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PKPM构力科技:2022年度数字化转型10大观点

PKPM构力科技:2022年度数字化转型10大观点
2023年01月06日 11:04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行业竞争格局加速演变。这一年建筑行业在大变革中不断前进,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深刻变化,专家们的观点碰撞非常活跃,思想交锋日益激烈。岁末年初之际,构力智库整理了行业知名专家的数字化转型前沿观点与理念,愿与行业共享,与智者同行,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本次分享专家包括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肖从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翠坤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王广斌

  广州优比建筑咨询有限公司CEO 何关培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智亮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庆利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雅萍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朱春田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夏绪勇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

  未来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以数字平台为支撑的智能化协同设计。通过智能化协同设计,可进一步规范设计流程、保证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效率。同时,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安全级别,实现跨地域协同工作,文件随时存储、可追溯,为设计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数字化、智能化将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方法发展的主流方向,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基础,通过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深入挖掘并解析数据信息,从统计意义上拟合复杂函数,从而得到最优解。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为建筑结构进行精确、量化设计提供有效途径。

  三、基于BIM的施工图智能审查。施工图智能化审查可以显著提高施工图审查效率和质量。同时,基于BIM的审图技术打破传统二维审图模式,以三维建筑模型为基础,可快速、全面、准确、高效的发现项目中的问题,不仅大幅减少审图成本,还可有效减少施工中的返工,提高建造质量。

  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开始的关键节点上,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就建筑行业而言,主要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城市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二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具体有以下两点思考:

  一是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部署绿色建筑的发展规划,尤其在新建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中更加强调绿色建筑的占比。随着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应从方案设计、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发展,需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二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应用

  建筑行业大数据的积累可以有效加速行业资源整合,大数据加快了建筑产品化、工业化的发展,让业主真正参与到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来,提升行业产出效率和工程质量。建筑运维大数据的持续积累和反馈,可促进建筑行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标准规范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的提升,建筑业将逐步走向数字化、在线化和智慧化。从具体内容上讲,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包括两部分:

  一是基于BIM技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项目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的增强、拓展和进一步的重新定义,重塑建设项目交付模式,通过项目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实现价值的交付;

  二是在建筑业企业运营中,以ERP系统为中心,通过数字技术与运营模式的紧密结合,创建、利用和整合,重塑企业数字化运用新模式,实现价值的交付。

  两方面的协同集成进展,逐步实现企业生产和运营双向集成变革,从而实现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整个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形成整个行业的价值共创的全新生态系统。

  勘察设计行业是工程项目数据的源头,工程项目的创意和表达均完成于设计阶段,就交付成果的数字化而言,勘察交付成果的数字化程度要比设计交付成果的数字化程度高,现阶段勘察设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工作是设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基础则是设计产品即设计交付成果的数字化。

  数字建造、智能建造、智慧建造、城市信息模型(CIM)、数字孪生城市、智慧城市是目前建设数字中国和建筑业数字化工作的关键词,其中数字建造是其他工作的基础。数字建造的源头数据形成于设计阶段,现阶段主要承载形式是项目BIM模型,但设计成果的法定交付物仍然是工程图纸,因此项目BIM模型成为法定交付物的技术基础是“图模一致”,即模型承载的项目信息与工程图纸一致。

  工程项目源头数据的可靠性是数字中国建设和建筑业数字化的基础,现阶段实现BIM模型数据可靠的有效方法是BIM设计、图从模出、图模一致,这是设计行业BIM应用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也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成功实现的技术基础。

  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企业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业务增长,BIM技术就是这样的技术,因而它提供了促进增长的可能性。为把可能变成现实,需要充分地、开创性地利用BIM技术。

  一、“充分地”意味着拓宽BIM技术的应用面。应该开发利用BIM技术,使得它能够更好地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期,更加方便用户的利用。

  二、“开创性地”意味着挖掘BIM技术的潜能。应该看到,BIM技术仍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应用潜能,而这些潜能的发挥,有赖于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院的管理数字化建设如何促进数字化组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整体策划数字化转型目标和系统实施,逐步推进公司管理形态呈现数字化组织架构,使相关岗位员工能够知悉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自己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任务,不断强化内部相关岗位员工的主动执行与实施力度,促进数字化组织的发展。

  二是要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数字化意识。通过加强企业数字化知识培训和交流,借助鼓励政策推动管理数字化的创新应用,营造管理数字化的参与氛围,促进数字化组织发展。

  三是要不断优化完善数字化人才引进、培养与激励措施。系统全面集成、精细化管理、移动高效办公等管理数字化目标都需要数字化和管理人才的支撑,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使既懂管理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敢创新。

  启迪设计集团通过十年的发展完善,已具备BIM正向设计、BIM全过程咨询、BIM/CIM平台开发部署的全过程交付能力。已有的数字化能力对传统设计业务的赋能价值表现在:

  一、优化设计方案,尤其在空间比较复杂或参数化异形体项目中,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分析模拟,能更好地帮助设计团队找到最优的设计解决方案。

  二、减少施工图中的错漏,施工图错漏会对项目的成本、质量及进度计划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在数字化技术赋能,各专业在高度协同的设计过程中能有效地减少设计错漏,提高施工图质量。

  三、提高客户参与度,数字化尤其是BIM技术有很好的可视化能力,能使业主在非专业背景下很好地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增进业主对项目的理解,提高各方沟通交流及决策的效率。

  四、支撑设计阶段外的业务拓展,在以设计牵头的EPC、全过程咨询项目中,数字化技术能很好的联通各阶段的数据传递,能对项目全过程整体管控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占GDP比重将提升到50%以上。在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发展机遇。

  第一,学习领悟,提高认识。要主动学习领悟国家各层面发展战略,学习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切实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复杂性,真正做到一把手工程,作为企业战略性工作来推进。

  第二,建立理念,积极探索。要建立数字化转型理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破除IT只是工具的认知,用IT思维、数字化思维、系统思维规划部署工作。数字化转型没有现成模式,需要积极探索实践。

  第三,科学投入,保障发展。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投入,形成协作奋进的良好文化,落实激励机制,建立人才成长通道,科学利用社会资源,融入生态,保障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政策红利总是青睐先行者,要勇做开拓者。

  BIM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特征。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首先就是对建筑工程及其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这离不开BIM技术。

  BIM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管理特征,基于其数字化特征,在全生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为各种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BIM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工业化特征,BIM理念来自制造业,天生具备工业化特征,是CAD向CAM过渡的最佳途径。建筑业实现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离不开BIM技术支撑。

  另外BIM与现代信息技术衔接的优势,BIM+互联网、BIM+大数据、BIM+AI、BIM+云服务,可以形成很多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

  从BIM的基本特征与应用场景来分析,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是离不开BIM技术的,必须以BIM技术为支撑。

  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是企业实现战略的重要途径。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线是以场景为核心,融合新一代数字技术和相关的产品能力,构建以解决场景问题为中心的能力建设,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内容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数字化业务,面向城市/交通/建筑/工厂领域的数智化集成解决方案,形成不同于设计咨询服务的新盈利模式。与传统设计和工程业务相比较主要体现在服务方式、核心技术、盈利模式三个方面的创新,重点是找准数字化的需求场景、选好创新路径、落实推进策略。

  二是业务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与工程数字化),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正向设计,以及基于数字化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等。实现建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赋能现有主营业务转型升级,打造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设计交付和工程交付能力。

  三是管理数字化,数字化为企业管理赋能,实现智慧决策与管理升级。管理数字化的本质是赋能型管理体系,所以管理数字化建设要以管理流程重构和管理机制升级为主线,以数据协同集成为抓手,自主建设与采购服务相结合,并配套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数字化生态,开放式地整合数字化方面的合作伙伴,构建或进入数字化生态圈。数字化生态建设是以价值共创为导向,以数字化平台、技术为纽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跨界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将“产业价值链”转变为“产业价值网”,共同建设“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转型建筑智能化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