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监管:打击投诉、反催黑产,共同维护金融业绿色生态

监管:打击投诉、反催黑产,共同维护金融业绿色生态
2022年09月09日 17:21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普遍遭遇了层出不穷的非法代理投诉、维权等事件,大大挤占了正常借款人的反馈服务通道。深挖其背后都有产业化的反催收从业人员身影。为了整治这一乱象,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投诉问题整治的通知》,重申将“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定性为诈骗的立场,对相关参与人员严肃查处,严禁扰乱社会信用秩序。

  通知中,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依法表达诉求、理性维权。引导消费者有投诉事项首先向机构投诉,机构未予解决的再向监管部门投诉,提高投诉处理效率。要加大力度揭示非法代理黑产骗局,提醒消费者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投诉,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良好信用环境。

  微博、贴吧金融骗局频频出现,黑产背后套路繁杂

  在社交平台上,金融黑产用各种不同套路蛊骗借款人。以微博为例,其诈骗类型主要分为仿冒法律援助类、仿冒公司类、包装维权精英个人类,其中,仿冒法律援助类与仿冒公司类均有官方认证,通常以生活化的文案语言描述自己的境遇,以自身的还款压力大为由,找到某些咨询中心后,成功办理停息挂账,或者二次分期。不明真相的借款人看到后,添加其联系方式,一步步落入这类骗子预设的陷阱。他们诱导借款人透露个人信息并收取服务费,之后借款人极其容易陷入准确个人信息和财产两失的危险境况。

  而百度贴吧内的金融黑产广告,更是多如牛毛。利用借款人对操作真实性和可行性的不确定,进行相应回复评论。帖子评论区多以鼓励协商退息为主,意在煽动借款人进行私下协商。套取借款人准确个人信息和贷款资料,进行代理投诉、缠诉等行为,扰乱各金融机构正常秩序。

  此类金融黑产在本次《通知》中均被定性为诈骗,其他各类社交平台都应该对此类消息进行整治,以严谨的态度对相关组织,进行材料核实与重复认证,对金融黑色产业整体进行打击。通过对社交平台的案例分析,目前金融黑产背后的套路逻辑十分简单,只要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盲从,不轻信即可。

  珍惜信用按时履约,勿轻信金融黑产,构建金融绿色环境

  珍惜信用、按时履约是消费者珍惜自身名誉权的体现。《民法典》的第1024条对民事主体的名誉权做了规定: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因此珍惜自己的信用实际上也是珍惜自己名誉权的一部分。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首先应当做诚实守信的公民,如果出现不良的征信记录,就极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金融消费,甚至如果出现严重失信的情况,则可能对一生造成影响。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即俗称的“老赖”——不仅金融消费会受到影响,日常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比如失信人不可以乘坐飞机、高铁,甚至其子女上学就业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所有金融机构都不存在协商还款、停息挂账、二次分期等方式,一切成功案例均是诈骗套路,借款人应擦亮双眼,避免上当受骗。根据《通知》提示,各地银保监局要严格掌控消费金融公司情况,积极维护借款人的权益和打击投诉黑灰产,维护市场稳定。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通知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