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终于又有了摩肩接踵的跨年。欢呼的人潮,炫目的灯光,堵车的高架,无数张向日葵般伸向明天的面孔。
归家的期待从元旦开始蓄势,等待20天后爆发出澎湃厚重的温暖。因为忙碌,因为时差,因为种种阻碍,我们和故乡之间的距离总显得有些遥远,好像越是关怀就越需要远远眺望。隔着视频看到的皱纹没那么分明,通过电话说出的“都挺好”有点虚伪,放下手机,生活中仍然缺了点什么,那是和久违的亲人围炉闲坐的烟火感。因为阔别已久,所以我们格外憧憬团圆。
这个新年,无数人开始畅想一个大团圆的除夕,缺失的每一次相逢终于可以填补完全:要和母亲一起擦洗家里的每个角落,要跟父亲像朋友那样坐下喝杯酒聊聊天,要踏过稻田上每一寸结冻的土壤。
归途中的每一颗心,带着这样那样的愿景归来,热切期盼灯笼与焰火下的相拥——这个终于能够与家人一同辞旧迎新的春节,值得每个人用心想象。我们找到了三位准备回家过年的年轻人,讲述他们对这个春节的期待,他们希望用一次行动,与家人创造共同的春节记忆。
母亲手机里缺的那张全家福
铺开地上的蕾丝白纱,垒起来两只巨大的礼物盒子,穿着蓬蓬纱裙、背天使翅膀的小女孩们轮流进入布景。打光、换姿势、按下快门,这是李论的工作,从亲子照到全家福,李论这位28岁的职业摄影师已经为无数个家庭留下了影像记忆。
春节是摄影师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无数家庭在辞旧迎新之时迎来团圆,全家老小穿上红色唐装拍一张全家福已经成为过年的固定节目,来拍写真的少则三口之家,大多数四世同堂,逐次走进李论的镜头,心满意足。
棚拍家庭照是流水线操作,大多数时候,李论的心情淹没在忙碌的工作里。但一定有一天是不同的——在镜头里的一个个家庭面前,每一个没有回家的春节都令她感到对父母的亏欠。
北漂的第10年,李论仍然清晰记得小学时与亲人分离的孤独感。李论的父母是更早的一代“北漂”,白手起家,拎着两个包就踏上了进京的火车,开小饭店创业,一度赔得血本无归,直到几年后转行做物流,经济状况才逐渐有了起色。
父母的陪伴是当时李论最大的心愿。2008年春节,李论独自踏上火车,从千里之外赶赴北京的父母身边,像圆梦一样。十几年过去,当年的小女孩已经可以独挑大梁,但重要的春节中却渐渐有了遗憾。“一个人吃饭、看视频都不会觉得孤单,最孤单的时候是看着别人一家特别团圆,就会想为什么我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这种亏欠在她拍摄的几千张全家福中被放大得更加明显。做了6年摄影师,李论却从未给自己的家人拍过一张像样的照片。
母亲的朋友圈封面至今仍然是一张全家几年前去云南旅游时的照片,是包车的司机帮她们拍下的合影,勉强算一张不合格的“全家福”。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亲情就开始具像化,譬如大多数人微信里会有的一个群叫做“相亲相爱一家人”,譬如全家团圆的一张照片。母亲旁敲侧击地暗示过李论,“什么时候我们也拍一个人家那种全家的照片,穿着红衣服?”她都随口推脱,那下次有机会再说。
“我有时候觉得没必要,用拍立得、用手机也是一样的。但其实妈妈很需要那种仪式感。”提及母亲的愿望,李论多有愧疚。
为了仪式感,李论母亲专门去提供免费摄影服务的银行存钱,完整的妆发和影棚,“可能我们看着觉得影棚布置有点土,但妈妈的确很喜欢,不然她不会特地去的。”李论说。
于是,“给自己家里拍一张全家福”成为李论在这个春节一定要做的事,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补偿过去的缺失,也证明她们一家人无论多么忙碌,心还是在一起的。
即将到来的春节,李论感到一种和往常不同的新鲜。她回想起小时候全家亲戚欢聚一堂的场面:爸爸从清晨就开始写年夜饭的菜单,妈妈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年战袍”,精心化妆。有一年她实在熬夜熬不住,睡着了,妈妈在半夜12点的时候把她叫醒,硬塞了一个饺子在她嘴里,让她吃了再睡。
李论知道,这也是春节的仪式感,和那张迟到的全家福一样,是今年春节她一定要完成的妈妈的心愿。妈妈的手机里将会多出一组团圆的合影,更重要的是,她将迎来可以常常和女儿见面的新一年。
像母亲学做家乡味的“学徒”
一个对业务水平有要求的厨师不会用老抽为五花肉上色,他们选择用白糖炒糖色,这也是掌勺人的基本功。沾满糖浆的五花肉在汤汁中炖煮多时,再放进晶莹的红薯粉,铁锅中“咕嘟”声不绝于耳。东北的除夕绝少不了猪肉炖粉条的坐镇,对徐鹤来说,猪肉炖粉条承载了家乡特有的融洽社会关系。
离开东北12年的徐鹤,正是抱着这样的情怀在自己的餐馆菜单里加上了猪肉炖粉条在内的好几道东北菜。每天用美食迎接各路客人,他希望能给对方带来故乡的温暖。
有时候徐鹤自己掌勺,尤其是逢年过节给店里做员工餐的时候。同事里将近一半是东北人,但徐鹤始终没法把这道菜做得满意。
超市购买的猪肉,比不上父母花一整年精力起早贪黑煮猪食喂出来的;北京的锅也和东北的不一样,老家的铁锅更厚,炖菜更香;北京的锅铲和调料也和东北不一样,掌勺的人不是母亲,还原不了家里的味道。
徐鹤在怀念的同时感到歉疚,因为和父母的交流总存在时差。
“家里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往往是店里面比较忙碌的时候,忙完以后看手机才发现有两条家里人打的视频电话,根本就没有听到,但那个时候往往已经是深夜,农村的老人已经睡了。”
在匆匆忙忙中,徐鹤已经两年没有回家,既没能在父母需要陪伴时及时回应,也没能在最该团聚的时候坐在他们身边。
“这个春节他必须要回家了”,徐鹤决定。他要重新拥抱那片白雪覆盖的黑土地,要坐在父母面前听他们讲这两年里没来得及跟他倾诉的家长里短。
最重要的是,他准备好好跟母亲好好学一下猪肉炖粉条的做法,想到从前父母准备年夜饭的忙碌身影,徐鹤止不住的开心,他心里始终装着这件事,马不停蹄买好返乡的车票。12年来他已经在异乡为无数陌生人做了无数道菜,这个春节,他终于要回来给家人也做顿年夜饭了。
“我希望每个漂泊在北京的外地人都能找到家乡的味道。”徐鹤说。
母亲非常高兴他要回家过年了,同时不忘叮嘱他,把“那个罐子”带回来。那是两年前徐鹤从老家过完年回北京的时候,母亲亲手腌的一罐咸菜。她仍然记挂着他爱吃的东西,还要给他再做一罐带走。
你大概还记得《饮食男女》,为了一顿团圆饭,父亲从清早就开始杀鱼下油锅、砂锅炖老汤、剁肉做小笼,琳琅满目的饭菜隐含着一家人间不曾说出口的暗流。中国人,“吃”永远是天大的事。
猪肉炖粉条的做法,也是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里最重要的事。
【这次送出的,不是快递】
春节里的快递总是异常的多。
酒水饮料、海鲜零食、衣服手机……成千上万只纸箱里装着人们为了一个欢乐的春节所做的准备,而无论城市乡村,所有的“最后一公里”都寄希望于快递员。
翁德智每天要辗转六七十户人家,送出上百件快递,这是他来北京的第十一年。他已经看了太多的团聚画面,而在三年没有回家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也该留一个春节给自己的家人了。
对故乡的牵挂,是一种隐藏在深处的情绪。社区居民看到翁德智春节还在工作,都会跟他说“新年好”。陌生的祝福声转化成对家乡的思念,在午休和下班的时候集中爆发出来,“别人家都在团圆,但我自己的家人不在身边。”
翁德智的手机里每天会有三四百个电话拨进拨出,但最多只有晚上八点后的一个视频能留给远在襄阳的家人。“他们知道我白天忙,”翁德智说,“白天家里人不找我,一般只有晚上打。”
最爱张罗跟他视频的是90岁高龄的奶奶,翁德智从小小的视频框里看着她一天天变老,腰也日复一日地弯了又弯。有一天翁德智和她视频,奶奶抱怨说,手机太旧了,视频都不清楚,看不见我的孙子了。
翁德智突然意识到,自己给那么多家庭送去了春节礼物,却没有给自己的亲人送出过什么。他至今记得还是孩子的时候,家人会在除夕前特地跑一趟银行兑换连号的新钞,装在红信封里送给他,寄托了家人对他的关怀。这几百块压岁钱会在此后陆陆续续变成书桌里的武侠小说、学校门口的炸鸡柳,给他带来长达一年的快乐。
“今年过年我要跟他们在一起,”翁德智下定决心,“而且我要给每个人都准备一份礼物。”
购物清单已经列满:给老人的保健品,给老婆孩子的新衣服,再带点北京的烤鸭和稻香村的点心……最重要的是给奶奶的新手机,这一次他要换个大屏幕的,让奶奶看他看得清清楚楚。
节俭了一辈子的奶奶又犹豫起来,她怕孩子花太多钱,不划算。
“正好京东有以旧换新活动,把旧手机回收掉可以抵一部分,我跟老人说了,这个不吃亏,还省钱呢。”翁德智掰着手指头算账,赚的是辛苦钱,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而且一个月内都能享受‘无忧试’服务,如果对手机不满意可以直接申请退货,哪怕我第一次买不好也能换。”
现在他最期待的就是踏上回家的火车,沉甸甸的箱子里装着他对每一个亲人的爱,这是他暌违三年的春节,像一个重新出发的信号,无论手机还是生活,一切都是新的。
和家人在一起的辞旧迎新,每个瞬间都是美好的回忆。一起做年夜饭、一起堆雪人、一起贴上福字、一起为长辈拜年……新年将至,京东以及众多手机品牌发起“在一起,辞旧迎新”主题活动,号召大家在这个新年和亲人在一起,完成“新春最想做的事儿”。
作为承载情感最重要的载体,手机连接着亲人的关怀、朋友的挂念、爱人的思念,在没有见面的日子里,每个电话每条消息都是真切的问候,和每个人的联络都不可或缺。辞旧迎新之际,不妨将他的旧手机换掉,送上一份实用的手机年礼。
为了帮助大家让旧手机物尽其用,实惠购新机,京东年货节期间推出至高可抵1400元手机以旧换新补贴,还可享受“30天无忧试”服务,不满意可申请退货,给你放心试用的机会,省钱又省心。1月5日京东年货节手机超级品类日,还有更多惊喜和福利,等待每个正在筹备礼物的你。
寒冬已去,春天将近。在这阔别已久的春节,远行的游子已经迫不及待要踏上归途。这个春节,与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不同,这一次人们终于能够和亲人相聚,去圆那件筹划已久的“春节里最想做的事”,那是春节赋予中国人最重要的意义。距离春节还有不到20天,你准备好了吗?
评论区写下你新春最想和家人做的事,参与#在一起,辞旧迎新#主题活动,我们将抽取3条优质评论,送出3份精美小礼物。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