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错,被称为中国青铜时代绚丽的晚霞,纤细的金丝、银丝交织,勾勒出流光溢彩的图腾、纹样,在青铜器光泽的映衬下形成了一种低调的华丽,从已出土的大量战国秦汉金银错青铜器来看,即使被泥土掩盖千年,也无法掩饰金银错那耀眼的光芒,这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独有的浪漫,不因暂时的埋没而失去光华,诠释了何谓“永恒的美”。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许宗明老师关注到金银错工艺的美感与独特价值,将之运用至紫砂壶的设计中,无论是对于紫砂壶艺术的发展来说还是对金银错工艺的传承来说都是一次伟大的创举。许宗明老师凭借个人丰厚的工艺经验与扎实的艺术、文化底蕴,实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次大融合,掀开了中国紫砂壶艺术创作的崭新一页。自此金银错工艺又多了一个展示的空间,紫砂壶艺术于温润、随和之中又多了一份自信与尊贵。
许宗明老师自幼时起便极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爱紫砂壶艺术。常年与各种艺术、优秀文化的接触不仅使其有着极好的审美,更形成了儒雅、沉稳的气质,与其紫砂壶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有着分不开的关系。2004年许宗明老师来到宜兴拜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丁俊宏为师,在师傅的倾心指导下,许宗明老师积极进行探索,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终于形成了个人的创作风格,打造出诸多紫砂壶佳作,深得壶友与各位收藏家得青睐,斩获国内国外诸多大奖。许宗明老师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希望,正是有这些真诚地热爱紫砂壶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紫砂壶艺人,紫砂壶艺术才能不断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许宗明老师是第一位将金银错工艺运用至紫砂壶创作中的紫砂壶艺人,想要做到完美融合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即对金银错工艺要非常熟悉,这便反映出许宗明老师涉猎极广,艺术素养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金银错工艺在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后才出现,虽然此时青铜时代已进入末期,金银错工艺的出现好似一抹绚丽的晚霞,也暗示着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活力。
金银错工艺极为复杂,在制作时首先要在青铜器上预先刻好凹槽,在铸成后进行堑凿,如果是精细复杂的纹样,还需要用墨笔先勾画出纹样,之后将金银丝嵌入当中,最后再进行打磨,使之与青铜器完美融为一体。金银虽然质地较软易于成型,但要将之打制成纤细的细线再作出各种形态来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这是民族工艺的智慧,也蕴含着重要的工匠精神。
从这件作品来看,许宗明老师对于金银错工艺的掌握可谓相当熟练,并有着非常好的审美素养,作品中所呈现的金银错花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又承接了青铜时代的那种神秘感、历史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底色偏暗,因此更能衬托出金银丝线的光泽,花纹整齐排布,有对称感。金色与银色铺就的大面积色块与紫砂泥之间完美融合,丝丝金银纹线勾勒出的花纹清晰干净。许宗明老师还兼顾了青铜器的风格,将之还原至作品当中,优雅之中又有了厚重、古朴,将青铜器与紫砂壶的风格融合起来形成了个人的全新风格。
在紫砂壶制作方面,许宗明老师的水准无需多言。但如果仅关注紫砂壶艺术本身,忽视其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工艺与文化,也难以推动紫砂壶艺术的发展。许宗明老师正是关注到这一点,才主动将金银错工艺融入紫砂壶艺术当中。金银错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中国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许宗明老师具有大局观念,通过金银错工艺与紫砂壶艺术的融合展现出坚定的文化自信与艺术自信,做到了文化传承,让更多的人看到金银错工艺的“用武之地”。
如果没有许宗明老师的探索与创新,那么金银错工艺便少了一个展示的空间,紫砂壶艺术也少了一个发展的路径。许宗明老师的创新对于诸位紫砂壶艺人是一种鼓舞,他对于紫砂壶艺术的热爱,对于中国优秀传统资源的关注和那种敢于实践的精神都值得人们去学习,这正是当代紫砂壶艺人的工匠精神。
(来源:新视线)