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IPO大军中,总是不乏一批“将小生意做成大事业”的公司,近期冲刺深市创业板的3C数码企业绿联科技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2022年8月中旬,绿联科技的首轮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而在近日绿联科技又迎来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议,意味着其距离上市已是近在咫尺。
“华强北数据线大佬”的转型升级
绿联科技起家于深圳华强北,在创业之初,其主要业务就是为国外客户生产、代工数据线。随后借助国内外电子商务的起步,绿联发展成为了国内最早一批做数码周边产品的电商企业。
从2012年成立之后的几年里,绿联着力于手机、电脑周边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以传输类、充电类产品为主。
2020年,苹果公司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头的举措,几乎为整个第三方充电配件市场带来井喷式的需求,而作为最早一批获得苹果官方MFi认证的绿联,也成为了广大果粉的首选。
作为苹果的首批第三方授权品牌,绿联为iPhone 12打造的PD 20W充电器,一经上市便收获大批果粉的支持,迅速跃居各电商平台销量TOP榜。而随着一代代产品的更新,绿联也稳步迈入了充电器品类TOP卖家行列。
随后的两年里,绿联陆续推出MFi认证自带线充电宝、Magsafe磁吸无线充电器/充电宝、三合一磁吸无线充等数十款苹果充电产品。
“内置苹果同厂磁芯”“采用苹果原装磁吸模组”“兼容iOS全系统”,绿联一款接一款热销的充电产品,都像是在为iPhone“量身定制”。
然而,“绿联的苹果周边产品不错”的认知在深深烙入用户心底的同时,也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绿联科技甚至被一些业界人士贴上了“苹果配件厂商”的标签。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
除了在苹果周边领域搞得风风火火以外,近两年的绿联在品类拓展、渠道开拓等方面的表现也是让人刮目相看。
2018年,绿联成为华为首批DFH计划合作伙伴,授权生产华为官方认证周边产品。2021年,绿联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推出首款40W USB-C 超级快充。
2020年,绿联跨品类推出TWS蓝牙耳机、NAS私有云存储。2021至2022年,绿联先后进军智能穿戴、办公键鼠及户外储能领域,推出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便携无线蓝牙鼠标、无线机械键盘、便携式户外电源等多款自主研发的跨品类新品。
从数码充电到手机周边,从影音工控到电子存储,如今的绿联,在消费电子领域可谓是全面开花。
从公开的财报来看,2019-2021年绿联传输类、音视频和充电类三大品类产品的营收占比较为均衡,充电类产品的营收更是占不到23%,由此可见绿联的产品布局早已经不局限于单一赛道,“苹果配件厂商”的说法更是过于片面。
从数据线到“数码大超市”,凭什么?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仅靠低价竞争和跟风模仿来站稳脚跟的时代早已过去。尤其是在乱象丛生的消费电子行业,新品类拓展能否顺利,考验的是一家公司的研发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
虽然绿联在经营模式上依赖于外协生产,但是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权始终都严格把控在绿联研发团队的手上。从绿联近几年推出的多款产品身上,不难看出绿联对产品的“技术含量”非常重视。
比如看似普通的PD 20W快充,绿联推出的小金刚20W充电器搭载绿联Mini-X技术,充电器内部采用立体堆叠技术的同时还融合了迷你变压器、高集成芯片等两种行业黑科技,在打破体积局限、实现更高充电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充电过程的发热量。
再比如其推出的首款头戴式蓝牙耳机,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国内首款全场景适配的空间音频头戴耳机,这项技术支持耳机通过陀螺仪感知人体头部运动,为用户创造出一种“影院般”的聆听效果。这种看似常规又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新产品,无疑是在作为主要营收引擎的传输、充电品类基础上所做的合理延伸。
进击中的绿联
根据招股书数据,截至2021年12月,绿联研发技术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22.57%;研发投入方面,由2019年的6488万元增至2021年的1.56亿元。可见,绿联产品线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码。
目前,绿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智能硬件组装厂”,更多的是融合整个行业和自身优势,在进行供应链整合和产品创新。
过去的十年,绿联完成了从“数据线厂商”到专业数码科技公司的蜕变,而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面对国内外品牌的激烈“厮杀”,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重要且需要长期努力的历程。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