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到未来,在炎热沙漠抵御机器人入侵者。热风吹拂、强震干扰,历尽千险完成任务,眼前豁然开朗——这是广州市影擎电子科技公司(旗下品牌:影动力)运用VR、AR及4D动感技术应用设备,打造的虚拟空间。
对于广州VR行业来说,2022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受疫情影响,上下游供应商及工厂生产受阻、发货延迟、出货量缩水;同时元宇宙概念火热,带动个人化、定制化娱乐的需求井喷。值此背景,以影动力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坚韧地寻求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近日,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办公室走访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支持下,创交会搭建了全方位、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引导科技机构和企业单位进一步聚焦创新发展需求。
在创交会平台发掘企业新增长点
长期以来,影动力深耕VR·4D体感体验,涉及研发、生产和解决方案等全流程服务方案提供。转型期间,影动力仍然在持续输出更好的优质体验。
以5D主题影院为例,5D影院往往由3D视觉内容和4D震动座椅构成,但市面上大多数的座椅存在反应延迟,转动比较单一等问题。影动力的5D影院则能够实现9种不同模拟效果,仅座椅就有3种转动模式、3类气候模拟,能够成功模拟如雨雪、大风等多种天气效果,还能够做到99.9%的准确反馈。
当前,影动力与爱奇艺联合出品了沉浸式全体感VR影动时空,与网易旗下的影核合作开发VR竞技等。VR影动时空覆盖了触觉、嗅觉、听觉、视觉、震动、热感、风感、失重等感官在内的全体感新体验,能一秒脱离现实进入虚拟的科幻世界。
“从红色展馆到科普活动,从模拟仿真到研学教育,我们未来的市场大有可为。”广州市影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明介绍。参与创交会的经历,给企业业务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支持。朱伟明表示,他们会在创交会上接触到学校等参观群体的直接市场反馈。待学生们体验VR产品技术有了新需求后,企业直接沿着一手客户需求深入开发探索。
同样从创交会汲取发展经验的还有博士科技。该企业专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服务机构,是引领产业创新生态数字化变革的领军者和运营商。博士科技率先打造了“博士云”科技创新生态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人才、资本和科技服务机构等提供全要素、全端口的生态化运营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会把创交会上接触到的投资机构,带去服务我们企业库中的已有企业,因为每个服务机构的禀赋专长不同。”博士科技副总裁李洁提到,这样一种“技术经纪人”模式,既是对创交会功能的延伸,也与企业本身的业务探索相契合。
创新第一动力塑造强大经济韧性
步入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园区,在一处醒目的显示屏上,空气温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颗粒PM₂.₅等环境监测数据实时跳动。指着不远处形似智慧路灯、顶端有太阳光板的设备,该企业副总经理陈新准介绍,这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小气象站”。
“它的学名是空气质量综合检测系统,未来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新准说,作为广州生产传感器特色芯片的高新技术企业,奥松电子在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奋力承压前行,坚持自主创新。“今年底,我们企业预计营收增长超过20%。”
在陈新准看来,奥松电子所在的传感器行业,正在抓住窗口期实现进口替代。“在技术指标方面,广州的产品供应不比进口产品差,价格相对却更低。这就形成了广州产业的竞争优势。”陈新准说。
例如,医用呼吸机上的流量传感器、家用呼吸机上的差压传感器,主要用于控制空气压力进而让人体感受到最舒适的呼吸状态。在人们需要改善呼吸质量、提升睡眠质量的当下,这类传感器获得了大量市场订单。目前只有广州地区的企业供应,可达量产标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百舸争流的市场上抢占份额,离不开强大的科技研发支持。目前,奥松电子专职研发工程师200多人,占全体员工350多人的一半以上。该企业针对国产化替代研制的仪器、仪表等产品,几乎每年都有新品推出。
奥松电子今年新研制了一款露点仪。与以往在数控加工机床上生产不同,这款设备创造性地采用了光刻机生产。以往在铜块上的机械加工,由此转变为在极小范围内的芯片级加工。小型化带来的成果是生产过程节能、抗污、且可快速响应。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微米见方的芯片上,有悬臂、沟壑、柱子等各种复杂设计。”陈新准说,这款运用半导体加工工艺生成的露点仪,被寄望成为该公司在仪器仪表方向上的新业务增长点,同时也将助力形成相关元器件的温湿度检测标准。
露点仪是奥松电子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该企业目前在研究项目超20个。区别于其他传感器项目,奥松电子作为集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MEMS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企业,可以同时横向研发多种传感器。
近年来,奥松电子通过参加创交会接触到诸多基础技术团队,更好地助力新品开发。陈新准表示,创交会铺设了企业与高校院所、海归人士沟通的平台和桥梁,在这里可以集中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需求。
“有龙头企业就会带来集聚效应,广州在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同时,用好市场机制带来上下游产业链汇聚。”面向未来,陈新准谈道,“广州的‘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还需要爬坡越坎,但拥有深厚制造业基础的广州,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依然具有极强经济韧性。”
园区平台联通产学研融入全球科创网络
除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产业园区同样聚集了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优势,是培育产业链、提升经济运行效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为强化科技创新服务链,创交会致力于建设并强化承载联通产学研的多服务功能平台。如今,创交会与大湾区内众多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建立多方面、多维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锻造大湾区创新产业链,积极推动湾区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下称“离岸基地”)是中国科协于2015年起搭建的专业创新创业平台,旨在柔性引进海外人才,吸引和集聚离岸创新创业主体。目前,中国科协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设立了21个离岸基地。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核心,追寻区内注册、海内发展。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科技和知识产权处处长徐博介绍,离岸基地由政府引导推进,将海外创新技术、科研成果与广州开发区主导产业深度链接,构建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相融创新生态。
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致力于成为优秀的创新生态构建者、特色产业培育者与新型园区运营商,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孵化器集群。
该公司先后建设和运营广东软件科学园、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拓思北斗创新园等多个专业园区,建成广东省软件共性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软件科学园数据中心(IDC)和广东软件评测中心三大技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构建了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成长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孵化服务体系。
同样在该区的广州科技园定位为现代服务创新孵化载体。该园区发挥股东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和融合赋能中心的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同时借助海智工作站科协系统的海外智力资源,为在孵的科技创业提供全要素的创业资源。
“截至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董事会制定的预期发展目标,今年总营业额预计同比递增近30%。”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琴提到,“接下来,希望携手2022创交会,为大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创盛宴,共谋双创发展新机遇。”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