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Teradata第一任大中华区总裁(1997-2008年),现任索信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吴辅世,原标题:忆往昔峥嵘岁月,看未来TD精神永流传)
近日,Teradata公司宣布将逐步结束在中国的直接运营,这则消息在数据圈引发很多讨论,许多Teradata的老同事也多次找我,希望我能写一点感言和大家分享。这篇小文既算是对TD老友们的回应,也是我对那一段难忘岁月的回忆。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1997年,我出任NCR Teradata大中华区总裁(那时候的Teradata是NCR公司的一个事业部),受命组建Teradata中国团队,正式将Teradata带入国内市场。我从NCR遴选了一些优秀人才,再加上对外招聘新秀,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小团队,开始在中国市场从0到1的拓荒。
初入中国市场,Teradata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这中间,我们经历了诸多挑战与艰难。那时候,中国正处于IT发展初期,大多数企业都还在忙着开发OLTP处理实时交易的生产系统,数据建设相对薄弱,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空白市场。中国的企业对数据仓库的概念非常陌生,对Teradata更是一无所知。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一家银行做交流,对方听到数据仓库,他们一脸茫然,直问,你们是不是走错部门了?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我们只能先从客户的科普教育做起。为此,我们这个小小团队在第一年就做了超过100场的客户交流和研讨会。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赢下第一家客户——上海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现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为了赢得这家客户,我们将当时仅有的10余人的团队资源全部投入进去,还从其它地区邀请了专家前来支援,最终我们在测试中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打败了众多友商。这个项目无论对Teradata还是中国数据仓库发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Teradata在中国市场迈出的第一步,这也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企业级数据仓库项目。
后来,我们又相继签下了中国航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邮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业集团。从2001年开始,我们先后赢得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数据仓库建设项目,到后来80%以上的头部金融机构都采用了Teradata数据仓库。我们就是这样从第一家客户开始,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的开垦,帮助很多的中国企业搭建了数据仓库系统,开启了大数据整合和价值发掘之路。
我们在成就客户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到我离开Teradata的2008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已经进入到了Teradata全球市场前五名;我们的人才队伍也扩充到了400人的规模,专业服务人才团队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位。那时候,中国的客户凡是想做企业级数据仓库,第一个想到的公司就是Teradata,这是让我们最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的事情。
专注专业,快速行动,资源共享
Teradata当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重大成绩,几乎成为企业级数据仓库的代名词,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总结和分享。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而这三点同时也是我们当时全力以赴开展工作的战略原则。
第一、Focus:专注、专业、坚持不懈。
战略方向上的专注与坚定是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从一开始就有着非常明确的战略方向,那就是要在中国企业级数据仓库市场成为第一领导厂商。我们一直专注在这一方向上深耕细作,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将数据仓库技术在中国企业推广应用起来,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龙头厂商。
第二、Speed:迅速行动,超高的执行力。
我们的团队是一个有着高效执行力的团队。所有销售、售前以及专业服务和产品技术部门都是在整合管理体系之下,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高效团队。当我们要参与项目商机的争取或是投入复杂的POC测试,其他友商还需要协调多个管理条线和不同部门的资源,执行的速度就远不及我们了。当时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Go First, Move Faster”,意思就是要第一个进入市场,同时也要更快速的把市场铺开,这就需要整个团队有高度的信任与默契,大家齐心协力贯彻执行才能做到。当大家都有同样的急迫感,全力投入,就能获得 一个又一个项目的成功,最终就形成了“飞轮效应”。
第三、Leverage:统筹运用资源,鼓励分享交流。
一方面,我们加强在内部的资源协调和共享。由于初期中国的团队很小,所以很重要的是要充分运用公司的全球资源来支持中国业务的发展。我们每年都会派员出国去参加培训,同时也把国外的专家请进来做详细交流。不管是来自总部的全球最佳实践,还是亚太区的成功案例,或者在中国本土实施的项目,我们都会把这些成果进行积累沉淀和共享共用,并确保能够不断的将成功的经验快速复制出去,加速培养和提升团队的能力。同时,也通过培训客户和合作伙伴,培养了更多的数据基础建设和数据挖掘分析的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也搭建舞台,鼓励客户之间的交流分享。为此,我们于200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Teradata Universe 数据仓库大会(后来被称为“大数据峰会”),之后成为一年一度的Teradata大中华区用户和数据仓库技术爱好者的交流大会。这一峰会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客户成功案例和应用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和数据仓库技术。这个活动从最初的几百人到后来数千人的规模,最终成为大中华区数据领域最大规模的年度盛会。
此外,Teradata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投资中国的正确决策和坚定支持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NCR公司董事长兼CEO Lars Nyberg先生对中国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坚信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他力排众议,做出了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定,定下了发展愿景。在后来我们市场开拓的关键时期,他都一直大力支持。后来接任Lars的CEO Mark Hurd先生(离开NCR之后,他曾先后担任HP和Oracle公司的CEO),以及带领Teradata实现独立上市的Teradata公司第一任CEO Mike Koehler先生,也同样给予了中国团队极大的支持。在任期间,他们每一年都会亲自来到中国拜访我们的客户,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需求,同时给中国团队鼓励打气。我还深刻记得,Mark Hurd在听取我带领团队制定的中国市场五年战略发展计划之后,立刻批准了数以百计的专业人才招聘计划,让我们得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本地化专业服务团队。后来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恰恰证明了当初这些决策的正确性。
为中国数据基础建设尽绵薄之力
我在Teradata总共工作了11年多(1997-2008年),回顾这段岁月,最让我骄傲的不是签了多少订单,创了多少营收,而是结识了一群优秀的TD人才,服务了许多中国大型企业,为中国的数据基础建设尽了绵薄之力。
在我眼中,Teradata团队是由一群热爱数据、怀抱着共同理想和情怀、拥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荣誉心的伙伴们组成的大家庭。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大数据人才,以推动数据建设发展为己任。在 Teradata工作的岁月中,我们一起创业、并肩奋斗,共同成就了很多事情。后来陆续有不少伙伴们离开了Teradata,但大都也还在中国数据产业圈里,大家还能经常碰到,聊起过往共创天下的深厚革命情感,彼此惺惺相惜。
Teradata先后为中国大数据领域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被称为中国大数据人才的“黄埔军校”。这些从Teradata走出来的人才有的自创公司,有的加入其他IT企业,或者进入到了金融、电信、电商、零售、流通等各大行业。其中很多人都在各自的平台上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佼佼者,为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继续发挥才能、贡献力量。
Teradata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大家一起书写中国大数据建设发展史的过程。在中国IT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先进的理念、技术、产品带到了中国,协助众多中国客户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数据基础建设,为后来的大数据分析应用以及进一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Teradata不仅带来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也协助国内客户改变管理模式,实现以数据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上取得全新的突破。
虽然Teradata总部决定了将逐步结束在中国的直接运营,但Teradata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还在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建设坚守初心、奋斗不息。同时,我相信Teradata专注数据、拼搏进取的精神也将长远留存,并将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