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如何投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中国色彩”?

如何投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中国色彩”?
2022年09月14日 11:47

  9月9日,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第一股华大智造正式登陆科创板。

  九年前,华大集团创始人汪建远赴美国,斥资1.176亿美元收购美国基因测序仪企业Complete Genomics(简称CG),为华大智造的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亦揭开了国产基因测序仪发展的序幕。

  彼时,全球基因测序产业蓬勃发展,但上游市场一直被欧美企业垄断,以Illumina、Life Tech和罗氏为代表的欧美企业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上游企业通过频繁抬价、中断设备维修服务等行为,对华大基因等位于中游的国产基因测序企业形成“压制”。

  不堪其扰的汪建,最终做出并购CG公司这一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并在其基础上成立了华大智造。

  “那时国内企业出海并购不常见,而中国企业并购海外生物企业,这是第一次。”一名资深行业人士说道。

  华大智造成功上市,证明了汪建的战略眼光。但其能发展至如今的地位及规模,亦不止归功于汪建。

  作为华大智造的重要投资方之一,IDG资本早在2018年就开始与其接触,并在2020年领投了10亿美元的B轮融资,一路陪伴华大智造从0到1,走上IPO敲钟舞台。

  随着华大智造成功IPO,IDG资本的医疗投资版图也次第展开——博雅辑因、诺思格、冰洲石、康立明生物、臻格生物、汇禾医疗、元心科技、科伦博泰、天泽云泰、先为达生物、微脉医疗、思派网络等……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有着如同华大智造的成长故事。

   汪建的第二个IPO:

  终不负愿景、使命与坚持

  对于汪建和其背后的华大集团,资本市场并不陌生。

  1954年出生的汪建,前半生是一名科学家,在赴美留学期间,开始接触基因科技,后来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执行主任。

  1999年,汪建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承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汪建主导创建了华大集团。2007年,在老友王石的建议下,年逾半百的汪建,带着一支90多人的团队,将华大基因落户在了深圳,并建立起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继续其创业之路。

  五年前,汪建携华大基因上市时,曾引发不小的轰动。后者被称为“基因界的腾讯”,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

  眼下,汪建迎来了人生中第二个IPO。

  华大智造这颗种子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

  2010年初,华大基因利用6亿元国开行贷款,从Illumina购买了128台新一代测序仪Hiseq2000。这是Illumina迄今最大一笔订单。此前,华大基因虽然已拥有20多台测序仪,但并不能在时间和效率上满足超大型项目的需求。

  随着新机器的到来,华大基因迅速扩张,一举成为全球基因测序能力最大的科研机构。

  但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带给汪建足够的安全感,只要上游的测序仪一日受制于人,国内基因科技发展的脚步,就一日悬于空中,无法踏入实地。

  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芯片之于电子通信,基因测序仪就像是基因领域的显微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研究工具,堪称国之重器。

  “不掌握工具和技术,要真正推动革命性进步是不太可能的。”汪建说道。

  2013年,在汪建对收购团队给出“志在必得”的要求下,华大集团成功收购了CG公司。

  2016年4月,汪建基于CG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已有成果,正式成立了华大智造,独立成军杀入基因测序仪领域,致力于打造“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

  6年时间里,华大基因的成长速度惊人。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华大智造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0.91亿元、27.80亿元和39.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73%。

  华大智造的成立打破了基因测序仪被国外巨头所掌控的局面,其保持着每年推出一款新机型的速度,形成了完整的高中低通量产品布局。

  回顾自己的创业路,汪建曾用三个词来总结——愿景、使命与坚持。

  他直言不讳的表示,“我的愿景和我个人是联合起来的,我希望健康长寿,所以这是我的愿景、人生观和要坚持的使命。任何宏大的愿景都是从我做起,这是我们和工业时代所不一样的。他们做东西是为了卖出去,我们是为了让自己好起来。”

  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一串勇敢又孤独的脚印;但每一场成功的背后,绝不止是一个人的“孤勇”。华大智造的成功,除了有一群奋力拼搏、苦心孤诣的创始团队外,亦离不开一群有使命感的职业投资人。IDG资本,就是其中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站在当下回望过去,在自主创新意识驱动与国内基因测序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华大智造的成功具备一定的“可预见性”,但如果要在四年前做出如此判断,则着实需要勇气。

  刚成立的华大智造,孱弱如斯,要想冲破国外巨头的层层包围,不计成本地研发投入必不可少。

  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华大智造研发投入分别为3.43亿元、7亿元和6.0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31.46%、25.19%和15.48%,高于同行业水平。

  同时,华大智造也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经验丰富、横跨各个学科领域的研发队伍。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拥有员工2050人,研发人员占比约35%,其中50%以上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为了支撑华大智造高额的研发投入,汪建开始筹划华大智造的分拆工作,为其寻求独立融资。

  2018年,彼时基因测序设备还未受到外界重视, IDG资本合伙人刘羿焜却非常清楚基因测序设备的重要性,以及华大智造的实力。

  2018年4月,IDG资本就与华大智造有了初步接触。

  在刘羿焜看来,华大智造有着一支非常务实的核心团队——董事长汪建作为背后的掌舵者,战略眼光极强,早在10年前就判断到掌握测序仪技术的重要性;CEO牟峰是“老华大人”,之前在华大负责诊断业务,而华大智造的测序仪未来要进一步由科学仪器转变成诊断工具,势必要面临临床规范问题,这正是牟峰所擅长解决的。

  次年,汪建亲自携团队拜访了IDG资本。

  谈到那次会面,刘羿焜时至今日仍印象深刻。

  “当时本身只安排了一个小时的午餐会,结果因为聊得太投缘,临时延长到了近三个小时。我们聊到了关于中国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未来生命科学工具创新的潜力和空间,汪建分享到自己的使命感和愿景的时候非常动容,我们很被打动,因为IDG也一直在支持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发展的事业,对于这种有使命感的优秀企业家,我们有非常强的惺惺相惜之感。”刘羿焜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汪建在那场分享中用来形容“生命读写存”的一句话。

  生命科学的工具研制是生命创新科技的基础,也是中国可以掌控生命科学技术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支点之一。而华大集团的愿景和使命,则是“做好生命科学工具,推动中国生命科学研究进步”。

  在这场会面之后,IDG团队又亲自前往深圳考察,并在华大团队陪同下参观了国家基因库,双方再次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深入交谈,结束的时候已是深夜11点。

  尽管双方在深度的交往过程中,早已对行业的发展和自身的使命达成共识,但IDG资本仍然没有轻易做出投资决定。

  华大智造属于上游基础设备企业,IDG资本判断,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下游应用的影响。

  彼时华大智造的海外销售额、以及除华大基因外的销售额并不高。招股书显示,2019年华大智造对关联方的营业收入高达7.8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71.89%;海外销售金额1.01医院,占总销售金额比例为9.34% 。

  “我们得判断下游会有哪些重大应用,以及应用量未来是否足够大,可以推动上游的快速发展,需要研究判断这个产品的竞争力和下游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对于华大产品的接受程度。”刘羿焜说道。

  谋定而后动:

  精准押注与全方位赋能成就佳话

  有了初步判断后,IDG资本对华大智造展开了详尽的商业尽调,进行各项综合实力的考察。

  “在华大智造这个项目上,我们的访谈量是其他正常项目的三四倍,我们访谈了华大的高管、下游客户,韩国、西班牙、印度等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华大代理商、竞争对手以及海内外专家等。”刘羿焜说道。

  经考察后,IDG资本得出了最终的判断——“华大本身产品的口碑很好,技术过硬,未来在海外的市场空间肯定会很大。”

  其一,华大智造具有较强的专利保护能力。在IDG尽调华大智造的过程中,曾重点研究CG公司在全球的测序专利分布。基因测序仪的研发与制造,绕不开相关的专利,而华大智造在专利保护上的优势,是其能突破欧美封锁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华大智造技术综合能力突出。基因测序仪的落地不仅涉及到生命科技,还包括化学、光机电技术等,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集成程度高的科学仪器。而近年来,通过与长春光机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和自主研发,华大智造已建立了强大的技术壁垒,随着相关上游产品的国产化率持续提高,华大智造的优势也将更加突出。

  华大智造随后的发展过程也印证了IDG资本的判断。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华大智造关联交易营业收入已降至6.1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仅15.61%;海外销售金额则突破21.34亿元,占总销售金额的比重达到54.31%。

  2020年5月底,华大智造正式宣布获得10亿美元B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CPE、华兴新经济基金、国方资本、华泰紫金、钛信资本、上海赛领、基石资本、上海鼎峰、国泰君安创投等跟投,老股东中信证券/金石投资、松禾资本等追加投资。

  不过,IDG资本对于华大智造的支持并非停留在资金层面。在投资之后,IDG资本也在不遗余力地对华大智造进行投后赋能。

  刘羿焜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为了帮助华大智造更深入地和工业界合作,IDG资本曾在去年专门请来一些半导体领域的专家院士和产业链内上市公司,为华大智造做内部分享论坛,探讨如何能在芯片上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疫情期间,我们帮助华大智造对接海外客户,拓展市场;也与华大探讨合作基金,联合投资华大智造供应链关键节点企业;以及共同举办创业加速营,培育孵化优秀初创企业。”刘羿焜介绍道。

  而正是因为IDG资本的全方位赋能,从而推动了华大智造成为科创板迎来的又一重磅医疗IPO。

  从制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IDG医疗版图浮出水面

  随着华大智造的成功上市,华大系的基因科技资本拼图进一步完善。但对于IDG资本而言,它又从这场投资中获得了什么呢?

  “华大智造的上市是IDG医疗投资从制造驱动转向侧重创新驱动的标志,可以说是一笔承上启下的投资”,刘羿焜如此说道。

  如果全方位梳理IDG资本的医疗投资版图,就不难理解刘羿焜评价的由来。

  早在2003年,IDG资本团队就开始关注医疗领域投资,彼时的中国医疗行业更像是传统制造业,IDG资本也是沿着市场需求和制造业思路布局医疗,投出了一批明星企业。

  转眼到了2015年,随着药监启动在审评审批环节的改革,极大推动了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从这一阶段开始,我们布局医疗的投资逻辑也随之变化,从制造转向创新,更加强调通过技术驱动去满足临床需求。”IDG合伙人杨飞表示。

  在IDG资本看来,中国本土医疗创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性价比高、质量突出的生命科学工具的发展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布局这些可以与进口工具媲美的国产科研工具公司,推动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企业的优秀产品可以走出国门,打造中国产品的全球影响力。华大智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羿焜说道。

  近年来,依托于创新驱动的投资逻辑,IDG资本的出手速度显著加快。在过去不到5年时间里,IDG资本在医疗领域出手了约70个项目,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器械诊断、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并关注政策驱动下创新医疗模式带来的机会。

  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IDG资本不仅布局新药研发类企业,如科伦博泰、博雅辑因、晟斯生物,同时也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百奥智汇、臻格生物、南方模式生物、诺思格等;器械诊断方面,IDG资本则投资了元心科技、汇禾医疗、康立明等项目;而在人工智能领域,IDG资本下注了长木谷和冰洲石等项目;由于密切关注着国家医保政策调整和医疗服务改革可能带来的机会,IDG资本从中发掘了微脉医疗、思派网络等明星项目。

  科伦博泰是IDG资本在创新驱动思路下的一笔医疗投资。成立于2016年的科伦博泰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其构建了完整的ADC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抗体偶联药物)开发平台,自主研发掌握了抗体、毒素、偶联等全系列的ADC药物技术,其核心ADC产品海外权益连续授权全球TOP药企默沙东,合计交易金额近23亿美元。

  IDG资本在2021年领投了科伦博泰,成为其最大机构股东。“IDG资本始终关注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科伦博泰搭建了全产业链的大小分子创新药开发平台,拥有非常丰富的研发管线和成熟的运营体系,大量研发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也能让他们兼顾新药开发的速度和创新性。IDG资本期待未来帮助更多像科伦博泰一样创新技术驱动的优秀企业获得更多创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陪伴优秀科学家创业”是IDG资本在医疗投资上明显的特色。早在2015年,IDG资本就已开始尝试科学家原创IP转化,是国内最早支持中国基础科研转化的拓荒者。

  其中,中国第一家进入临床阶段的基因编辑药物开发公司——博雅辑因,就是IDG资本支持科学家创业的一个经典案例。

  2016年,博雅辑因从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的实验室孵化出来后,IDG资本作为其A轮的唯一领投方,参与了博雅辑因最早期的投资,在整个基因编辑行业还处于科技探索阶段就给予了其团队大量支持。

  2018年,IDG资本团队经过一年多时间在全球的寻找,和博雅辑因创始团队的多轮交流后,邀请了具有20余年医药产业经验的魏东博士加入博雅辑因担任CEO。

  “我们当时寻找候选人的标准不仅是要能把企业管理好,还要和魏文胜教授之间的理念一致,互相认可,而魏东恰好就是魏教授的北大本科同学,两人互相非常契合与认可。”也因为魏东的加盟,博雅辑因顺利地完成了当轮融资,还吸引了一批优秀医药产业界转化人才加入。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其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就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和造血干细胞产品,今年产品已经进入到临床阶段,目前已经是国内基因编辑临床转化领域公认的龙头企业。

  谈及IDG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投资策略,刘羿焜将其总结为“研究驱动”。具体而言,IDG资本一方面会根据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主动地设计研究主题,并自上而下的进行行研,从中挑选出潜在的投资标的。

  另一方面,IDG资本也会通过项目来反向研究领域。如果投资团队在市场中碰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项目,他们便会主动去调研这些项目所在的细分领域,同样是自上而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挑选标的。

  “研究驱动”的方法论,让IDG资本在大多数医疗项目融资案中扮演领投,以主动投资的角色去参与企业发展。“我们的投资往往都是在详细的行业研究和讨论后,去主动发现优质项目并重注,而不是像撒胡椒面一样每个项目都只投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今年上半年医疗领域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严重,行业似乎呈现出降温的信号,但与去年同期对比,IDG资本在上半年的投出的医疗项目反而更多。

  “当市场偏消极时,我们则会把握优质项目,更愿意为创业者在寒冬里雪中送炭。我们也希望医疗创业者们要管理好自己的现金流,掌握好投资节奏,灵活调整自身以适应外部变化。因为只有这样,在市场出现波动时,你的理性规划会让你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走得更远。”刘羿焜说道。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