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房贷断供的背后 银行该如何把握与应对风险?

房贷断供的背后 银行该如何把握与应对风险?
2022年07月28日 16:18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烂尾楼和停贷风波不断。烂尾楼的背后,有人花光一辈子的积蓄,甚至掏空“四个钱包”,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时,生活却变得更艰难了。

  导火索

  终于在河南村镇银行暴雷引发受害储户群起举牌抗议之后,多地业主因按揭烂尾楼而串联抱团拒付房贷。断供风波引发信用链条连锁反应,银行也随之被推到风口浪尖。

  目前,已有200多个楼盘项目的业主声称要对购买的停工或烂尾房“断供”,地产商和银行股市也因此震荡。

  思 患

  “断供潮”的背后,银行应对风险问题将变得更加凸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主体之间的风险关联关系、风险传导路径亦愈加复杂多变,银行如何做到风险可控?

  答案显而易见,搭建一套高效、可靠、风险可控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从数据整合、风险传导、模型/评分、策略安排、事后监测,串联全流程环节。

  尽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都已开展了风险预警工作,逐步建立了线下的风险监测、防范机制,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未有效整合外部信息,风险识别存在一定程度滞后。

  2、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快速识别风险,风险防范覆盖和前瞻性管理不足。

  3、对外部风险信号无法迅速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

  4、风险预警机制主要侧重于贷后监控,在授信申请、审查审批、用信放款、贷后管理、风险传导、风险穿透、垂直细分领域等流程应用有所欠缺。

  破 题

  中电金信大数据预警监控平台通过以下手段实现风险管理的模型化、自动化、程序化,实现风险全流程有效管理:

  1、科技手段实现多渠道信息整合、交叉验证,形成信息积累和知识沉淀,并反哺于信用风险管理全流程。

  2、大数据画像、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和复杂关系网络分析等手段,建立起客户精准画像、关系图谱、风险传导路径,洞察客户价值和风险点,全面防范风险。

  3、建立风险信号的识别、分析、传导、处理的闭环管理,使风控管理模型化、自动化、程序化,提升信贷流程中反应效率。

   五大核心亮点 

  “一户一策”差异化管理

  根据客户所属行业、授信产品类型及客户风险状况制定针对性风险管理方案。

  “智能高效”贷后管理工具

  大幅减少贷后工作量的同时辅助提早发现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闭环化”预警管理流程

  以“机器为主、人为辅”为原则,结合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形成从“授信申请、审查审批、用信放款、贷后管理”的线上化闭环管控流程。

  “前瞻性”组合风险监控

  基于“一站全览”的风险预警全景数据池,并以此为底座自定组合风险监控及分析,实现风险全面监控、更早识别、更准分析。

  “千人千面”风险工作台

  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制,提供任务过程管理及重点价值数据,实现“千人千面”风险防控。

  良好的风险管理是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通过科技手段建设符合当前信贷管理需求和满足未来管理建设目标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或成为银行应对房贷“断供”之道,也将成为银行业稳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