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通讯员 周子杰 高姗)8月中旬,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浙江岱山支队成员先后在衢山镇四村与各村书记开展座谈,实地走访勘探,了解当前双龙湾地区的旅游业品牌特色不突出、招商引资力度不足、二期开发建设推进迟缓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海岛研学旅行”的规划思路。
支队成员在石门子村开展座谈。受访者供图据介绍,清华大学多支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时间奔赴全国各地乡村,深入基层一线,用专业特长赋能乡村振兴。此次在“东海瀛洲·风情渔港”的概念规划基础上,实践支队致力于贡献青春力量与青年智慧,力求对接长三角地区素质教育资源,彰显双龙湾地区渔业文化底蕴,将该地打造为精品教育实践基地,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中的“海岛样板”。为此,支队成员开展了实地走访,利用无人机勘探地貌,收集村庄全景图、山谷田地的局部图及各村的衔接图。在调研过程中,支队成员发现双龙湾四村特色各异:东岙村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凉峙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筑风貌秀丽;涨网套村保留有传统的渔业工具;石子门村像一块被海洋环绕、未经雕琢的璞玉,开发潜力巨大。
东岱村航拍图。受访者供图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团队成员林舒蔓还了解到,暑假期间有不少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学生在师长的陪同下来到双龙湾地区参观渔业运作、体验滨海生活,双龙湾发展研学旅行具有一定基础。基于实地走访,支队成员周子杰指出,在海岛研学旅行这一方向下,双龙湾应贯彻“联动发展,求同存异”的方针,统筹区域规划,形成矩阵效应。具体而言,在整体凸显海洋文化特色的大背景下,东岙村适宜建成为体验农作物耕作、渔业产品加工销售的“田园旅游综合体”;凉峙村依托现有的美丽民宿风貌,利于建设“海岛写生基地”;涨网套村的渔业发展历史悠久,为“海洋渔业文化馆”的建设提供依托;石子门村则可以发挥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打造“海洋科学教育基地”,向青少年普及海洋知识。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