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斜视专家胡盼:改良Nishida术式四两拨千斤助力31岁斜视患者改“斜”归正

斜视专家胡盼:改良Nishida术式四两拨千斤助力31岁斜视患者改“斜”归正
2023年02月15日 15:03

  谈起斜视,家住江西省景德镇的吴女士表示自记事起就有印象,“具体多少年我真的记不清了,反正很久很久了。”

  吴女士今年31岁,小时候父母便发现她的左眼有点问题,“左边眼睛很明显的往里斜,有点像斗鸡眼。”由于老一辈对于斜视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习惯就行,不是什么大问题,长大就好了”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吴女士的斜视问题一直没有被家人放在心上。

  图:吴女士术前眼睛照片  图:吴女士术前眼睛照片

  回忆起童年时光,吴女士表示,左眼视力特别差,看不清东西,感觉自己像一只“独眼龙”,只能靠着右眼学习。如果说视觉发育异常勉强可以忍受,人前人后异样的眼光和嘲笑声则像潮水一般不时刺痛她,“从小到大都留着齐刘海,不敢正视别人,特别害怕别人看到我的眼睛。”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到了婚嫁的年龄,相亲路上屡屡因为样貌受挫,加上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吴女士终于决定走进眼科医院正视斜视问题。22年底,来到合肥瑶海普瑞眼科医院初检时,吴女士右眼视力0.6,左眼仅能看到20CM处指动,“典型的斜视性弱视,即因斜视导致的弱视。”胡盼主任解释道。

  图:胡盼主任日常接诊  图:胡盼主任日常接诊

  据胡盼主任介绍,斜视即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容易产生复视及视觉混淆的情况,大脑为了看清楚东西,会自发地抑制斜视眼的视觉发育,以减轻视觉干扰。久而久之,被抑制的斜视眼不能正常发育,便会产生弱视。

  除了左眼内斜、弱视,检查中发现吴女士左眼眼球运动受限,外转不能,无法过中线。据悉,针对内斜问题,普遍采用“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术式,鉴于吴女士同时存在左眼外转不能,一般情况下,传统治疗方法先解决内斜问题再处理外转不能问题,需要开展两次手术,总共切断超过两条以上直肌,对患者来说血管破坏较多,治疗时间也会更加繁琐、漫长。

  图:胡盼主任斜视手术中  图:胡盼主任斜视手术中

  综合考量吴女士想要“改外观”“外转不能”“改善眼位”的三大目的,胡主任决定摒弃传统治疗方法,为吴女士行改良Nishida术式,即“左眼上下直肌部分转位联结+左眼内直肌后徙术”。改良Nishida术式手术对手术医生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但是通过“左眼上下直肌部分转位联结+左眼内直肌后徙”一次手术即可同时满足“改外观”“外传不能”“改善眼位”,术中不切断上下直肌,保留更多血管,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术后三个月复查时,吴女士左眼处于正位,外转较术前明显好转,“改外观”“外传不能”“改善眼位”的就医初衷全部实现,“真的非常感谢胡主任,斜了二三十年,现在终于可以抬起头和别人说话了。”临走时,吴女士一直强调希望能用自己的案例给所有的爸爸妈妈们提个醒,“孩子斜视了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不说,心里实在是太自卑了。”

  图:吴女士术后眼睛照片  图:吴女士术后眼睛照片

  十二年如一日地扎根在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胡主任表示,见过太多太多斜视的孩子,漫漫从医路,水平斜视、垂直斜视、旋转斜视,再复杂的病症都能应付自如,最心疼的就是吴女士这样的情况,“家长不重视,自己看习惯了觉得孩子斜视没什么问题,放之任之,这是我们医生最无力的。”

  胡主任表示,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斜视不仅仅只是外貌上的不同,还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立体盲,甚至会因为歪头视物导致脊柱侧弯、脸形不对称等,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眼睛偏斜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由眼科医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需要特别指出的如果儿童青少年出现斜视问题,3岁以前,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发育较快,手术矫正效果较好,超过12岁可矫正外观,但视功能的恢复就相对困难。作为合肥瑶海普瑞眼科医院的重点特色专科之一,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致力于为江淮大地儿童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眼健康诊疗方案,“医者,医病,更医心”,十余年从医路,谈及未来,胡主任表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用自己所学为更多斜视患儿改‘斜’归正,让他们人生之路走的更加昂扬、更加自信!”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手术弱视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