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能媒体出版人朱朝晖,为文明延续燃烧微光

全能媒体出版人朱朝晖,为文明延续燃烧微光
2022年08月09日 17:15

  关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书籍是传递的火种。书籍赋予了文化出版独特的使命,但现实也考验着该行业的理想主义色彩能否持续。衡量出版的意义究竟是用文化的尺子,还是经济的尺子?这是朱朝晖常常思索的问题。

  65后朱朝晖属于跨界写作、摄影、编辑、设计、出版、展览领域的全能媒体出版人。在他看来,人生的体验就好比看一轮日出,总以为机会很多,但其实看到的次数远低于想象。2021年,朱朝晖从供职二十多年的单位离职,用坚定的勇气放弃了令人惊羡的身份与待遇,选择了一条自我的发现之路。

  朱朝晖对书籍情有独钟,因此在纸媒日渐萧条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仍然选择了离职之后无缝进入到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类杂志《读库》担任执行主编,并创立了小众社,在文化出版行业的新时代转型方面展现了他专业的精神与开放的态度。随着《茶书》《吉米·科瑞根》《侘寂》等书籍的出版,读者们纷涌而来的评论让朱朝晖更加确信,文化出版的产品、企业甚至行业,从来不是以资本为中心的,而是以精神气质来一脉相承的。他认为书籍出版的资金投入并不高,但做一本书的智力投入是无限的,这份真挚就好像日本电影《编舟记》那样——不为虚名,只为赋予文字以生命力。在他的领导组织下,小众社延续着出版人的初心,汇集业内顶尖编辑和设计师、学者和艺术家,用非常规的工作模式,只出版精品图书,以此存放人类文明的火种。

  朱朝晖是一个极为低调且内敛的人,总是以一种空明的状态来从容接纳外来的新知。他表示他的一路成长离不开良师益友的点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牟森先生教会了他以工程思维做文化项目,这启迪了他整理出一套纪实摄影编辑模型来记录城市影像。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先生则在朱朝晖的个人摄影展上因为一幅肖像摄影的光线建议成为了朱朝晖的一字之师。

  正是因为在“大师们”的影响下得到提升,在朱朝晖自己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的特邀导师之后,他也会经常教导学生要向“大师们”学习。值得一说的是,摄影导师是朱朝晖在众多光芒四射的身份之中最引以为豪的一个。每年的秋季,他就会带领一批学生前往海岛,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名叫“列岛·影像志”的纪实摄影长期项目。在指导的过程中,朱朝晖督促学生从艺术化表达的思想桎梏中跳脱,回归到摄影的本质,点亮这些未来艺术家们的个人主义之光。

  正如《茶书》中的那句“真正的美,必定永恒地存在于自我之中”,朱朝晖的灵魂独特而闪耀,他将继续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眺望文化出版的未来,为文明的延续而战!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出版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