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3年,平台经济要“狂飙”

2023年,平台经济要“狂飙”
2023年02月20日 15:57

  2月18日,生态文化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举办主题为“点赞中国品牌,参与共同富裕”的公益活动。

  此次,生态时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为中国品牌点赞,支持国货发展为契机,邀请参会人员共同探讨、交流电商平台如何在走出疫情、经济复苏的时代背景下以及平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借助数字化为国货品牌赋能,为用户谋利。

  据了解,会议采取到场与线上直播并举的方式展开,除北京会场外,生态时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还在山东梁山、潍坊、郓城三地设置分会场。

  当日,近千名用户和品牌商户参与会议。

  走出疫情,经济“复活”

  作为新兴的电商平台,生态时代新生活举办的集赞活动,既是一场提振消费的动员会,同样也在为2023年全力以赴地奔经济点燃导火索。

  “疫情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步降低,各行各业摩拳擦掌,今年将会迎来大干、猛干的热潮。”正如生态时代创始人崔国诚所说,自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肉眼可见的,我们正在走出疫情。

  中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表示,近几个月乃至今后全国范围内短时间出现疫情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都比较小。

  如今,各行各业正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中国经济也在恢复“弹性”。中国经济的复苏动能,从2023年春节的消费数据中,可见一斑。

  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相较2019年增长12.4%。携程数据也显示,春节期间的旅游订单相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4倍,国内外旅游订单创三年新高。

  一个更直观的数据,春节假期前4天,西安市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53%;西安市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

  作为消费重要载体的电商平台,也迎来销售高峰。以京东为例,春节期间,京东小时购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0%,此外京东生活服务成交额相较上年春节同期增长302%。

  平台经济,面临“火上添油”

  大众的消费信心得以提振、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消费市场也持续回暖,对生态时代在内的电商平台来说是重大利好。

  除了宏观条件变好,政策支持也为繁荣平台经济“火上浇油”。党二十大报告以及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中,均提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平台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多次出台的政策支持对发展趋于成熟的各大平台,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对此,不少平台反应明显。此前,一直被谣传移民的刘强东,得子后迅速返回国内工作,他提到要提升快递小哥等基层员工的福利待遇,计划投资数百亿元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等举措,也被外界解读为刘强东看好民营经济、平台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是,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反垄断、防止一家独大有裨益,同时也为刚起步,小、弱的平台提供了公平的发展环境。

  眼下,全国多地已经陆续行动起来,加速了数字化布局,如广东提出要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各大中小平台,2023年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基于此,一开年,生态时代就联合诸多国货品牌商户召开“点赞中国品牌,参与共同富裕”,旨在抓紧时机,打开局面,大力推广生态时代平台,涌入平台经济发展狂潮。

  身体力行地响应“质量强国、品牌强国”

  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生态时代新生活锁定“新消费”、“国货”关键词,通过搭载数字经济列车,做聚合国货品牌、链接全球用户的平台。生态时代新生活一方面通过开拓县镇区域、农村市场为国货赋能,使其在品牌声量、销量、美誉度等方面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生态时代新生活不断向用户普及生态消费理念,并为其提供健康、安全、绿色的品牌产品。可以说,追求品质生活的用户和高质量的国货品牌产品是生态时代的基本盘。

  依托一流的国货产品,打造优质的电商平台既是生态时代的内在使命,也是生态时代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响应质量强国、品牌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到,要加快产品质量档次升级,优化农产品、消费品、工业品供给,力争2035年使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为了打好质量根基,生态时代新生活成立伊始,就以销售生态产品、优质产品的原则去搭建、运营平台,倒逼入驻的企业进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升级,锻造出优质的供应链。目前,生态时代新生活平台已聚合了包括长安汽车、伊利牛奶、蓝月亮、金龙鱼等在内的超百家品牌商户。

  另外,生态时代新生活设立的严格的筛选机制也可以产生“鲶鱼效应”,促使平台上的企业就产品与质量展开良性竞争,源源不断地研发出好产品。而产品力才是打造品牌的“金字招牌”。

  当前,已有不少的“中国出品”得到了世界各国认可,例如波司登、李宁、华为、海尔等大批的民族品牌,陆续走出国门。2021年,海尔的海外市场创下了1137.25亿元营收。

  现下看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品牌综合实力进入品牌强国前列的前路,明亮坦荡,同时也需多方发力。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