用眼健康问题。殊不知,教育“近视”有更为隐蔽的形态——家长暗戳戳地较劲孩子的分数,对应试刷分狂热追逐,被功利教育蒙蔽的一双“肉眼”,很难看清教育的内核。
当下,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最终会被扬弃,因为它阻碍了孩子们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一直是在为“分数”打工,那么学习注定成为“痛苦”的代名词。在看似无一幸免的家庭教育焦虑面前,应该有突破重围的解法,正如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所言,“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教育理念需要被正视与倡导。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由传统教授法到学生自主学习,但教育的本质不应改变,即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教育始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落脚点的“人”,是培养一个幸福且完整的人,让孩子不断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更好的人。
来自西安市的薛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大家眼里,孩子的身份比较特殊,毕竟他们的妈妈是老师,”但她对孩子却有一份“人间清醒”,“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孩子必须考试得高分。”相反,平常心与持久力是她更希望孩子能拥有的品质。
因为工作繁忙,薛女士无法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发挥自己的教师优势给孩子答疑解惑。她曾经为此感到内疚和自责。而随着智能教育硬件的购置,问题迎刃而解。“给孩子选了步步高家教机”之后,相较于其他家庭在辅导功课时的“鸡飞狗跳”,薛女士则更为游刃有余,“孩子们跟着名师在线学,在假期把预习都做完了。”
薛女士坚信,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让孩子善用智能学习工具,就是帮助他们自学的第一课。教育应该坚持长期主义,应该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不为孩子预设一个既定的成长路线,而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并汲取力量,比起只顾着拼命向前冲刺,相信会拥有更稳健的未来。
2
把孩子当孩子
在社会学家尼尔·波兹曼的笔下,“童年”是印刷术普及之后才被发明出来的概念。而在信息时代,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孩子的稚气、热情、天真无邪等特质,正在不知不觉地流逝。这是他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发出的警告。
而教育家卢梭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从各种补习班中挣脱出来,让孩子们主动、自由、活泼地发展,他们才能成为拥有童心、童真、童趣的独立完整的个体,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后疫情时代,“智能终端+线上内容”的模式迅速铺开,互联网赋能教育催生巨大变革,智能教育已成为重要选项。如何让孩子在享受科技福利的同时,又能远离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关键的是,把孩子当孩子。
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当大多数成长期孩子的注意力都有“时间限度”,而家长又很难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一个万能的“玩伴”就显得尤其珍贵。智能学习设备显然已经从傻瓜式的输出知识机器进化成可以实现人机互动的“智能家教”。
常被斥责为“猴子屁股坐不住”的娃根本抵挡不住益智类拼写游戏的诱惑,在一轮轮的闯关中,记识单词变得轻而易举。而丰富多彩的琴棋书画、国学、魔术等素养课程,更是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断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可塑性。
事实上,孩子自有一套独立的认知体系。因为一次辅导功课,邓女士的儿子和丈夫冷战了三天。“这字这么简单!你为什么不写?”在爸爸看来,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平日乖巧懂事的儿子在拼写上的执拗劲,态度强硬地想让孩子“速战速决”。
“因为爸爸平翘舌不分,读错了。”儿子心里也是万分委屈。而这样的“辅导大战”在无数家庭频繁上演着。孩子的“失语”与家长的“强势”,只因双方专注于各自的语境之中,大人也不愿俯身,通过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样的“完美敏感期”,这种“一板一眼”的“较真”正是儿童心性的可贵之处。
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意味着从孩子的可接受程度出发。智能教育的出现使家长得以“解放”——邓女士购置了一台步步高家教机,通过国际音标和情景会话帮助孩子解决口语难题,练习发音口型轻松搞定。将孩子托付给更为专业的“真人家教”,就可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照顾每个孩子的性格特质与学习进展,更为科学地制定符合孩子自身进度的“时间表”。而孩子也在理解与尊重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以前妈妈给我讲数学题,把我的头都绕晕了。”而现在,通过数学精准学,碰到不会的题目,都有详细的思路和启发以及真人教师的视频讲解,儿子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把平时易错点挨个击碎。看着儿子的错题摘抄本,邓女士深感孩子的进步巨大。曾经令她无从下手的作文辅导,也在强大的“作文批改”功能下变得迎刃而解——不仅能揪出文中的错别字,还智能化地针对不同年龄段,精准地给出写作框架与素材思路。
学习与复习的效率提升后,邓女士的儿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吹奏心爱的单簧管。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家教机化身为节拍器,始终与孩子为伴。
“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已经彻底落伍,还童年以应有的样貌,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与自理能力,这才是真正“有爱”的教育方式。
3
开启“第三只眼”
作为智能教育的基础设施,智能硬件成为了香饽饽,各类学习产品层出不穷。从形态上而言,笔、灯、手表、平板、音响等各个细类应有尽有。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趋势洞察报告》指出,家庭与学生用户对学习辅助相关的教育智能硬件工具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到2024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有望达到近千亿元。
更重要的是,这条赛道正在加速“智能化”,不仅能满足陪伴学习的“情感需求”,还开启了“学情分析”的“第三只眼”。
薛女士是教辅设备的忠实拥趸,迄今已使用了7至8款步步高学习类产品。目前,她和两个孩子人手一台家教机。“我喜欢用步步高家教机来备课,课程非常全面,帮助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薛女士对产品功能如数家珍,“更重要的是,无论我工作到多晚,我都能通过学情中心,了解两个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
在“第三只眼”敏锐又忠实的捕捉下,原先被遮蔽或忽视的学习细节得以完整呈现。可以通过学习诊断客观地了解孩子当下的水平,再通过精准化的“刻意练习”及针对性的测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散光,所以我挑选产品非常苛刻,”薛女士认为家教机不仅是“解放生产力”的工具,更应该为孩子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而步步高家教机的超大全面屏和护眼功能,让她在使用时更为放心。
事实上,“护眼”功能也是步步高家教机不断打磨出来的产品“优势”。“想要做一个像纸一样的屏幕”——奔着这样的目标,步步高家教机硬件产品经理唐磊及其团队在屏幕的玻璃表面使用了纳米级的蚀刻工艺,以减少外界光源的反射伤害。通过对单元算法的反复调试,压制和降低屏幕的刺眼感受。
如果孩子离屏幕太近、坐姿不正确时,学习机就会“自觉”地进入系统的视力保护界面。当它监测到当前环境光线过亮或过暗时,也会触发“保护机制”,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更细节的把控是,步步高家教机贴心地考虑到家长辅导功课时的“陪读视角”,即使坐在侧面也能清晰地观看整个屏幕。
对孩子而言,步步高家教机就像一处“凡尔登湖”。作家梭罗曾隐居于凡尔登湖,通过沉浸式的思考获得精神的升华。同样地,孩子在自主学习中收获了思考的“栖息所”,这将是他们毕生的财富。
唯有一点一滴做好产品的功能,才能让教育一步一生莲。27年来,步步高教育坚持长期主义,注重教育资源的积累和优化,凭借市场洞察的专业性,在这个越来越宽的赛道上不断推陈出新。步步高家教机坚持“真人家教”,从孩子的切实需求出发,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名师面对面,为孩子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与无穷广阔的学习天地。
步步高教育始终相信,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以“智能技术+人文关怀”为教育这一古老话题赋予时代新解。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