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27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顺利召开。年会主题为“新时代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两场大会和六个平行论坛组成。15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线上作专题报告分享,为大家带来了100余场学术盛宴,来自全国各地2万余人在线参会。
开幕式由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殿军教授主持。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先后致辞。
杜玉波强调,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要努力做到“四坚持四评价”,即坚持扎根中国优化学校评价,坚持德能并重优化教师评价,坚持创新导向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坚持全面发展优化学生评价。韩进认为,必须坚持教育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努力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评价体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刘建林认为,教育评价改革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变革是否成功,考验着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智慧、勇气和魄力。王树国认为,在教育评价方面,不要盲目跟风世界排行榜,我们应走在世界前列,立足中国实际办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担当。
大会论坛报告分别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訾艳阳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前公使衔副代表张双鼓教授分别主持。
在主论坛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教授,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等二十多位专家进行了高水平主旨演讲。
钟秉林主张,要在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指导下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抓住“明晰的质量标准、科学的指标体系、合理的评价方式、有效的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和健全的制度保障”这五个核心要素。瞿振元认为,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主体都应理性对待全球性大学排行榜,政府要依法展开评估但不搞排行,高校要掌握办学主动权而不被排行榜“牵着鼻子走”,企事业单位要避免以排名作为人才就业晋升的条件,排行机构要坚持科学和公正。郑庆华认为,人工智能给新时代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一能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精准化评价、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化配置,破解个性化教育难题;二能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促进教育管理、服务、决策智慧化;三能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测试方式,改进以考试分数为主的结果评价模式,建立多维度、全过程大数据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模式。周爱军认为,信息化不仅提高了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数据及其应用技术还将从辅助角色成为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决定因素,这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评估的内在规定性,从外在形式和工作模式上也将迎来更加深远的变化。申继亮认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考试评价要把握学段特点,重视综合素质,强化学科综合应用,区别对待“五育”,探索推进考试评价数字化。王战军认为,教育评价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教育评价改革发展到了历史转折期,教育评价存在五大主要问题,创新驱动重塑教育评价体系。谢维和认为,教育评价具有突出的研究特点,这使得教育评价的理论建设成为高质量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厘清教育评价与教育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梳理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特点、主要类型、关键词,以及教育评价的载体是加强教育评价建设的重要任务。
除主论坛之外,学术年会还安排了六个分论坛。分论坛分别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李五一教授等主持。100多名专家和青年学者通过专题报告、会议学术论文观点分享等方式,与在线参会代表进行了专题分享。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论坛侧重高校分类的逻辑、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职业本科高校发展等内容;“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论坛侧重省域双高校教师考评新体系、技能评价和职业能力测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等内容;“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论坛,侧重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的困境与突破、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评价、流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偏向等内容;“教育数字化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论坛,侧重人工智能在教育测评中的应用、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学生发展与过程性评价”论坛是在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课题项目《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框架研究》基础上,安排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代表分别做了汇报和案例分享;“青年学者论坛”侧重项目资助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新型研究型大学施行教学评价改革的逻辑等内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发展与过程性评价改革”论坛,这是教育部在年初委托给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承担的课题项目,由王殿军教授领衔。大家分别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等方面的框架搭建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体制改革处处长李轶群博士参加了在线汇报。他认为,过程性评价意义重大,有助于我们的教育真正回归初心,使教师更愿意教、学生更愿意学;大家的研讨很有深度也很有价值,已经形成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成果;他还建议,过程性评价需要把握温度(评价一定要以人为本)、尺度(过程性评价需要标准引领)、法度(过程性评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限度(过程评价要避免加重基层负担)。
论坛期间,年会还进行了“十四五”2022年度立项课题发布及理事会理事增选等活动。
在闭幕式上,王殿军教授认为,本次年会专家阵容强,水平高,紧紧围绕新时代教育评价这个主题,直指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内容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数字化等众多领域。他希望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努力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方案》落实落地;要聚集力量,狠抓教育评价的学术研究;要直面问题,敢于创新,善于实践;要面向未来,充分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不断改进教育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